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白酒业莫使金樽空对月

时间:2003/12/24 0: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1994年国家开征消费税,大幅度增加白酒税收,第一次在白酒引起“强震”,媒体评说,此举将使白酒陷入“风霜雪地”。1995年国家又出台广告费税后列支的规定,而且逐年在强化税收的征管力度。当时就有人预言白酒企业“一半要垮掉”。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些人的判断是不准确的,白酒业非但没有因税种增加、税额提高而“一半出局”,相反的是名白酒企业迅速扩张,规模大小不一的酒厂纷纷崛起。

  2001年5月,酒类消费税的调整政策又突然降临———调整白酒消费税,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即对现有对粮食酒在维持按出厂价依25%和1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基础上,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同时取消原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购进酒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业界惊呼:“这是中国白酒历史上最大的‘地震’,5毛钱将吊死‘白酒大汉’,它将使中国白酒业踏上‘不归路’。”

  然而白酒业除了2001年被杀得个“措手不及”外,经过2002年“治伤”、“疗养”、调整,2003年的充实、提升、转型,白酒业尤其是名优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和新兴企业似乎正露出“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迹象。

  虽然2003年全国白酒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信息的统计尚未汇齐、完成,但从2003年1-3季度与2002年1-3季度的主要统计数据的对比,仍可佐证白酒企业已“缓过气,冲出来”。

  2003年1-3季度全国白酒总产量2240684吨,同比去年1-3季度2221142吨,比增0.88%;2003年1-3季度全国白酒工业总产值399.3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365.01亿元,比增9.4%。

  可以说,我国白酒业在经历了消费税政策调整所带来业绩下滑的痛楚后,白酒业开始峰回路转,已出现值得业界注意的两大变化:一是转向争夺高端市场,力求规避新消费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利润率,这主要表现在加大高档产品的开发和提价两方面;二是力图业外投资,通过产业转型和重组,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


  品牌“集体往高飞”
  近一两年,白酒业突然“集体往高飞”,向高档(高价)酒冲击,中小企业也不落后,也是抢上快上高档酒,这是以往所没有过的。

  为何几年前还是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高档白酒市场,如今却是群雄纷争?一言蔽之,高档白酒的丰厚利润与无形中的尊贵形象使然,或简而言之,“要量更要价”和“要市场更要利润”的经营思想趋使。从宏观政策而言,2001年税制大变革,在从量征税和免除抵扣的双向重赋之压下,白酒企业遭遇百年冰霜浸淫,面临一个十分艰巨之择:若谋利润,则必断臂图存,砍掉低端酒;若谋市场,中低档势当成为主力军,则庶几无利可图。于是“生存权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下,往昔追求规模是白酒厂的心中至爱,已变成现在必“往高处飞”,必以谋利润为中心,以图生存,这是税改所逼,实属无奈。就在这“勇敢往高飞”的征途中,不少新老企业由此获得新生,藉此赢得经济效益,也树立品牌形象。

  目前我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高档白酒竞争格局,大概可划成四大阵营:以五粮液、茅台两大老品牌处于第一阵营;以水井坊、酒鬼酒、国窖酒1573等代表的强势品牌处在第二阵营;以西凤酒、舍得酒、大成明窖精品系列、名扬天下、天长地久等为代表的次强势品牌处于第三阵营;第四阵营则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区域品牌,相当部分的厂家都推出自己的高档品牌。这种格局,在今后的税改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将可能再生变数。


  实行转型突围
  近两年,五粮液、全兴股份、宁城老窖、沱牌曲酒、河套酒业等白酒企业纷纷向行业外伸出了触角。其中五粮液、全兴股份、沱牌曲酒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进军生物工程领域,五粮液甚至还想涉足于汽车业,搞得业界沸沸扬扬。河套酒业则看好饮料业,目前该集团正与露露集团联手开发枸杞饮料。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白酒业的转型初衷与现实的差距还较远,已付诸实施的多元化投资大多收益不大,甚至还出现了亏损,但已令业界看到新世纪曙光。湘酒鬼1997年发行新股融资42497万元,其中21830万元计划投资用于并购集团药业公司及开发新产品。到2001年底湘酒鬼控股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净利润已有247.2万元。2002年,湘酒鬼出资14550万元以97%比例控股设立的深圳利新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投资兴办科技实业、证券投资、国内商业、物资供销等,虽当年亏损42万元。但这只是短暂的政策性亏损,2003年三季度利新源出现“盘底反弹”,已有不薄之利。

  再看其它白酒企业的突围。2001年,沱牌曲酒出资2400万元与复旦大学合作组建上海复旦沱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医药、生物保健品的研发、销售。年报显示,复旦沱牌2001年利润总额75.02万元。作为2002年业外投资的一大动作,宁城老窖相继与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家畜改良站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合作,启动特色肉牛产业化工程,该项目共投入资金10719万元。由于该项目属于阳光产业,前景看好。


  名优白酒涨价“抵税”
  就在人们以为今冬白酒可能跟往年一样,平淡无奇时,哪想从第三季度末起,全国酒市突变,风生水起,白酒涨声一片。

  时自今年9月24日,白酒龙头老大五粮液在一周内连续第二次对新老包装提价以来,在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剑南春则完成了第三次提价,而茅台在10月27日也做出了提价决定。这是多年来白酒市场所罕见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三大品牌的市场地位,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着整个高中低档白酒市场的一系列神经。紧接着全国中档白酒也随风而起,山西汾酒、四川全兴、泸州老窖、郎酒等名优酒纷纷看涨,涨幅均在15%以上。

  从市场上看,这次三巨头提价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是巨大,其作用、意义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这几家的二线品牌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不仅在价格定位上找到新空间,在市场销售上也完全可以分食主导品牌原先拥有的部分市场;二是与这几个品牌原价位接近的其他高档酒品牌少了最难应付的竞争对手,市场压力有可能得到缓解,市场提升机会随之增加;三是其他品牌将会跟进价格上扬,特别是全国中低档白酒也将“闻风而动”,“迎风起帆”,借住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抓住此良机,乘势提升自己的价位,掀起全国白酒涨价之牛势。这点对全国白酒厂家尤其是生产中低档白酒企业是最重要。

  白酒三巨头连锁涨价,对自2001年5月白酒税改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白酒企业仿佛就是一针强心剂。专家分析说,如果全国白酒厂家很好抓住三巨头涨价之势,同时借双节到来之机,平均每瓶(1斤装,500m l)白酒提它1-3毛钱,1箱提它1.5-4元钱,应是水到渠成,问题不大,这大概可弥补2001年税改时规定的“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的损失,从而可大为缓解白酒业长期以来税改重负之下的饥渴,赢得更大生存空间。


  税改对企业之反思
  在此,并不是为白酒税改拍掌叫好,事实上,至今还有不少白酒企业因此沉沦、掉队了,一些上市白酒公司为此处于“ST”边缘,酒税调整结果之所以事与愿违———全国税收增加无几,但却打伤不少企业。既有客观原由,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这值得业界反思。

  从客观方面分析,多年来,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扶持能够给地方财政提供强劲支撑的白酒企业做大做强,纷纷采取“剜肉补疮”的方式,在减免所得税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如有的企业只需按基数交纳所谓的目标税。这种缺乏全局观念的做法,一旦国家从严执行税收政策,“断奶”后的一些企业受到极大的负面冲击自然在所难免。

  从主观方面反思,有的企业不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漏税、偷税者有之;以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者有之,以不正当竞争手段争夺销售终端,扰乱市场秩序者有之。从另一方面看,有的企业原本的经营基础就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把增收和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享受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忽视了搞好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以致缺少市场应变能力和发展后劲,经不起市场经济“寒流”的袭击而“一病不起”。(吴勇毅 王金宝)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