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猪肉安全事故频发 应该如何选放心肉呢?

时间:2012/6/5 10:45:15 来源:东莞时报

    东莞时间网讯 “注水猪肉”、“瘦肉精”……日日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的猪肉不时曝光出负面新闻,让不少前去市场买猪肉的市民胆战心惊,有人还从此对猪肉望而却步,改吃其他肉类。

    对于不少市民来说,猪肉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此,学习有关好坏猪肉的鉴别方法很有意义。至少当我们站在肉档面前,怀疑猪肉有问题时,不会这么束手无策。

    值得一提的是,猪肉价格存在一个“猪周期”的经济怪圈。这是一种在专家看来是正常的经济现象,简而言之就是一句“涨了必跌,跌了再涨”。这种现象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肉价    “猪周期” 影响猪肉价格

    猪肉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

    据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生猪价格有一个波动周期,由此导致猪肉零售价格经常会出现波动情况。比如说,今年上半年是13元每斤,下半年或明年初价格就掉到10元左右,这个周期性波动,就是业界所称的“猪周期”。

    据了解,“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

    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猪肉供给增加,进而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50个大中城市5月11日-20日的食品价格变化情况。数据显示,5月中旬猪肉价格相比5月上旬下降1%。这意味着,5月11日-20日猪肉价格依然处在下调周期内。

    业内人士指出,本轮猪肉价格下调主要是受供给增加影响,中秋节前后价格下降趋势可能会有所放缓。

    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还说,猪肉价格是市场因素决定,不过可以根据“猪周期”规律,预测到其下一步的走势。

    记者近日走访市内的东城市场、塘贝市场等市场发现,目前猪肉零售价已有回落,由过去的13元/斤,降至11-12元/斤,降幅达一成左右。

    分辨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何区分各种猪肉,成了市民的“必修课”。记者搜集了部分鉴别猪肉的方法,不妨来学学。

    如何区分   各种猪肉?

    注水肉

    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口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口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血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

    变质肉

    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腱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按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公猪肉

    因公猪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肌肉发达,肌纤维、尤其是臀部、肩部和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母猪肉

    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圆锥形,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怎样分辨   “瘦肉精”猪肉?

    一看:看猪肉脂肪(猪油)。一般含瘦肉精的猪肉肉色异常鲜艳;生猪吃“药”生长后,其皮下脂肪层明显较薄,通常不足1厘米,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后臀肌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两侧腹股沟的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密,甚至充血。还有,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二察:观察瘦肉的色泽。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颜色为鲜红色,纤维比较疏松,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肉上没有“出汗”现象。

    三测:用PH值试纸检测。正常新鲜肉多呈中性和弱碱性,宰后1小时PH值为6.2-6.3;自然条件下冷却6小时以上PH值为5.6-6.0,而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则偏酸性,pH值明显小于正常范围。

    如何识别    真假土猪肉?

    一看肉皮厚薄。土猪肉皮在0.4至0.5厘米间,杂交饲料猪皮多在0.3厘米内。

    二看肉色深浅。土猪的瘦肉色彩鲜红,杂交饲料猪的瘦肉颜色较淡甚至发白。

    三看皮下脂肪厚薄。土猪皮下肥膘一般在4至5厘米间,而杂交饲料猪一般只有1至2厘米。

    四看毛孔大小。土猪毛孔粗大,杂交饲料猪则毛孔细小,甚至不十分明显。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