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关于食品添加剂在饮料应用中的“误区”

时间:2005/6/10 15:56:59 来源:食品添加剂市场
    误区一:“三精水”是害人的饮料

    “三精水”是指用糖精、香精和色素兑制的饮料,因为其不仅没有任何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还可对人体造成慢性危害。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这种“三精水”饮料是严禁生产和销售的。

    这是对“三精水”通常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让我们看看市场上流行的软饮料:包括“可乐”、 “果味奶”及广大农村市场夏季流通的各种果味饮料,有哪一种不接近这 “三精水”?

    糖精、色素、香精、苯甲酸钠等都是软饮料中充许使用的添加剂,哪一种是合格的只看它们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其实,糖精如果按国家标准使用,控制在0.15g/kg以下,按400倍甜度计算,就能给饮料提供相当蔗糖6%的甜度,如果按标准再加入甜蜜素,完全可以达到甜度8~10%的要求。糖精的量不必超标,甜蜜素也不必超标,就可加工出甜味自然柔和的饮料。

    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允许限量添加在饮料里。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比如:苯甲酸钠在国际上ADI值为0-5,相当于60kg成人的终身摄入无害剂量,每天为300mg;而我国规定在饮料中为0.2g/kg,即一个成年人每天喝一升饮料,苯甲酸钠为200mg,比国际规定的ADI值还低。

    同样食用色素、食用香精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们按国家标准正常使用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调色、调香目的,而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危害。我们不能象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认为“不加防腐剂、色素、糖精的饮料,是最好的饮料”。

    误区二:水饮料片面强调矿物质或过分强调纯度

    不少消费者认为水中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矿质水中应该含有一些钙\镁\钾类等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果含量过高,不但对人无益而且有害,那完全是质量太差的“硬水”了。

    也不是水越纯越好,由于人体的体液是微碱性,而纯净水呈弱酸性,如果长期饮用微酸性的水,体内环境将遭到破坏。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长期饮用纯水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

    误区三:喝饮料就是为喝营养

    很多家长给孩子喝饮料来补充营养。代表性的饮料有:植物蛋白饮料如杏仁露、核桃露;果味饮料如果味奶、果汁饮料等。植物蛋白饮料国家标准蛋白含量为≥0.6%,这么低的蛋白含量与牛奶(蛋白含量≥2.9%)比低得多,但这些饮料的价格却要比牛奶高上几倍。

    从何谈营养呢?我们再看一看市场上流通的果味奶,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只有0.32%,很多乳饮料蛋白质含量远远低于米汤。有的人以为饮料中含有糖和维生素,比水有营养。因此以喝果味饮料来代替喝水及吃水果,有的消费者甚至以为鲜橙多就是 “鲜橙汁”,其实它与 “三精水”的差别仅仅是多了10%的果汁。大多数饮料(特别是流行饮料)主要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嗜好性问题,我们不能过分强掉其营养功能。

    误区四:喝饮料为解渴,饮料=饮用水

    调查显示,不少年轻人喜欢把饮料当作饮用水。水和饮料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由于饮料中含有较高的糖、蛋白质、香精和色素及一些防腐剂,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饮料,会导致热量过剩,刺激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咖啡因作为一种利尿剂,过量饮用会导致排尿过多,出现人体脱水的现象。另外,对儿童来说,碳酸性饮料会破坏牙齿外层的珐琅质,容易引发龋齿。

    造成如此多误区的主要原因:

    食品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各种饮料标准滞后,使得相关宣传不够客观,导致人们对饮料缺乏更准确的认识。茶饮料都已经在市场上红火七八年了,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食品卫生法》的第六条——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这一条让我们想起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它们只所以有市场,不是因为它们能提供营养,而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嗜好性需求。正如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所说,目前我国饮料标准存在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标准体系不够合理。体系的结构、层次不够合理,基础和管理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配套、互补性较差,重要产品标准严重短缺。

    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不够合理。一些标准强制范围过宽、过严,不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和繁荣食品市场。

    三、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偏低。49个国家标准和38个行业标准中只有21个检验方法按国际标准修改或非等效采用ISO标准。

    四、一些标准的水平低于国际标准水平,检验方法标准置信度达不到要求。

    五、标准的时效性差。87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1990年和1990年以前的标准有44个,占50%。六、产品标准的模式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


相关搜索: 食品添加剂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