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葡萄酒业,“乱”在哪里?(二)

时间:2002/12/4 0:00:00 来源:网友
  纵观中国自九六年开始的新一轮葡萄酒市场热潮,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可是整个市场却一直没有进入良性发展的成熟阶段,混乱导致的结果就是迷茫、徘徊,或横冲直撞;做的该怎么做?卖的该怎么卖?喝的该怎么喝?各式各样的营销理论、各式各样的策划方案满天飞;并不断有什么都懂的“行家”冒出来天马行空,东拼拼西凑凑,甚至剽窃抄袭愚弄大众。可真正能说明白其中一个环节的就……

  其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冷眼旁观其他行业,如纯净水行业、碳酸饮料行业、甚至家电行业、房地产行业、IT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势态;站在世界经济大一统的市场视角来看待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我们是很应该触类旁通地跳出固有的狭隘观念,来横向地分而析之,在众多的环节和层面中,到底欠缺些什么:

  第一,从酿酒葡萄原料种植方面来看,由于受固有割裂的经济体制的制约,可以稳定地、高品质地出产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的规模化种植业并没有形成;对于“七分原料,三分酿造”的葡萄酒业来说,中国自行规模化生产、酿造优质的本土化葡萄酒,就有了一个短期内不易逾越的瓶颈。

  在这个环节上,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广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正在做的现代农业企业化的经营思路,加快规模葡萄种植业的步伐。一方面借鉴国外酒庄的做法,假以时日在有条件的地方扶植一些有特殊风格、有地域特色的精品酒产出点。当然这些都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有针对性的、详尽并逐步完善的规则和标准的出台实施来规范和制约。

  另一方面正如有些专家指出的,葡萄酒业是资源工业。不具有优质资源,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就在所难免。而站在世界大市场的角度来看,进入关贸后的中国具备了从国外大量进口葡萄原汁和散装品的条件与可能。如果国内市场的葡萄酒消费确实已经有了高速增长的需求,而“靠天吃饭,无法速成”的国内酿酒原料葡萄种植业在数量够、质量还有欠缺的现状中,为什么不名正言顺地从国外批量进口质优价廉的原汁或散装品,按国内地区消费口感的不同需求调配勾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要一窝蜂地大干快上,花大钱到处种葡萄呢?世界上并不缺酒,外国的葡萄酒普遍水平比国内的要好得多,质量的监控亦不会很难,总体价格同比也不会差多少;那么在加入世贸以后,是中国的消费者要求大种葡萄吗?是国内的消费者坚持一定要喝本土葡萄酿的酒吗?中国以外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优质产品国内的消费大众不该享受吗?想一想,企业的决策者们是否该换换思路了呢?已经选定了从事酿酒葡萄种植业的企业,当然应该全力以赴精耕细作,尽可能地使国内的酿酒葡萄原料普遍达到或接近于国际水平。而其他的一些是否可以考虑做一些更有益于消费者的事?好的东西多了,市场规律起作用价格也就降下来,劣质东西的生存空间就会自然而然小下去。中国的消费者并不笨,要相信中国酒民的辨别能力不会完全输给外国人的。

  第二,从生产酿造环节来说,尽管众多的专家多次呼吁,然至今仍未能形成和国际接轨的葡萄酒生产酿造标准以及产地命名法规。使得本土化的产品师出无名,不但生产者缺乏严格监控的管制标准,消费者也同样得不到判断优劣的标准。那么选定以生产酿造环节为主业的企业是不是可以多方面地选择原料,精益求精地自觉以“高标准、严要求”为目标,以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导向,制造出合格的、口感对路的、有各自特点的产品来?作为企业打压别人并不能使自身变得较为出色,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才能出类拔萃。打假是政府的职能,企业给政府纳税的同时也就把这项工作交待了出去;如果还要亲自上马,则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不该做的做不了,该做的又没做好。近日中央电视台关于东北一些山葡萄酒厂制假售假恶行的曝光,据介绍前后历时年余,这样的工夫这样的时间企业投的起吗。

  热炒了一阵的“庄园酒”是什么呢?是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喝了“高级”、“精品”、“极品”还不满足而要向世界巅峰挺进?只是某些放着眼前的初级品却提升无力,只好弄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来糊弄消费者而已。没有庄园哪来的庄园酒,而真正的庄园(Château)是要经过几代人的精雕细琢才能自然形成;圈了几块地,或者现划拉了个“基地”也可以算“庄园”?就能够出好酒?说穿了,就像中国乍富的农民修“白宫”、建“皇家园林”一样;是一种源于小农经济社会里愚昧和自得其乐罢了。一家企业投几千万的钱做广告,消费者会满意吗?中国的老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过,葡萄酒是“进口”货,好与不好,喜不喜欢只有喝进去了才知道。没有色香味的媒体广告作用并不大,国外并不常见葡萄酒的广告,却有几十万不同风格的品牌被分别选为消费个体的心头所好。

  很多企业一直在呼吁立法、建标准。其实国际上在这个行业中已经有了很多很不错的标准,OIV的东西国内专家们早就将大部分译成了中文供参考。那么企业是否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以高水平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还是窃望一旦中国的标准法规出台自己做的太好吃亏了?或是希望中国的未来标准比国际水平的OIV更先进更严格,以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像张裕的死攥着“解百纳”,又说不明白;为什么呢,消费者不明白。


相关搜索: 葡萄酒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