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剂“天然”≠“安全”

时间:2002/4/19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当今世界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崇尚天然的产品,这种消费心理和消费时尚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绝不能认为天然产品就是安全的,合成、半合成的产品就是不安全的,更不能因此而认为“凡是天然的都应该支持,凡是合成的都应该限制”——
  近些时期,社会对食品添加剂的指责很多,几乎把食品添加剂说成是洪水猛兽。由于各种信息的误导,消费者总是把食品添加剂与天然安全食品对立起来,似乎加了添加剂的食品就是不安全的,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就食品工业说,添加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功不可没,没有现代化的食品添加剂工业,也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对于各种经过严格审批的食品添加剂,应该放心地按国家标准大胆使用,消费者也可放心食用。
  现在,有人把添加剂与“天然安全”对立起来,总是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添加剂”,这实际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这种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我国目前的添加剂工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就配料来源而言,添加剂有天然、半合成和合成之分,我国一般认为天然添加剂的安全性要高些,但绝不是说合成添加剂就不安全了。因此,我们一方面希望出现更多、性能更好的天然添加剂供食品加工业选用,另一方面对那些已确认安全无毒的合成、半合成添加剂也应放心使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加工而得的添加剂未必一定是安全的,事实上很多天然植物或多或少地带有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天然添加剂的来源植物,由于受环境、季节、土壤和病虫害等诸多因素影响,化学成分、物化性质等均不够稳定,不同批量的产品其性质可能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会给其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当今水源、空气、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中的有毒成分极易在天然植物中残留,从而给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带来“不安全的有毒成分”。还有,天然植物在浸出、提取、精制其有效成分过程中大多引入了有机溶剂,而且终产品的有效含量通常只有80%左右,而其他20%的成分并不明了。因此,天然植物如果在种植、收获、提取、精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是很容易引入有毒成分的,也就难以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性,那种认为“天然就是安全”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当今社会污染严重,就是纯天然的水果、蔬菜都可能残留各种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加工手段,还能安全吗?而且,很多天然植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为了抵抗细菌、病毒、害虫和天敌的伤害,在机体内就自然而然产生许多有毒的化合物,如苯酚、硫糖胺酸盐等。
  有一种著名的天然甜味增效剂称为奇异果素(Miraculin),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实现了产业化并进入实用阶段,尽管美国Maralin合作开发公司在奇异果素的安全毒理评价方面投入了500万美元以上的巨额资金,但最终还是因为安全问题于1977年5月被FDA否决了。这一真实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天然的未必都是安全的”。
  事实上,天然化合物与人工合成化合物,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然物并没有天然的优势,大肆宣传、美化“纯天然”只不过是一种商业炒作。强调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并非是纯天然食品。我们不可将纯天然食品与绿色食品混为一谈。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中西方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我国,天然的添加剂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这或许是得自千年的食用传统。而在西方,食品工业界普遍认为在精确的人为控制条件下生产的合成添加剂更为安全。西方专家认为,合成添加剂的成分经反复认证为安全无毒后才生产,而天然添加剂由于成分复杂,难以确定,且难以良好规范生产,故被认为存在不安全隐患。世界权威性食品标准机构———食品法典委员会也持这种观点。
  大家还应知道的是,要研究开发并得到批准使用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所需费用是很高的。在欧洲,要批准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首先必须证实它是安全的,其次必须证明它在食品加工中是需要的,两项所需的试验检测费用高达50万英镑。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使得很多新化合物无法进入消费市场,当然也保证了已批准的添加剂的安全无毒性。例如,美国NutraSweet公司1965年发现的Aspartame,在花费了2000万美元的安全评价费和数百万美元的公众咨询费之后,才于1981年7月24日被FDA批准使用。相对来说,申请批准“公认的安全物质”(GRAS)地位要容易些。安全毒理试验不仅对合成添加剂十分必要,就是通过生物技术(特别是通过基因重组DNA)制得的产品也是必要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新食品配料,重要的是需证实它与原来存在的相应配料是一样的。
  当然,作者的上述讨论绝无贬低天然甜味剂之意,只是为了纠正当今流传已久的错误观点,使生产者、消费者对此有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华南理工大学 郑建仙

相关搜索: 添加剂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