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食用菌行业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食用菌行业出现产业热 技术冷的尴尬局面

时间:2012/12/28 14:29:00 来源:网友

 “产业轰轰烈烈,科研却冷冷清清。”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如是描述食用菌产业的“两重天”。

  12月16日,四川迎来了食用菌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食用菌研发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青白江。国字号科研力量的到来,为四川食用菌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在“南菇北移,东菇西移”的产业发展东风下,经过近30年发展的四川食用菌产业,如何利用科技的驱动,撬动产业新一轮的发展?

  □本报记者 袁敏

  科研开发“欠账”太多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科技支撑不足。科研开发‘欠账’实在太多,现在怎么追,也还是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签约仪式上,张金霞介绍,食用菌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决定着产业的命运。

  来自省农科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食用菌总产量与总产值将分别达到154万吨和60多亿元,产量和产值稳居全国前列,居西部之首,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食用菌成为粮油果菜之后四川第5大农作物,已锁定百亿元产业目标。

  与产业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菌种研发却相对安静。据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甘炳成所长介绍,目前全省仅有三家较大规模的食用菌专业研发单位。

  张金霞表示,以香菇品种为例,我国还在使用国外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品种,“从这一点上看,至少比别人落后了20至30年。”

  “一年如果能引进一个新品种,效益就绝对能保证。”在金堂县清江镇,李心培经营着600多亩的食用菌种植场,他告诉记者,种植新品种要比传统品种高出15%至20%的收益,但引进一个新品种实属不易,“我们现在盯着全国的食用菌科研单位,一出新品种都要跑去看看。”

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技术,始终是摆在食用菌种植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金堂县赵家镇,村里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搭起了菇棚,种植规模已达千万袋。高华兵有5亩多地的姬菇和白苹菇种植场,镇里今年组织的技能培训会,他一次不落地全都到场学习,“如果专家能到家里的菇棚来看看,给点改进意见,一袋菇可能就不止赚七八毛钱了。”

  “在镇里能有一到两名科技人员长期蹲点,那真是求之不得。”对技术的渴求,李心培也有同感。在他看来,菇农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技术多是邻里间十几年的经验传授,“没有科学的依据作保障,这样干起来风险高得很,新品种的种植就更谈不上了。”


相关搜索: 食用菌 产业 经济 技术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