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美食资讯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家庭钦食三百忌(8)

时间:2008/10/19 10:01:04 来源:网友

忌吃有哈喇味的食品
食油或含油的食品变质后,就会产生一种难闻的哈喇味,这是因为油脂氧化而造成的。据科学分析,在有着哈喇味的变质食佃中,发现有十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能与蛋白质产生聚合物,使蛋白质失去营养价值,它能破坏油脂本身的脂溶性维生素与胃内食糜中其它维生素,造成体内多种维生素的缺乏。此外,这种哈喇味的变质食物对胃肠道有着刺激作用,能使人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它还会损害心脏、肾脏等器官,发生水肿、脂肪肝等病变,甚至还会诱发癌症的发生。
特别是在盛夏高温的季节,各种油脂、油炸食品、熟肉、咸鱼、虾皮、糕点、核桃等存放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哈喇味,因此这种食品不宜在高温下长期存放,一旦发现食品中有哈喇味,则应忌食,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忌冷食淀粉食品
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淀粉经加水受热形成平行的胶化囊状,形成网状的结合物,称为淀粉的糊化,糊化的淀粉容易接受淀粉酶和糖化酶的作用,而生成葡萄糖,为人体所吸收。
人的胃是不能直接消化淀粉的,吃进的淀粉类食品,在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然后进入十二指肠,由胰淀粉酶继续进行消化作用,直至全部淀粉变成葡萄糖为止,然后再由小肠吸收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热量。因此,吃大米须先煮成米饭,小麦面粉须先做成面条、面包、馒头、饼类等食品。米制食品或面制食品在冷却后,其已经糊化了的淀粉分子,会自动互相有规律定向排列,形成一种质地坚硬的结晶,其淀粉分子排列整齐,含水量也较少,俗称淀粉老化,也即日常所说的“回生”,淀粉老化后,如冷米饭、冷馒头、冷棕子等食品,会失去固有风味,不易咀嚼,难与人体消化液充分混和,因此这种老化的淀粉食品,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变成糖类和人体内所需的热量,且因消化吸收不良,易导致腹泻,有害健康,特别是寒冬季节,就更易致病。
因此,对于淀粉老化了的食品,应忌食。一定要经加温,重新蒸或煮过,让其淀粉再次吸足水分,膨胀绽裂后,才可保持原应有的营养价值与口味。

忌粥中加碱
粥是有着保健与医疗性质的食品,古人称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食粥》一诗中誉道:“世人个个学长年,还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大力赞颂食粥的好处,特别是儿童、老人更适宜食粥。
粥怎样煮才科学,大有讲究。有人为了使粥粘滑、烂得快,煮时加碱。
这是不科学的。特别是粥中加了碱后,就会使米中的维生素B1 、B2 与维生素C 遭到破坏。
维生素B1 即硫胺素,维生素B2 即核黄素,这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营养素,缺少了它,就会得脚气病,使口腔、阴囊发生病变。体内缺乏维生素C ,则会患坏血病、全身各部位出血、重度贫血、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尤其是硫胺素,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就易被分解,在粥中加碱,硫胺素的损失很大。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煮粥时切忌加碱。

忌饮食中酸碱失调
人体内的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酸性与碱性的相对平衡,失去平衡,就造成疾病。人体的血液,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呈弱碱性(PH 值在7.35~7.45 之间),当酸性较大时,称为酸性体质;当碱性较大时,称为碱性体质。
人体体质的酸性、碱性平衡是物质正常代谢的结果,这与摄入膳食和食品的酸性、碱性有密切关系。食品的酸、碱性决定于食品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数量。所含磷、硫、氯等元素居多的食品称酸性食品,有大麦、玉米、面粉、花生、核桃、棒子、白砂糖、白米、糙米、酒类、肉类、鸡、鸭、蛋黄、鱼、虾、蟹、贝类等。所含钙、钠、钾、镁等元素占优势的食品称碱性食品,有大豆、赤子豆、绿豆、蚕豆、豌豆、蔬菜、水果、栗子、藕、百合、奶粉、蛋清、海带、裙带菜、茶叶、咖啡等。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因为主食都属于酸性食品,若多食肉、禽蛋、水产等酸性食品,就容易超过所需的数量,或因长期大量食用白糖,过量饮酒等,都极易导致血液偏酸性,这样不仅会增加钙、镁等碱性元素的消耗,引起人体出现缺钙症,而且会使血液的粘度增高引起各种酸中毒。儿童发生酸中毒,易患皮肤病、神经衰弱、疲劳倦怠、胃酸过多、便秘、龋齿、软骨症等,老年人易患血压增高、动脉硬化、胃溃疡、脑溢皿等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宜多吃些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以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使酸碱性得以平衡,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因酸碱失调而造成疾病,也可有利于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与利用,特别是在喜庆节日、宴会、聚餐之际,人们食物中多系肉、鱼、禽、蛋等酸性食品,更应注意对碱性食物的摄取,以维护身体健康,防止染病。对患有肾病、肝病、外伤失血、失水、缺氧、感染等病时,更宜多吃水果、海菜、蔬菜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饮茶也不失为一项保持体内正常碱性的好方法。

忌食鱼胆
民间流传鱼胆可治疗目疾、高血压、气管炎、咳喘等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吞服鱼苦胆以治病。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吃法,千百年来有不少人因此而中毒身亡。鱼胆有毒的鱼种类较多,有青草鱼、链鱼、编鱼、纺鱼、鲫鱼等。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胆汁虽有明目、法痰、镇咳、降压等作用,但因其毒性较大,其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有中毒危险,所以不能用来治疗疾病。体重80 公斤的人,若吞眼两只青草鱼的苦胆,便可致死。
吞服鱼胆后一般在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即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血压上升、浮肿、心律失常、腰痛、抽搐、嗜睡、肾功能衰竭,直至瘫痪、麻痹或休克,如不及时抢救,会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鱼胆味苦有毒,在杀鱼时,如不慎弄破鱼胆,胆汁污染了鱼肉,可用少许碱面或小苏打涂沫污染处片刻,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苦味即可除掉,如鱼汤有苦味,不妨在鱼汤中加适量味精,也可除去苦味。

忌乱食河豚鱼
河豚鱼是一种有毒的鱼,人们常常因不认识而误食造成中毒,重则身亡,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河豚鱼也叫巴鱼,它的肚子特别大,嘴巴小,尾、头小,故有人形容它外表特证是“三小一大”。河豚鱼身上还有斑纹,体呈圆锥形或卵圆形。由于河豚鱼的肉十分鲜美,因此人们因贪其味而食之,殊不知,其卵巢、肝脏、卵子中含有剧毒的物贡,叫“河豚毒素”,在它的血液、皮肤、宰九、豚骨中也有毒素存在。且这种毒素具有耐高温、盐腌、日晒等特性,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也无法完全将其分解、破坏,所以极易不慎而中毒。
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通过口腔粘膜和胃肠道吸收入血,其毒素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运动系统、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吃河豚鱼中毒,发病急而剧烈,潜伏期一般只有10 分钟至3 小时,误食几分钟后即出现手指、唇、舌有刺疼及麻木感觉,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四肢无力、发冷。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上下肢肌肉麻痹,甚至全身麻痹、瘫痪、血压与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据统计,食河豚鱼中毒者平均死亡率高达50 %。因此切忌乱食河豚鱼,特别是市场上的杂鱼中也常混杂有河豚鱼,要特别小心注意辨别,以防误食而引起中毒。
河豚鱼中毒后,民间有用蜀葵花(又称光荣花)的叶熬水喝,有一定疗效,同时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抢救。

忌食烧焦的鱼肉
鱼肉是人们喜爱的盘中佳肴,它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因此,吃鱼肉对人的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但是,鱼肉的烹饪方法十分重要,如把肉烧焦了,它的脂肪便呈不完全燃烧状态,这样就会产生大量较强烈的致癌物的3,4 —苯并芘,它的毒性超过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
此外,在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把它烧焦了,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就会裂变为低分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组合,常常成为能引起人体突变的化学物质,人吃了这些烧焦的鱼肉就中毒癌变。因此,在烧鱼肉时不用急火,设法不粘锅,以免烧焦,烧焦了的鱼肉,则切忌食用。


相关搜索: 饮食 禁忌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