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全国奶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时间:2007/7/19 17:06:29 来源:网友
据农业部统计,当前奶牛养殖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全国40%的养殖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奶牛养殖效益每头平均比2006年减少1500元。这一消息证明全国奶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该消息称,若是不采取有效措施,“奶业生产很有可能重蹈生猪生产大幅波动的覆辙。”微利时代农民该怎样养牛,乳品企业该如何应对,这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困难面前,养殖户应向质量规模要效益,养好牛,好好养牛。 
    
    “现在养牛不赚钱,奶牛小区经营也越来越困难,早知道这样俺真不该把钱全都投在这上面。” 
    
    张根平是行唐县长健养殖场的经理,为建这个养殖小区他已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不但把全部资金都压在上面,还借了一些钱,原指望能大赚一笔。不承想赶上奶业效益下降,小区经营效益每况愈下。尽管在他的小区,养殖户占用牛舍和宿舍均不收钱,每个月只向入区养殖户收取每头牛10元钱的水费。但仍有一些养殖户为了省钱把牛从小区牵回家散养,最近两个月小区里的牛已经少了近三分之一。为了保住剩下的牛,他打算从下个月起暂时停收水电费。 
    
    张根平遇到的难题,在许多养殖小区都已经显现出来。据市畜牧水产局统计,受奶业效益下滑影响,最近两年该市标准化奶牛小区建设速度明显变缓,入区奶牛数量基本没有增加。目前,在行唐、鹿泉等传统奶牛养殖县(市),养殖户为省钱把牛牵回家养的现象有所抬头,尤其是在行唐县,很多村庄街道两侧奶牛成群的现象又多了起来。 
    
    而与一些散养户纷纷把牛牵回家相比,鹿泉市新鹿奶牛养殖场场主孟文正却显得胸有成竹,因为他自己共养殖奶牛170多头,不但有规模,而且牛质量高。在他的养殖场里一般的牛年产奶量都在6吨以上,最多的高达10吨。而且他采用先进的TMR技术喂牛,牛很少生病,产的奶质量也高,一般都是一级奶,卖得价钱自然也比别处高,现在饲料涨价虽然成本提高了,可他还是有钱可赚。 
    
    有关专家表示,在当前奶业效益降至低谷的形势下,养殖户尽快把产奶低、性能差的牛淘汰掉,但为省钱把牛牵回家养绝非明智之举。这样既污染环境,也不利于防疫灭病,一旦奶牛染上疾病可就得不偿失了。只要是还想继续从事奶牛养殖,养殖户就应从长远着想,养好牛、好好养牛,向质量和规模要效益。专家建议,养殖户应把年产奶量4.5吨以下的牛和病牛尽快淘汰掉,趁现在牛价低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增加年产奶量在6吨以上的好牛。同时,加强防疫灭病,让牛少生病,这样才能保存实力渡过难关。 
    
    唇亡齿寒,乳品企业需尽快与养殖户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现在奶业效益下滑,一些农民因为赔钱而杀牛卖牛,乳品企业也无法稳坐钓鱼台。因为,一旦没了牛,他们这些乳品企业投巨资建设的乳品加工生产线就要闲置,他们离赔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事实上,当前奶牛养殖效益降低不仅与养殖成本上涨有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乳品消费市场徘徊不前,各家企业因产品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乳制品纷纷降价所致。 
    
    如此看来,在努力开发新产品占领乳品消费市场的同时,如何改善与养殖户的关系,恢复其养殖信心,同样值得各家乳品加工企业思考。 
    
    三鹿集团原奶事业部总经理吴聚生告诉记者,为了加强与养殖户的联系,这几年他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免费向养殖小区提供挤奶设备、技术服务,培植企业紧密的奶源基地就是其中一项成功之举。这些奶源基地与三鹿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购销关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一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三鹿有长期合作协议以外,很多农民都是把奶卖到奶站,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而且大部分加工企业与奶站之间也只是单纯的购销关系,有的虽然有合同,但合同一个月一签,十分不稳定。如果这种单纯的购销关系不改变,奶业就很难实现健康发展。特别是与奶站合同一月一签,缺奶时就现金高价收奶,奶多时就压级压价拒收的企业,若再不改变做法只能把奶业市场搅得更乱。 
    
    采取措施,恢复农民养殖信心,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行情,但政府也不能坐视不管。正如新华社消息所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奶业生产有可能出现类似生猪生产大幅波动的情况,那可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 
    
    要想使市场保持平稳,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保持相对合理的养殖规模,提高奶牛养殖的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而这就恰恰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在实施冻精补贴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更为有力的补贴措施,扶持农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长期以来,原料奶定价一直是加工企业说了算,除了少数的规模养殖场有能力与企业讨价还价外,多数养殖户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份。可以说,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也是目前造成奶业效益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该市行唐县奶源管理中心曾一度想通过第三方定价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依据未能实施。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原料奶定价标准。同时,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养殖户提高组织化程度,争取与企业平等对话的权利。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快开展奶业合作社试点。 
    
    另外,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制定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不只是针对奶业,对于所有农产品都是一样,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在产品相对过剩时,由政府出资购买以稳定价格,所买的产品可向困难人群无偿发放。

相关搜索: 奶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