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禁鲜令:两大阵营的较量

时间:2006/6/19 10:58:04 来源:大食品网

    “禁鲜令”,是指2004年8月1日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编写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解释文件,据称《指南》是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满足监督检查机构理解实施《通则》和解除疑难的需要,对《通则》的内容、条文逐句进行了详细的释义,并在编书过程中片面引用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食品理论——凡是经过热加工的食品,就不能称“鲜”的观点。

    原定于6月1日开始实施的“禁鲜令”被再度推迟至11月1日。5月31日下午,在国家标准委员会网站上贴出公告:“鉴于仍有部分企业标签库存量较大,为减少企业损失,凡符合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及相关标准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可延期使用至2006年11月1日。” 而实际上,“禁鲜令”还没实施时就在乳业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两大阵营的较量

    所谓“禁鲜令”,是指2004年8月1日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编写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解释文件,据称《指南》是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满足监督检查机构理解实施《通则》和解除疑难的需要,对《通则》的内容、条文逐句进行了详细的释义,并在编书过程中片面引用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食品理论——凡是经过热加工的食品,就不能称“鲜”的观点。《指南》中规定巴氏杀菌乳不准称鲜乳,同时还违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允许还原奶可作巴氏杀菌乳的原料奶。这规定意味着所有乳制品包装标识上全部不能使用“鲜”字,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禁鲜令”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生产巴氏奶的加工企业的不满,他们认为巴氏奶应该标注“鲜”字。而作为常温奶阵营的利益代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一直强烈支持“禁鲜令”的实施。
  
    在禁鲜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常温奶和巴氏奶两大阵营的暗中博弈,前者以伊利、蒙牛等资源型企业为代表,后者以光明、三元等都市型企业为代表。常温奶阵营要求“禁鲜”,而巴氏奶阵营则强烈反对。作为双方博弈的代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与中国奶业协会分别站在两大阵营背后。 都市型乳企的优势在于新鲜、营养价值高,在最短时间内将经巴氏灭菌的鲜牛奶送达消费者,冷藏条件要求严,价格也高;资源型乳企优势在于便捷,将北方牧场上大量的产奶通过超高温灭菌实现可长达半年的存放时间,常温保存,价格较低。“禁鲜令”一旦实行,鲜牛奶和其他奶将混为一谈,消费者也无法辨认,鲜牛奶生产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鲜牛奶品牌和市场优势也将随之消失。

    “禁鲜令”为何缓行
      
    据悉,“禁鲜令”的出台一波三折,2005年1月16日,中国乳品行业协会举行联席会议。会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在制定过程中遭到了中国奶协和全国各省市奶协、奶农、消费者和部分乳品生产企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中国奶协还应全国各省市奶协的要求,就《指南》“禁鲜”、还原奶可充作巴氏奶原料奶和在原料奶中不得检出致病菌等问题,上书给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和国标委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此事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具有中国乳品加工泰斗之称,身兼中国奶协、中国乳协顾问等数职的老专家骆承庠教授撰写了《我的一个建议》,认为巴氏杀菌奶标称“鲜奶”是合适的,这种叫法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就已形成,很多国家按惯例也是这样的叫法。他表示,将向农业部、全国人大等部门呼吁废除“禁鲜令”,甚至不排除行政诉讼的可能。
  
    专业人士指出,牛奶营养很丰富,但它又是非常脆弱的东西,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保存时间对其营养有较大的影响。加热的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长,营养损失就越厉害,这是一种常识。鲜奶与常温奶、还原奶有本质的差别。在贮存期间(尤其是高温季节)的损失也是很明显的。在高温下,奶中部分钙因沉淀而损失,乳糖会焦化,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和水解。采用还原奶为原料,等于多了一次强度更大的热处理,营养损失将成倍增加。如所用奶粉经长期保存,营养损失将更厉害。目前灭菌奶的保存期最长可达9个月,甚至1年,奶粉的保存期也有可能超过1年。保守一点说,如果用保存半年的奶粉,生产纯牛奶,又经过半年的贮存,营养究竟损失了多少?加拿大、美国、日本、丹麦、荷兰、爱尔兰等国家都以生产和消费巴氏杀菌乳为主,而我国为什么要“禁鲜”呢?
  
    都市型阵营一直强烈要求:一、立即修改《通则》和《指南》中有关解释;二、只有巴氏杀菌奶才可标称鲜奶,并实行优质优价;三、不论是什么液体奶都应在标签上注明是否使用还原奶及含量多少,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四、为保护我国广大奶农利益,有关部门应限制全脂奶粉的进口量,若超过限额奶农协会或奶业组织可考虑对奶粉出口国提出反倾销的起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轻和地方部处长疗晓谦则认为,《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中要求,无论使用什么原料,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配料表上应该标明使用的原料,这样实际上就是保护了奶农和消费者的权益。
  
    2005年8月初,国标委于下发了国标委农轻(2005)57号《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知〉等两项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称《通则》将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企业末用完、库存的旧包装可延期使用至2006年6月1日。国标委及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禁鲜令”所持的强硬态度,似乎使鲜奶阵营处于下风。然而,风云急转,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9月18日以特急电的形式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其中肯定了以生奶为原料的巴氏杀菌奶的地位,并要求酸牛奶、超高温灭菌奶等使用复原乳时要申报备案并在包装上清楚标注。这对鲜奶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各地奶协有关人士表示,对巴氏奶禁止使用还原奶及对使用还原奶要标明,这与巴氏奶标鲜完全是两个概念和两码事,后者是国际惯用做法和引导新鲜牛奶消费的重要标志。无疑,这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中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奶协和奶农将会继续为此据理力争,还巴氏杀菌奶一个它应得的“鲜”字。广东省奶协副会长王丁棉表示:“禁鲜令”,是不可能长久“禁”延下去的,解“禁”只是时间问题。他对“禁鲜令”的最终解禁持乐观态度。

    市场存在变数
  
    “禁鲜令”的再度推迟,无形中给巴氏奶生产企业下了一道“缓刑令”,使得乳业市场再度生变。 
    长期以来,无需冷藏、保鲜期长的常温奶一直是乳业巨头们最有力的武器。低廉的价格加上成功的营销战略,常温奶迅速占据中国乳业市场大半江山。目前,常温奶已经占据了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而在国外,占市场份额80%的却是巴氏奶。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一旦“禁鲜令”正式实施,巴氏奶销售极有可能会受到进一步打击,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下降。不过,目前来看,“禁鲜令”也有解除的可能。“禁鲜令”如果废除,巴氏奶市场份额下降的局面可能会得到改观,甚至走上发展壮大之路。
  
    然而,面对业内流传的“解禁说”,人们更关心的是国家政策为何朝令夕改。仅仅是因为部分企业标签库存量较大的原因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链接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国内液体奶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根据所使用的原料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巴氏杀菌乳(鲜牛奶freshmilk)和超高温瞬时灭菌乳( UHT )。刚挤下来并进行低温保存的牛奶称为生奶或原料奶( fawmilk),把高质量的生奶在热交换器上加热至 72-75℃并持续 15 秒,或者加热至 80-85℃并持续 10-15秒后迅速冷却的液体奶叫巴氏杀菌乳(又叫鲜牛奶),其货架存放时间为 8 ℃下保存 6-8天,各项营养指标和活力成份较其他液体奶最接近生奶;超高温瞬时灭菌乳( UHT ),是把生奶加热至 135-145℃并持续 3-4秒,然后封装于无菌包装内,具有货架存放时间长,不需要冷藏的快捷特点,但营养价值明显降低,其中维生素和某些免疫活性物质受到一定程度的热破坏。

    建议零售价、全国统一零售价,本来是企业根据产品的成本、销路、品牌价值、利润等因素定出的,现在却演变成用来误导、蒙蔽消费者的手段。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都不能做到零售价的全国统一。


相关搜索: 禁鲜令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