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宋昆冈:中国乳制品工业十年回顾与展望(一)

时间:2005/9/8 9:22:38 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2005年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成立十周年,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工业发展最快的十年。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乳制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发展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乳业战线上全体员工努力奋斗所取得的。回顾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乳制品生产成倍增长,满足了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2004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2368万吨,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2.5倍,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千克:乳制品产量达949万吨,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8.0倍,其中液体乳产量增长了14.4倍;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7.5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124.7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3.0倍。当我们走进超市,乳制品的货柜琳琅满目,花色品种齐全。乳制品已成为继粮食、肉类、水产之后的人民生活必须的食品。我国乳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奶牛饲养业、饲草饲料种植业、运输业、乳机制造业、包装印刷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这十年中是中国乳制品工业新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最多的十年,大中型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代表着中国乳制品工业主流力量的大型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乳品厂已成为当地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力量,巨大的室外储奶罐成为乳品企业的标志,花园式的工厂、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加工设备、一流的管理,使人们看到了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风貌。所谓中国乳制品工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差”的评价已成为过去。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一批产量大、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1995年,全国十大企业乳制品产量5.6万吨,占全国的总产量的10.6%;产值仅10,4亿元,占全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的13.3%。到2004年,全国十大企业乳制品产量469.5万吨,占全国的总产量的49.5%;乳制品工业总产值376.8亿元,占全国的56.8%。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加工鲜奶200吨的乳粉生产企业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如今最大的乳粉生产工厂的日加工鲜奶的能力是600吨,全部是现代化装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加工鲜奶100吨的液体乳生产企业尚为数不多,如今最大的液体乳生产工厂的日加工鲜奶的能力是1500吨,技术装备是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乳制品行业最大的企业,当年乳制品工业产值仅l,28亿元,2004年最大企业的乳制品工业产值己达88.6亿元。1995年,全国液体乳总产量为52.4万吨,而2004年液体乳产量最大的企业是122.9万吨。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评选出11个乳粉名牌产,15个液体乳名牌产品。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乳制品质量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原料乳质量的提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奶牛饲养主要是农民个体养牛,庭院式饲养、手工式挤奶,规模小、质量不稳定,掺假兑水现象时有发生。原料乳的质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政府和行业一直在努力探索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以质论价收奶,是八十年代采取的措施。1998年开始了“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即在养牛集中的村庄建设机械挤奶厅,农民把牛赶来,按照卫生操作规程,统一挤奶,由挤奶厅(站)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后拉到加工厂。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掺假兑水现象,同时也保证了原料乳的卫生质量。这一模式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原料乳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基础上,继而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奶牛饲养合作社、奶牛饲养小区的新模式。使奶牛饲养走出了庭院,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集中饲养,不仅提高了原料乳的质量,也提高了奶牛产奶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些由挤奶厅和奶牛饲养小区生产的原料奶,细菌数由以前的每毫升上百万个下降到十万个以下,质量可以达到国际水平。目前,全国大中型企业由机械集中挤奶和饲养小区生产的高质量牛奶的比例已高达80%。原料乳质量的提高,使乳制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产品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乳粉是我国乳制品的当家品种,占到了干乳制品产量的80%,而且是以全脂加糖乳粉为主。在这十年当中,以加糖乳粉为主的乳粉产品结构已得到了彻底改变。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粉产量约90万吨,其中:全脂乳粉20.7%;加糖乳粉13.6%;脱脂乳粉3.0%;婴幼儿乳粉37.7%;其它乳粉25.2%(中老年乳粉、孕产妇乳粉、降糖乳粉、各种强化乳粉等)。可以看出,我国乳粉类产品的结构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全脂加糖乳粉当家的现象已得到了改变,适合不同人群营养需要的配方乳粉已超过总产量的60%。在十年前,液体乳生产主要是在大中城市,以巴氏杀菌乳(消毒牛奶)为主。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超高温灭菌乳生产技术, 1997年后,灭菌乳得到了快速发展。1995年,干乳制品产量同液体乳产量的比例为1:1;到2004年已接近1:5.6的比例。液体乳的结构自1995年以来也发生巨大变化。1999年,超高温灭菌乳与巴氏杀菌乳占液体乳的比例分别为21,1%和59.9%,到2004年已变成 66.7%和18.1%。灭菌乳在乳制品生产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超高温灭菌乳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乳制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为推动我国乳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扩大了液体乳消费区域,使更多没有冷链条件的城镇农村能够喝上低成本的液体乳。

    乳制品消费区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转向了小城镇和富裕的农村

    在十年以前,乳制品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被当作为“营养食品”、“高级食品”,由老弱病等少数人消费。近几年来,由于生产的大发展、营养知识的普及,乳制品已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成为大众消费的食品。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乳制品消费人均支出已达124元,人均牛奶的消费量约30千克,一些大城市居民人均牛奶消费已达到50千克。乳制品消费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转向了小城镇和富裕的农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到高兴的变化,这不仅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民的膳食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农村乳制品消费的增长,将给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宋昆冈


相关搜索: 乳制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