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三花制药陷兄弟内斗 接骨散被曝毒副作用巨大(2)

时间:2012/12/31 9:16:56 来源:中国网

  “如果有B方就要重新做实验,当时(我们)只做了一种药方实验,不存在A方B方问题。”当年为柳海峰做临床试验的王和鸣向新金融记者证实了柳永峰的观点,药方不能改,哪怕一个字、一个分量,“药监局有批号才能上市,改了药方就不能上市,否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在中药行业有着15年经营管理经验的周晨(化名)有着同样的观点:“处方里面含什么,是不可能更改的,就算是国家保密品种,处方也是固定的。如果说原来就有A方B方,那么柳海峰原来就是在做假药。”

  新金融记者就此问题向柳海峰再度核实,其虽然承认了柳永峰这个兄弟的存在,并解释之前不提他是因为“耻辱”,但其同时不忘表态“柳永峰求我给他在三花总厂安排个工作,最初只是让他做个车队队长,他连车间都没进过,怎么可能是他在配药”。

  12月29日,原三花总厂生产厂长朴昌国也“证实”了柳永峰当年只是负责厂里的行政管理。

  至于所谓的保密配方,柳海峰则坚称当年配药的只有自己一人,知道保密配方的也只有自己和儿子。“A方B方是我的秘密,但是这和这次他们假冒专利没关系,这和他们侵权是两回事。”

  采访最后,柳海峰似乎多少放弃了一些关于A方B方问题的纠缠,把矛头指向侵权:“把原创三花接骨散归还给我,把我新的专利列入国家保护,三花制药必须立即关掉,这就是我的诉求。”

  归属

  柳海峰为三花制药罗列的“侵权罪状”包括: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名誉权、著作权。

  柳海峰的荣誉簿上有两项专利,一是1992年12月申请的三花接骨散所涉及的骨细胞生长素的制备方法,保护期为20年;二是其于2005年8月申请的一种细胞生长营养素、制备方法及其成品用途,同为20年保护期。

  按照柳海峰的解读,2005年申报的专利是1992年的升级版,即在1992年单纯申报保护的三花接骨散制备方法之余,又增加了配方、检验标准、临床适应症的保护项目,所有的试验研究报告等,因而“三花接骨散的专利保护期应延续20年,至2025年”。

  柳海峰依此判断,三花制药生产三花接骨散的行为及引用其学术报告等进行宣传的行为已构成侵权。

  然而,事实并不像柳海峰想得这般简单。北京创立科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事业发展中心总监郭银汉告诉新金融记者:“专利既不能续期保护,也不能将申请过的内容包含在内重新申请。”这意味着,截至2012年12月,三花接骨散专利保护期结束。

  “国家规定的知识产权就是20年,怕整早了被他告,我们尽量往后推(重新注册该药时间),我们没有触碰法律。”柳永峰表示,十年内其曾试图买下三花接骨散,提出每年给柳海峰1000万元来换取该药生产经营权,但被后者拒绝,“他不干了也不允许任何人干,我憋着劲也干不了,就憋着等到他的知识产权过期,我都恼火死了,这十多年,我不知道我怎么熬过来的。”

  柳海峰用“胡说八道”回应了柳永峰讲述的这段“往事”。在柳海峰的故事里,柳永峰正是当年“冤枉”他、“迫害”他的罪魁祸首,用不光明的手段将其逼至澳门,三花总厂遭到查封、停产;而在柳永峰的版本里,柳海峰则因掏空国有企业,最后成为营口市政府追偿的“经济犯”而逃亡到澳门。

  无论孰真孰假,总之,那段前尘往事之后,三花总厂同三花接骨散从市面上彻底消失了;如今,三花接骨散专利到期了,三花制药争得了先机。看起来,一切可以从头来过。

  不过,三花制药却也硬气不起来。

  按照国家药品管理规定,若药品生产企业注销、吊销、停产,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要同时被注销。如果再有新药厂生产,需重新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方法有二:一是重新恢复生产,二是技术转移。

  因三花总厂主体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重新恢复生产的说法难以成行;而技术转移则是由原发明人和知识产权拥有者授权给一家新的药厂生产,同时需有原三花总厂认可同意。显然,三花制药如今重新生产三花接骨散的方式,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起,柳海峰与上海延安药业有限公司合作,试图通过技术转移形式申请恢复生产三花接骨散。不过,六年内的多次申报,均以失败告终。

  柳海峰向记者出示的一份2009年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意见通知件》显示,因“处方中含有大毒药材马钱子粉,但未提供任何安全性研究资料”及“本品含有矿物药自然铜,未进行重金属考察”被驳回申请。2012年8月,三花制药却凭同一张处方通过了批复。

  “我有专利,延安药业有现成的GMP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批复,怎么就批给一个新生的还没有GMP的企业?”柳海峰并不服气。新金融记者就相关事宜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函询问,截至本报截稿时,未收到相关回复。

  争夺

  一剂药方,兄弟反目,真的值吗?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款好药:临床验证14天骨痂生成,28天痊愈,颠覆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医治时间;先后被诸多政界、体坛重量级人物题词、题字,高度赞誉,早在2000年便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被称作“我国唯一经临床研究验证,能有效促进骨骼愈合的国药准字号药品”;2000年5月,韩国正式进口三花接骨散,并将其列入韩国医保用药,当年该药单项总计年出口额达35.7万美元。

  在当年黄金80元一克的时候,三花接骨散的售价已是600元一盒。柳海峰直言不讳地表示,三花接骨散是一个重要资金支柱:“人体骨细胞再生是世界的艰难课题,它的科学是世界领军的,它的经济价值无量,一年可能要上百亿元的经济利润,就是这么一个利益。”

  柳永峰同样把宝押在这款药上。三花制药车间虽有中西药两套生产线,但三花接骨散毫无疑问是其主打产品。“这个市场是无限的,我现在没法预计有多大。我们努力吧,希望企业能在五年后做上市。”柳永峰的“野心”,并不比其兄小。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柳氏兄弟一般乐观。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药、销售做得很合适的、适应症等各方面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蛋糕市场。而蛋糕的大小取决于药本身和运作这个药的单位。”郭银汉表示,拥有独家药方并不代表拥有高利润药品,药用价值并不一定能够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

  “有的成果很好的,市场不一定接受;有的没效的东西,可能市场接受度非常大。关键在于营销,营销得好,药才卖得好;营销得不好,人家都不认识你,谁给你开方啊。除此之外,不进入医保,也相对难卖。”王和鸣对此担忧道。

  即便如此,这也恐难降温兄弟之间的争夺。然而,无论如何,这终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毕竟,这场拉扯,只会徒增三花接骨散结局的难堪。

  【组文二】“神奇”的三花制药

  三花制药的成立绝非偶然,它与三花总厂的‘重名’也并不是巧合,一切都源于三花接骨散,从而上演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争夺大戏。

  难辨

  12月24日,辽宁营口。

  距离柳海峰现身全国药品交易会期间的三花接骨散学术发布会痛斥三花制药、指三花接骨散含有毒性成分马钱子粉已经20天。20天内,三花制药没有在公司网站上进行任何澄清,也没有对媒体记者做出任何回应。

  唯一有动静的是,其公司网站的首页,原本出现在“三花接骨散的研发”一栏中的柳海峰的名字悄然不见了。

  在事后的采访中,三花制药副总经理柳永峰的回答是,公司网站已委托给专门做网站的公司,后者将网络上搜集来的资料贴在公司网站,误把柳海峰的名字放了上去,“现在查(看已经)没有了,全撤了。”事实上,撤掉柳海峰名字的只是网站的首页,其他部分页面上仍可以看到。大意的三花制药并无察觉。

  提起“三花制药”这四个字,营口当地人或多或少地有些了解,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早就黄了,哪还有三花制药啊。”而对于两年前成立的三花制药,他们大多表示不知情。

  当地人口中“黄了”的“三花制药”是指三花总厂,原厂址位于市中心的市府路西侧,现已是商业住宅区。

  一位当地人告诉新金融记者,他的妻子曾在三花总厂任职,那时候的厂子规模不大,几百个人,效益还行。问及现在的三花制药是否就是当年的三花总厂时,这位当地人认为,“不是,以前那个厂子已经解体了。”在他的印象里,“三花总厂的老板是北京的,他到这边来,干了几年,结果干黄了。”而药厂的主打产品三花接骨散,“这个药也不存在了”。

  三花接骨散曾是原三花总厂的主打产品,并在1995年-2000年间有短暂的销售经历。据柳永峰回忆,在医院床位常常空置的当年,三花接骨散28天治愈新鲜骨折的速度并未能得到医院的青睐,甚至受到抵制。“都是实在不行了,3个月没长骨痂,才让用三花接骨散。”柳永峰感叹,三花接骨散当年的市场光景并不理想。

  而三花总厂停产后,三花接骨散也随之“人间蒸发”。

  如今,三花制药的凭空出现,与三花总厂有着相同的字眼——营口三花制药;相同的产品——三花接骨散;相同的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13。这使人不得不将其二者联系在一起。

  在去往三花制药一探究竟之前,新金融记者发现,三花制药的全称及其公司网站上所公开的地址均未能在百度地图中搜索出结果,就连114所提供的该公司的座机号码也是空号。

  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几经打听下,终于在郊区老边区的中小企业园里一条较为空旷的马路上找到三花制药。而园区内最终帮忙指路的小饭店老板形容三花制药是,“有个制药厂还没建好,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

  事实上,三花制药的部分车间已经建好,只不过车间与门卫小屋之间空荡荡的土地与零星的人影让这里看起来像是个“半成品”。

  新金融记者自称前来购买三花接骨散,与门卫和屋里的电工闲聊起来。对方称,“柳总刚走,他手上有药,那是他们家祖传的秘方。”问及是哪位柳总,其很快回答说,“柳树的柳,柳海峰吧。”但在其仔细看过桌上的电话号码簿后,又说“是柳永峰。”

  关系

  柳海峰是原三花总厂的法定代表人,是三花接骨散制备方法的专利权人;柳永峰是三花制药的二股东,持股比例为20%,担任副总经理,负责生产,此外他还曾担任三花总厂厂长。二人是亲兄弟,柳海峰长柳永峰3岁。

  尽管曾经共事并有着血缘关系,但在“大闹”三花接骨散学术发布会之前,柳海峰表明并不“知晓”三花制药的存在,他也不认为这家公司与三花总厂有什么关系。

  在三花制药的门卫和电工看来,三花总厂和三花制药“是一家”,他们说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更多的描述是,在这儿“重新建厂”、“这不是重新开业了嘛。”

  据柳海峰介绍,三花总厂的前身是营口制药总厂,后者在被北京三花高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三花公司)收购后,更名为营口三花总厂,三花接骨散也随之落户。北京三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柳海峰,该公司已于2004年11月吊销。

  新金融记者从营口市工商局拿到的资料显示,三花总厂于2004年2月吊销,吊销原因是逾期未年检。其最后一次年检时间为2002年8月。

  记者同时在营口市工商局查看到的还有三花制药的资料,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利华,除去经营范围、营业期限、股权比例等方面的变更内容外,并没有涉及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信息。

  根据所查询到的资料,营口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都带有“营口三花制药”这几个字,但三花总厂已经吊销,不可能是三花制药的前身,“一家是一家,如果说它是三花总厂变更的,那就是一个主体,现在是两个主体,一个吊销,一个后起的执照。营业执照吊销3年之后,(企业名称)还可以使用。”该工作人员说。

  三花制药总经理涂仁政表示,现在的三花制药是营口市政府按照招商引资政策,将此前破产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有偿转让,重新注册的全新企业。

  柳永峰回忆称,当年柳海峰离开之后,三花总厂濒临破产,工人们到市政府维权,“市政府没办法,找他(柳海峰)也找不着”,于是“法院把药厂判给了财政,财政把药厂那块地卖了以后,给工人发拖欠的工资等。”

  他还表示,地卖了,相关的手续和人员都到了财政。随后的几年中,留在财政的人员——原三花制药总厂的人事部和质检部共计五六个人,一直在负责维护相关手续的检验,包括三花接骨散的批准文号,直到三花制药的成立,才把这些事情接手过来。

  当然,在柳海峰眼里,这些是“歪曲事实”。

  无论如何,三花制药的成立是有“计划”的。三花接骨散的制备方法是发明专利,专利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1992年12月算起截至2012年12月。

  在这期间,据柳永峰介绍,营口市政府曾进行过一次招商引资,但介于知识产权问题,未能谈妥。这次三花制药的成立正好安排在该专利到期前夕,在专利到期后,公司的各种手续也基本办理妥当。

  以前“想干,他(柳海峰)不允许干,这不等到了现在,咱才能干”。柳永峰感慨,他“等”了十多年。

  上市

  按照三花制药的计划,三花接骨散的预计面市时间是明年3月份。

  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新版GMP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材料都上报完了,就等什么时候来验收。”柳永峰表示,待GMP验收小组检查合格后,再经过50天的网上公示,拿到新版GMP证书后,三花接骨散便可以重新进入市场。

  为了核实该产品是否已获得相应的资质,12月25日上午,柳永峰在其办公室向新金融记者展示了该公司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以及两项经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批件——药品再注册批件和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均与三花接骨散有关,药品批准文号也与当年的同为国药准字Z10950013。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盖章日期为2012年4月,两项批件的盖章日期均为2012年8月。

  其中,药品再注册批件中的审批结论是,“经审查,同意本品再注册。由于本品长期未生产,恢复生产时,须向我局提出现场检查申请,经我局现场检查并抽验一批产品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相关搜索: 三花 接骨散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