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千桶特价油两小时就抢空

时间:2010/11/18 15:12:51 来源:网易

  大约20年前,姜昆说了一段相声《着急》。里面有这样的段子:听说了副食品价格要涨的消息,赶紧买回一堆东西,总计为:一洗澡盆的醋、两水缸的酱油、15桶豆油、两抽屉味精、一大衣柜五香面儿,外加一被窝黄酱,愣是把一个小卖部给包圆儿了。

  如今,为了应对物价上行的压力,一些市民也变得这样“着急”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如今的“着急”一族是怎样“海囤”的。

  一家五口每月多掏700元

  为了节约开支,已退休的常大妈夫妇现在很少在外面吃早茶了,原因是流动摊点上的豆浆、烧饼、油条、干拌面、包子的价格都涨了:豆浆从5毛涨到7毛,烧饼从8毛涨到1块,油条从5毛涨到7毛,干拌面从两块涨到两块五,肉包从1块涨到1块5。

  不仅早餐花费在涨,中午正餐的花费涨幅更为明显。常大妈说,以前一家五口人,每天菜金花个三十元就差不多够了,现在光买蔬菜每天就要花去近20元!去年同期,最好的韭菜也就卖到2元一斤,如今最便宜的韭菜也在3.5元以上一斤……一年多前,蔬菜大都在每斤1元左右,而现在蔬菜大都在每斤2元以上!

  为了买到相对便宜的菜,常大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多跑几个农贸市场和流动摊点比比价。不过,即便这样精打细算,常大妈在菜金上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700元,几乎翻了一倍。“一年多前,炒个韭菜炒鸡蛋,也就花3块钱,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常大妈特别举例说。

  明囤:从油到纸统统“批发”

  虽然是工薪一族,但陈女士在生活消费上一直坚持“用多少就买多少”的原则,也不是一味去追逐促销商品。然而,面对近一年来持续上行的物价指数,陈女士开始精打细算起来,对涨价和促销的信息也越发关注。上月中旬,在听说食用油要涨价后,她随即到超市买了3桶5L装大豆油,足够一家三口吃上一整年。

  “这几个月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上的开支有了明显增加。如果再不尽量减少生活开支的话,家庭生活消费可能会严重超支!”陈女士坦言,不光是提前多买了些食用油,只要可以存放的生活必需品,包括卫生纸在内,她都趁着近期超市搞促销,囤了至少半年以上的量。

  据记者采访了解,为尽量减少物价上行给生活开支带来的压力,像陈女士一样,一些市民在一定程度上悄然变身“海豚族”。沃尔玛超市事务经理时晓江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此类生活必需品的客单价(超市平均交易金额)增长近5成。从中可见,市民的一次购进量在增加。乐天玛特客服经理鲁华则称,前段时间,该超市搞了一次食用油特价促销活动,不到两个小时,1000桶大豆油便被提走。

  暗囤:买个豆浆机“自力更生”

  除了购买容易长时间储存的生活必需品外,一些市民还通过曲线手段应对上涨的物价。比如在自己花盆里种植涨价离谱的葱蒜,通过向天然气抄表员多报实际用气量进行“囤”气。

  “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喝豆浆。可最近豆浆有了不小幅度的涨价,我算了一下,差不多每天为此要多开支1元钱,一年下来就要多花300多元!算来算去,我觉得自己磨豆浆划算,便花了300多元买了个豆浆机,同时买了够用上好一阵子的黄豆!”向来精打细算的李大妈有更巧妙的办法。

  通讯员 兆禄 宏均 记者 周毅

  【专家提醒】

  过度囤购可能有“反作用”

  相声《着急》里还有一句词:到最后“不涨价光长毛”了。那么“海囤族”们是否也会遇到这种风险?另外,如此“海囤”真能抵御物价上行的压力吗?


  “面对这样的现实,‘海囤’其实就是一种理财行为,其出发点十分简单,就是减少可以预期的经济损失。但购买生活必需品还是要理性,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在银行专门从事理财工作的资深专家魏先生指出,“在国家加强调控下,物价上涨肯定会放缓,其间也会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变化,过度囤购行为反而会对生活消费及物价走势起反作用。而对个体消费者而言,因大量囤购,其随机应变的能力被弱化,抗击物价上涨压力的能力反而下降了。”

  采访中,市民吴先生也举例指出,去年有一段时间传食用油要涨,但这个消息出来好几个月后,价格都没动甚至呈现下行趋势,当时一些大量购油的消费者因此大呼不值,也不得不加速用掉家中的存油。所以,面对物价上涨还是要有个平常心,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不能一味跟风囤购。


相关搜索: 特价油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