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福建:“化猪油”的制作过程

时间:2010/8/16 14:34:29 来源:网友

    最近,仓山江边村又出现了这么一批“黑作坊”,它们每天中午开始熬制“猪油”,直至晚上,黑色的烟尘夹杂恶臭气围绕了附近村庄。福州仓山江边村两个专门熬制废弃猪杂碎非法生产“化猪油”的黑作坊,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挤在一个大院内,记者为此进行了长达一个星期暗访跟踪,还原出垃圾“化猪油”悄然上餐桌背后的惊人黑幕。

    恶臭黑窝点藏身民房院子

    福州仓山区盖山镇江边村,持续数月的恶臭终于让附近的居民忍无可忍。记者接到报料后,从9日中午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暗访追踪。

    在江边村里,一栋罩着黑色遮阳帷幔的青砖院子,显得十分神秘。想要看到院子内情形,除了从一个院子门进入之外别无他法。一旦关上院门,外面的人想进入院子十分困难。于是,记者以“找人”为名“误”入炼油作坊。从一个院子门进去后,这里又别有洞天,犹如一个四合院。远在百米外,就有令人作呕的臭味扑鼻而来,让人恶心。

    而院子的几个房子内,都是黑色烟气围绕,即使在中午,院子内依然昏暗。浓厚的恶臭,使人即使只呆在院子里也几近窒息,苍蝇更是随处可见了。其中一个房屋内,一排大铁锅摆在角落,每个锅直径约2米,有位工作人员正拿东西,在大锅里使劲地搅拌着,锅中散发出的滚滚热气和臭味翻腾。旁边另一个人正在一大堆猪内脏、猪皮、烂肠子等杂碎前,慢条斯里地切着。猪杂碎看去非常恶心,布满苍蝇,已经发臭,红色的血水一直流往屋外。

    见到有陌生人,被铁锁链锁住的大狗狂吠不已,猛地追出要咬人。而现场人员亦狐疑地望着记者,记者随即匆忙离开。记者的数日暗访发现,从上午11时许左右,院子内的加工点开始加工“化猪油”。而持续到晚间方结束。加工期间,恶臭不止。

    炼油杂碎来路不明

    经过记者几天的“守株待兔”地调查,这些“化猪油”的原料来源逐渐清晰。每天上午9时许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2时许,不断地有电动车、摩托车等,在车后捆绑着红色或黄色的塑料箱,进入该院子内。从没有加盖的箱体里可以看到,里面都是满载着的各种猪料垃圾,装在不同颜色的塑料垃圾袋中。有的虽然一驶而过,仍飘出浓浓臭味。数分钟后,摩托车、电动车离开院子,车后捆绑的箱子里的货物,已经不见了踪影。

    车牌号为闽A4469*的摩托车、闽A2767*的摩托车,在一个上午,往返多趟。而电动车虽然小,却在后捆绑了两个铁箱,用塑料袋打包好的猪脏器等杂碎一袋一袋叠在一起,看得很清楚。在11日这天,从上午9时多,到中午2时许,该电动车往返现场4次。

    记者在12日上午10时50许,用电动车尾随一辆用电动车到黑窝点送货的蓝帽男子。该男子从江边村出来后,直接上了大坪路,之后,进入到了七弯八拐的群众东路。最后该男子将电动车开进了群众东路农贸市场。下车后,该男子在一肉摊贩后坐下。记者稍后看到,该男子在地面上拾捡已经被丢弃在地的猪杂碎。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介绍,猪杂碎绝大多数都是从周边的屠宰场、农贸市场收购的,很多甚至是从专门杀病死猪的私人屠宰场低价收购的,再以每公斤1.2元左右的价格卖到这家作坊。老板是来者不拒的,也从来没有打听过来源。

    事后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时,郑姓女老板亦承认,这些猪杂碎就是扔掉的垃圾,他们不收购,就会丢在路上发臭。

    “化猪油”摇身上餐桌

    垃圾废料炼成的“化猪油”究竟流向何处?又如何变身进入市场,流向餐桌?

    数日的蹲守后,记者已经充分了解了该作坊的生产规律,下午,正是出油的时候。在记者蹲守的一个星期,每天下午5时多许,就会出现一个男子,骑着一辆油迹斑斑的破旧三轮车,三轮车上载着两个蓝色的塑料桶,高约1米左右,直径约50厘米。进去时,塑料桶上并没有上盖。

    10日下午,记者冒险试探,发现工人正在将炼制出来的“化猪油”舀进蓝色塑料桶中。记者随后离开,等三楼车出来时,两个蓝色的桶内,已经装满了液体,塑料桶的塑料盖已经盖上。记者一路尾随,发现三轮车开进了百米开外的另一个巷子。不过,三轮车最后开进巷子尽头一个看似厂房的卷闸门内,之后便没有动静。

    记者11日凌晨的探访,证实这是个规模颇大的炸豆腐生产厂家,生产从凌晨3时许,持续到清晨6时多左右。透过窗户,可以依稀看到厂房内正忙得热火朝天,数名工人正在将生产出的豆腐放进油锅中煎炸,然后捞出。中午2时许,这个厂家门口的一辆白色厢式派上了用场。车牌号为闽ADJ70*的货车,箱体上却印刷了另外一个车牌号码。几名工人忙着将一箱箱的货物运上货车后,厢式货车随即出发。

    白色厢式货车绕出江边村后,直接上了鳌峰大桥,然后进入鳌峰路,再调头进入亚兴路,最终进入了福州市家禽批发市场北门,在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个角落停下。记者近距离发现,被搬运下车的塑料筐内,装的正是油炸过的一张张巴掌大的豆腐皮或炸豆角。货车上装的二十来箱货物,在此地被悉数搬下车。

    为了进一步追踪油炸豆制品的去处,12日中午再次跟随车牌号为闽ADJ70*的货车来到豆制品批发点。疑被“化猪油”油炸的豆制品,被食杂店店主、市民及餐馆等用户买走。下午4时许,一穿黑色衣服的50岁左右男子买了一红色小袋的臭豆腐,骑自行车离开。

    下午4时30分许,一名穿红衣服的中年男子,看似老板,在该处称了十来斤左右从江边村流出的豆制品,用蓝色袋子装好叫一名光背小弟拿到离店不很远的一辆旧三轮车上,记者注意到,三轮车上还装有其他蔬菜之类物品。

    二十分钟后,该小弟把车上的货物运到附近一辆车牌为闽AD130*黑色比亚迪轿车旁,装进后备箱内。稍后,小车离开。记者跟车尾随其后,黑色小车在台江区江滨假日大酒店附近停下,车主把豆制品等一起搬到一楼一家店名为洞缘私坊菜里。

    一个院两个炼制黑点 每天数百斤

    记者今天向福州市食安办、福州市质监局等多个部门反馈该情况。福州市质监局、福州市工商局、仓山区食安办等多个部门随同记者在上午11时许前往现场查处。

    院子里共有四间大的厂房,不过大出意外的是,居然两间厂房都被用于炼制“化猪油”,而且属于不同的老板。两个房间内格局差不多,角落有生火用的炉灶,上面有三口大锅。房间里摆放满了装满了油的铁皮油桶,房子里还有不少用于生火的木材。工人们说,正在进行炼制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用刀剪切猪杂碎。而血淋淋的猪杂碎,就直接堆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山包。屋内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气息,熬油的大锅里泛着黄黑色的泡沫,甚至已经发绿严重变质的所谓“鸡冠油”也无一例外地用来熬“化猪油”。

    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炼制“化猪油”其实很简单,炉灶生大火后,将切碎的猪脏器等丢进锅内,一直熬制,然后将浮在上面的浮起的油舀起来,就是“化猪油”。从中午开始,一直到当天收购的几百斤猪杂碎炼制完。每天可以炼制几百斤的“化猪油”。而炼制剩下的渣滓,则被制成了圆筒状的“肉饼”。

    其中一间黑加工坊的郑姓女老板介绍,两家作坊的“化猪油”全部被以每斤1.8元左右的价格售卖给了莆田市荔城区华通饲料有限公司。而“肉饼”则以每斤一元的价格售卖。现场的两家黑窝点都坚决否则有将“化猪油”零售给附近居民。

    莆田市荔城区华通饲料有限公司林建钦经理表示自己的公司是正规合法的公司,以加工动物蛋白和精练油脂为主业,动物油经过高温消毒,深加工以后可作为动物饲料专用配方饲料级混合油产品,作坊与其无关。他们有收购作坊的“化猪油”,但并非作坊所有“化猪油”都被他们收购。

    一位油脂加工厂的收购人员告诉记者,的确有黑心商家将“化猪油”作食用产品售卖。黄黑色的油“质量”较差,主要卖给一些小型油脂加工厂和饲料厂,白色的“质量”要好一点,售价每斤2元多。白色的“化猪油”因为成色好,有被一些餐馆和当地居民买做食用。为此,工人还会在炼好的油中加上食用碳酸钠,起漂白作用。


    黑窝点被停业

    “以前质检部门也来过,查了也没有查出问题就走了”在黑窝点,郑姓女老板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大方。在面对检查人员时,她一直重复这句话,不知是不是在为自己壮胆。

    质量技术监督人员随后跟随记者来到了制作豆制品的工厂,记者得以首次进入厂内。里面有五、六百平方米。一间为生产豆制品的地方,一间为油炸豆制品的地方。而在工厂内,记者也看到了装载“化猪油”的蓝色油桶以及三轮车。油桶内,已经只剩桶底还有白色的猪油。而油锅旁的油桶内,油仍发烫。不过,可能工人们凌晨工作的缘故,没有见到工人。

    福州市质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如果是生产食用级的动物油脂,要有生产许可证,但是由于黑窝点不承认,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其生产食用油。因为无证经营,工商部门已经对两个黑窝点开出了停止生产经营通知书。

    据介绍,质检部门已经对当事的豆制品厂发出责令整顿通知书及调查通知书。昨日下午,负责人鲁姓男子到质检部门接受调查,显示其营业执照早在5月过期。关于其炸豆制品油的来源,其表示在三桥下买的棕榈油,但没有任何单据。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搜索: 福建 化猪油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