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

时间:2009/3/10 9:42:03 来源:食品产业网

 改革开放以来,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高度,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从缩小粮食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到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粮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历程

  三十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国家适时调整粮食购销政策,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一步:提高粮食统购价格,恢复粮食集市贸易(1979年-1981年)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的1950年-1953年,国家实行国营商业领导下的粮食自由购销。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粮食收支难以平衡,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粮食问题上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坚持统购统销的粮食购销体制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粮食管理体制。从1979年开始,大幅度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幅度,调减粮食征购基数,开展粮食议购议销,恢复粮食集市贸易,逐步放宽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第二步:实行征购、销售、调拨包干,允许多渠道经营(1982年-1984年)

  从1982年粮食年度起,对各省(区、市)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一定三年”的粮食管理办法。在完成国家粮食征超购任务后,积极开展粮食议购议销,调剂余缺。粮食包干以后,实行中央和省(区、市)两级管理粮食的办法,国家储备、中央直接掌握的周转库存、省间调拨、归中央支配的议价转平价粮、军粮、棉糖奖售粮、进口和出口,由中央统一管理;粮食征购、销售、定额周转库存、议价粮库存、代队储备,由省(区、市)统一管理。根据粮食包干办法和当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粮食财务仍由中央粮食管理部门和省(区、市)两级管理。

  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这一年,经国务院同意,在完成粮油统购任务后实行多渠道经营,国营粮食商业是粮食多渠道经营中的主渠道,同时积极开展议购议销业务,参与市场调节。供销社和农村其他合作商业组织可以灵活购销,农民私人也可以经营。

  这一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延续以固定征购基数和低于市场价格的统购价为特征的统购统销政策的前提下,对各地实行购销调拨包干,允许多渠道经营进行市场调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粮食生产的跨越发展,粮食连续丰收,并于1984年首次出现农民卖粮难。

  第三步: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85年-1992年)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论断。1985年,针对当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粮食产量增加,但质量、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农民“卖粮难”,影响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收益提高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同时调整农村粮油购销价格,改变农村粮油购销倒挂的状况。实行合同定购的品种是小麦、稻谷、玉米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河南的大豆,定购以外的粮食自由购销。合同定购粮食计划由国家确定,各省(区、市)按照国家确定的合同定购计划,合理安排分品种的定购数量,逐级下达,通过同农民签订合同予以落实。各地落实合同定购计划时,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重点放在适宜种粮、提供商品粮较多的地区,以保护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标志着实行了32年的统购统销制度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国家数次调整粮食合同定购任务,逐步缩小计划调节范围,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提高粮油合同定购价格和统销价格,使粮油定购价逐步接近市场价,逐步改变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状况;充实粮油合同定购的经济内容,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1990年,针对当时一些主产区出现农民“卖粮难”、粮食部门储粮难、产区和销区之间调销不畅的现象,国务院决定在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敞开收购议价粮的基础上,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成立国家粮食储备局负责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各省(区、市)也逐步建立地方粮食储备,以保护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防备灾荒,调剂余缺,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同时,逐步建立粮食批发市场,开展有组织的余缺调剂,搞活粮食流通。1991年、1992年,国家先后多次对粮食统销价格和定购价格进行了调整。

  这一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其主要特征是实行粮食经营和价格“双轨制”。


相关搜索: 粮食 流通 体制 改革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