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食糖进口价格增长 市场风险加大

时间:2006/3/15 15:09:22 来源:中财网
    来自黄埔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食糖进口均价达到343.9美元/吨,比去年11月281.6美元/吨的价格上涨22.1%。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食糖进口价格的快速攀升暗含风险。
    供需缺口加大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 
    近年来国内食糖供需缺口持续存在,缺口由国家储备糖和进口糖补充。从价格形成看,由于国储糖主要用在国内食糖减产、供应缺口大的情况下发挥稳定市场的调控作用,进口糖虽然每年仅100多万吨规模,但其进口价格却深刻影响到国内市场价格。因此我国糖业近几年发展虽然迅猛,但从整体上看,市场方面还处于弱势。
    我国食糖进口价格主要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际糖价大幅攀升推高了我国食糖的进口价格,国内糖价也随即上扬。有关专家指出,国际糖价和我国食糖进口价格快速上涨的有着复杂的原因。价格由供需决定。从供给看,世界主要产糖大国巴西减产、美国由于前期飓风袭击导致甘蔗产区糖料产量减少、泰国和古巴遭遇干旱冲击导致食糖产量滑坡,从而使国际市场食糖供应减少。而从需求看,食糖需求一直保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因此导致供需出现较大缺口。据国际糖业组织(ISO)预测,2005/06年度食糖供需缺口为150万~200万吨,而此前该组织曾预测缺口在101.5万吨。同时,欧盟糖业改革方案的确定也直接导致了国际糖价的大幅攀升。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导致我国糖价急剧攀升的原因除了国际糖价上涨之外,出口规模过大、增速过快进一步拉大了供需缺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中国糖业协会预测,本制糖期内,全国消费总量约1050万吨,产量约970万吨,供给缺口为80万吨。从进口情况看,1月份我国食糖进口量处于较低水平,进口食糖1.8万吨,远远低于去年月均11.6万吨的进口规模。但同期,我国食糖出口规模和增速都远远超越进口,1月份我国出口食糖3.2万吨,增长2.3倍;出口规模和增速分别是进口的1.8倍和2.8倍。1月份我国食糖进出相抵之后形成净出口1.4万吨,这相应减少了国内食糖的供给数量,进一步拉大了供需缺口,成为推动国内市场食糖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价格波动四大风险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食糖价格快速上涨也导致了国内股票市场上糖类主业股如南宁糖业、贵糖股份、广东甘化、华资实业等股价的攀升,南宁糖业、贵糖股份的股价已经暴涨了2倍。郑交所白糖期货也创下9年来的新高。虽然国内糖价上升有其合理性,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糖料生产的稳定,但过高的糖价也暗含四个方面的风险。
    周期性波动加剧,导致“谷贱伤农”。我国食糖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大致以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3年连续减产。1991年起我国建立了国家食糖储备制度作为调控措施和手段,以尽量保证食糖产销的基本稳定,保障糖料种植者收入,促进食糖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但短期储备、现行的进出口政策乃至行业自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波动问题。尽管从表面上看,糖价上涨了,对蔗农有利,但实际上,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蔗糖收购价格飞涨,会促使蔗农扩大来年的甘蔗种植面积。根据广西糖业协会提供的信息,从广西部分市糖办及制糖企业集团秋植和冬植蔗增长情况分析,今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增幅不会低于10%,云南、海南、广东等蔗糖主产区农民的留种积极性也异常高涨。甘蔗产量大增,价格自然会回落。卖不出好价钱,两年前蔗农含泪砍甘蔗的一幕可能重现。
    下游用糖企业的成本压力加重。食糖价格的快速上涨对国内饮料、食品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加重了用糖企业的成本压力,甚至影响到企业的采购和生产。如海南椰树牌椰汁的生产厂家为了化解高价食糖原料带来的成本风险,于去年12月就提前投入资金储备2006年全年生产用糖。春节原本是销售旺季,但为了规避成本压力,一些糖果企业甚至出现压缩产量的情况,只是为维系市场而适量生产。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压力加大。由于食糖价格的快速上涨,一些不良小企业甚至开始偷偷使用糖精作为替代品。而除了玉米蔗糖、麦芽糖等粮食提取物外,糖精等替代品都是矿物提取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也给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新的压力。
    食糖产业体系失衡风险加深。食糖高价位背景下,替代品已经在逐步占据原食糖消费市场份额。1999年时我国淀粉糖产量还不到60万吨,经过几年的大幅扩张,至2005年已达到了430万吨的产量。在2005年淀粉糖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预计2006年淀粉糖总产量还将增加100万~150万吨。食糖原有的上下游产业体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替代品的大份额入侵,将加深食糖产业体系失衡风险。
    目前,在国际糖价上涨的同时,我国以外其它主要产糖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仍比较稳定。糖价波动过剧,对一国的食糖产业和食糖贸易将产生巨大冲击,对农业糖料生产和下游食品加工业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政府一方面应适时采取释放国储糖等手段来调控市场,稳定供需格局;另一方面,应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制糖企业顺价销售,遏制待价而沽等人为推涨糖价的不良市场行为。
    在国际糖价走高拉动和消费缺口影响下,当前国内糖价已经走到较高位置,价格极大可能将在高位产生逆转。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以及替代品进一步侵占市场后,国内糖价高位回落势在必然。

相关搜索: 食糖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