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金苹果”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时间:2005/12/6 14:11:26 来源:北京日报
    卖苹果能卖出1亿元!这数字,连昌平人自己都觉得有点神奇。
    2600万公斤富士苹果还没等下树,就在短短两周时间内被抢购一空,万余果农坐地卖果,赚得“盆满钵满”,亩收益最高达1.8万元。
    前些日子50万公斤北京产水果运往泰国展销,昌平富士苹果是参展果品之一,为了筹集260箱苹果,昌平林业局可费了劲,“去各大果园收购,都说已经摘完啦!”因为“零库存”,原计划销往香港的10万公斤红富士在运送了首批3000公斤之后也难以为继;针对欧盟市场的圣诞销售计划更是全面搁浅……
    昌平苹果,何以抢手到如此程度?“金苹果”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曾经一元钱一筐没人买
    昌平有栽种苹果的地利。境域内正东正西一道百里“山前暖带”,京密引水渠自东向西从山前缓缓流过,形成一个冬暖夏凉、湿度适宜的独特小气候带,富士苹果生长所需的十多项环境指标尽数占齐,连来自富士苹果之乡的日本专家都称赏不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昌平从日本引进六十多株原株红富士,定植于西山口苹果园,当时在全国是独一份。
    但昌平的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却是一波三折。
    头几年,果农种富士苹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反正富士苹果名气大,不愁卖,卖3.5元一斤仍有人排着大队上地头来买。那时为买苹果找大队书记批条、签字可是常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山东、山西、陕西产的富士苹果大量涌入北京,昌平苹果不好卖了,有时一元钱一筐都没人买。果农纷纷打起了退包果园的主意。
    “为什么美国的蛇果几十元一斤都有人要,我们的红富士却没人买呢?”昌平人开始反思。
    不是苹果太多,而是好苹果太少。“大肥”、“大水”,粗放地生产出来的苹果个头不大,味道平平,自然要被别人比下去。
    要想振兴苹果产业,还得从苹果质量上下功夫。
    1993年至1995年,昌平林业局连续三年派出技术人员东渡日本学习富士栽培技术,2000年提出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全区主要果园推广实施苹果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推广标准化,教种精品果。
    2000年冬天,正当桃林村果农兰小华眼瞅着一筐筐鸡蛋大小、半红不青的苹果烂在家里,绝望得要退包果园的时候,区林业局总工程师刘惠平找上了门。
    “这果园枝桠巴叉的,不透光又不透风,哪能结出好苹果?这大枝子、大杈子都得锯!”刘惠平看了兰小华的果园说。
    村里的“老把式”嗤之以鼻:没枝子,咋结果子?好好的枝条锯了,少长多少苹果?
    刘惠平拍胸脯:“有收益算你们的,搞砸了损失算我的!”
    碍不过老刘的真诚,兰小华和另外3户果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尝试前所未闻的“苹果标准化栽培管理”。
    剪枝、剪杈不说,每个苹果从开花到采摘,要经过疏花、疏果、套袋、摘袋、转果、摘叶等近10道工序。
    刘惠平一一讲解示范:疏花、疏果,是给苹果做“计划生育”,这样留下来的苹果才能又大又有营养;套袋,是给苹果“美容”,防止果面被烈日灼伤,产生各种色斑;摘叶、转果、铺反光膜,是为了让苹果全方位接受光照,浑身上下都能变红……
    “一个苹果至少摸8遍!”头一回,果农们拿出了绣花的细致劲儿来伺候苹果。
    因为标准化管理而增加的投入——套袋、铺膜、施肥,政府样样给补贴。
    一年过去,又到了收获季节。看着树上小红灯笼一样的苹果,兰小华乐得合不拢嘴:15亩富士苹果,亩产量虽然从原来的4000公斤降到3000公斤,可300克以上、果面全红的优质果率却从以前的不到30%提高到了7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把式”们坐不住了,纷纷把技术人员往自家地头请。到2002年,桃林村260亩果园全部实现标准化栽培管理,亩纯效益都达到了6000元以上。
    四年来,昌平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1100名技术人员下到地头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全区3.4万亩果园全部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向标准化管理的转变。
    昌平苹果的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优质果率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71%,单果均重300克,果形端正,果面全红,可溶性固形物14度以上,农药残留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帮农民销售进海外市场
    有了好果子,还帮农民卖。2001年,区里成立了“鲜绿安”果品公司,负责果农所种苹果的保底收购:只要是300克以上、果面全红、果型端正、无机械伤痕的苹果,8元钱一公斤,敞开收。
    2003年,京城苹果市场受外地产苹果冲击,市场上到处是“一块钱两斤”的苹果。而昌平苹果却逆市而上,以平均每公斤4元的价格很快销售一空,“鲜绿安”公司怕苹果卖不完而专门建的一个可容纳1200吨苹果的冷藏库完全没派上用场。
    从2001年起,区林业局和“鲜绿安”公司带着昌平精品苹果频繁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把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2004年,50万公斤富士苹果首次进入香港超市。同年12月,2.5万公斤昌平红富士首次远赴欧盟,摆上了欧洲人的圣诞餐桌。
    国外果品供应商要求苛刻,为此昌平区从芬兰与日本引进了分级选果设备,对出口苹果进行统一的清洗、打蜡、分级、包装。
    到了2005年,负责保底收购的“鲜绿安”公司8月份就到各个果园拜会,以每公斤8元的高价下收购订单,可直到11月中旬各大果园相继“净园”,“鲜绿安”一个苹果也没收着———2600万公斤苹果已经全部实现地头销售!公司经理郑遵民慨叹:冷藏库今年又成了摆设。
    借果园造景推观光农业
    摘苹果的时令去昌平的果园,真是一种享受。
    在南邵三合庄果园,柴草篱笆被换成了漂亮的欧式铁艺,路两侧铺上了碧绿的草坪,种上了鲜艳的百日红和亭亭玉立的观赏树。清新的空气中,飘逸着淡淡的果香。远眺,青山逶迤;近看,红彤彤的苹果树连方成片,蔚为大观。
    昌平苹果的名头一天比一天响,昌平人琢磨着,如果把城里人吸引到果园里来摘果、看景,苹果产业岂不是又往观光农业延伸了一步?
    区林业局争取了近200万元资金,用于30个标准化观光采摘果园的环境改造:硬化路面,铺设草坪,安装太阳能灯,新修停车场、星级厕所和民俗宾馆等配套设施。出台补助政策,帮助有的村把再也用不着的果品储藏库改造成民俗旅游接待站。
    区里甚至通过爆破造林为观光果园造景,原本光秃秃的前脸山上种上了大片的黄栌、火炬和元宝枫,一到秋天,山上叶子红红一片,山下苹果也是红红一片,遥相映衬,煞是好看。
    从2004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昌平苹果节成为京城金秋又一盛事。苹果节期间,区里拿出上百万元资金帮助各观光采摘园在媒体上宣传造势,京城市民纷至沓来。2004年,共有70多万人次的游人走进昌平的苹果园,“一亲芳泽”。据粗略统计,2600万公斤苹果中约有60%是被前来观光采摘的市民从树上直接摘走的,价格是平均每公斤10元!
    昌平苹果产业“火”了,2005年全区苹果总收入可望首次在2005年8100万元的基础上突破1亿元。种苹果的果农也富了,户均收入达到24000余元,家电、手机、摩托车、汽车,纷纷进了普通农家,不少农民还在昌平卫星城最繁华的地段买上了商品房。
    “金苹果”传奇,是昌平以至整个京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适应首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而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的引导、扶持、推动作用,也许可以提供更有意义的启示。

相关搜索: 苹果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