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牛奶,我们还能喝吗?

时间:2005/7/17 10:03:04 来源:新浪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牛奶这个曾经的宠儿面临四面楚歌。先是光明乳业深陷“回产奶”和“早产奶”的风波中,而最近,更爆出“人造牛奶”和“假牛奶”。究竟这些所谓的牛奶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牛奶,我们究竟还能不能喝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喝呢? 
    假牛奶触目惊心 
    继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发现“人造牛奶”后,近日上海也首次在当地部分农贸市场发现“假牛奶”,其中部分产品产自广东中山一家企业。 
    据上海市消委会公布的检测结果,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大多在0.4%以下,远低于国家规定,其中中山市嘉宝乐食品饮料公司2005年5月2日生产的“多康新鲜纯牛奶”,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只有0.25%和0.24%。 
    用五花八门的造假原料生产的“假牛奶”眼下大有泛滥之势。仅在山东、河南等省已被发现的造“假奶”的厂家就有两三百家。这些并不具备生产乳制品资格的厂家,生产的“假奶”大体有三类。 
    最普遍的是假冒品牌乳制品的劣质含乳饮料。它们一般都在包装上克隆知名乳制品品牌,煞费苦心地取名为“伊×”“蒙×”等类似名称,并竭力标榜自己是100%的纯鲜奶,以此误导消费者。还有一些不法厂家用配料、香料、添加剂等组合成完全没有鲜奶成分的“假奶”。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专家曾在山西一些小店里发现过这类叫“乳品添加剂”的东西,只要用水按比例调配,就可以变成足可乱真的“牛奶”。天津农业部乳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已收集到的造假奶的原材料就有十几种之多。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用做皮具的边角料,甚至破皮鞋、烂皮带经过化学处理,水解出人造蛋白,再添加香精、色素等原料后,制成“人造牛奶”。这些人造奶完全不含一点真奶的成分,配方假到专家都不敢相信! 
    高利润导致假奶泛滥 
    今年3月份,2.8万多盒“人造牛奶”首次现身国内山东;4月份,河南也陆续发现“人造牛奶”;5月份,“人造牛奶”出现在北京市场;7月份,上海消费者谈“人造牛奶”变色。 
    “假奶”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主要有三个原因:成本低;利润高;消费者缺乏辨别真假奶的常识。 
    目前,广东省正规的乳制品生产商约有30家,广州有13家。相对内地,广东造“假奶”现象并不严重,原因一是广东的人力、水电成本高;再次政府对打假比较重视,制“假奶”的风险较大;其三是消费者对真假奶的辨别意识较高。 
    信任危机爆发 
    “我是彻底不知道该喝什么了,奶粉、牛奶、酸奶都有问题,国内的、国外的品牌一样不可靠,现在没出问题的品牌,谁能保证就没有问题?”家住通县的魏先生在听到三鹿牛奶也出现问题后如此表示。 
    他谈到,他有个3岁大的女儿,为了孩子的健康,以前每天固定要给孩子喝一包牛奶吃一颗鸡蛋,但是自从光明牛奶出问题以来,就不敢给孩子喝牛奶了,把牛奶换成了麦片。他说,乳业频频出事,给他最大的打击就是对整个乳业市场产生了怀疑,不知道哪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然不知道该喝什么,所以索性就什么也不喝了。 
    “我原来是雀巢牛奶的忠实消费者,自从雀巢出事以来,我就开始喝其他品牌的牛奶,遇到什么就喝什么,只要没听说有质量问题就行。不过对乳业市场,总是有点放心不下,要有个什么东西能代替牛奶,说不定我就不喝牛奶了。”北京大学大三女生邵某如是说。 
    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奶品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有44%的消费者已经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奶品质量的承诺;45%的消费者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原料奶来源有很好的控制。再加上今年接二连三爆出的乳业丑闻,专家预测,这一数据还将扩大,中国乳业将集体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 
    购得安全 饮得健康 
    饮用“假奶”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庆孝说,没有奶成分或只有少许奶成分的“假奶”,如果原料本身是安全的,那么其危害就只是营养价值低,但只要不用于婴儿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而制造皮具的边角料等非食品原料只能用于工业用途,用来制作食品显然属违法操作,就好比使用工业原料甲醇来造假酒。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傅亮教授告诉记者,在皮包、皮鞋等制作过程中,为了使皮革变柔软,一般会添加重金属化学药剂,如六价铬。用旧皮具水解而成的蛋白中会有重金属残留,若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假奶”,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脏器等造成损伤,甚至导致重金属中毒。 
    据傅教授介绍,蛋白质的水解方法一般有酸解和酶解两种,但酶解成本相对较高,制假者通常选择用酸或碱水解。这同样会导致分解出的蛋白中残留有害毒素。 
    曾庆孝教授认为,如果造假者在产品的外观和香味上多下点工夫,一般消费者是很难辨别其真假的,所以他建议,消费者选购奶制品或乳饮料时最安全的方法是认品牌,同时加强对包装标识的识辨。 
    因此,在伪劣和冒牌商品泛滥的今天,我们消费者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消费认识水平,提高对产品的辨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购得放心。同时,如何喝得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在选购牛奶和喝牛奶方面都存在很多误区。

相关搜索: 乳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