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勃勃生机熠熠生辉:民营企业成为中国食品产业生力军

时间:2004/8/2 10:38:29 来源:新浪网
    在决定中华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前途迈入改革开放之路的二十多年历程中,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产业链,向纵横两方面扩展延伸,成为国民经济振兴、人民生活改善、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一支重要的经济体系。
    民企兴旺
    进入新世纪的第三年———2003年,中国食品产业链经济总量已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农业产值2.9万亿、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1.2万亿、社会食品零售额1万亿、餐饮业6000亿、食品出口330亿美元)。这条遍及城乡多种经济成分高速度扩展的食品产业链,主要是由“三驾马车”———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外合资及外资独资公司、民营食品和餐饮公司共同来驾驭运行的。突出的亮点是民营食品与餐饮企业历经十多年的创业、成长、壮大,成为中国食品产业链当中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在一些食品行业和一些发展快的地区,民营企业已经跃升为食品产业主力军,呈现出前所罕见的态势。在世界关注的中国食品经济、食品科技和饮食文化的繁荣振兴与跨越发展的大潮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分析,在200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的各种经济类型中,具有国家限定规模以上的民营(私营)食品企业已有6086家,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7. 16%,占全国食品工业比重15.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77%,其中纯利润6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92%,占全国食品工业利润的8.7%,在2003年销售收入位居前列的100家食品企业中,民营企业已有20多家进入“食品百强”系列。餐饮业百强企业中,除外资及国资企业以外,民营餐饮企业已占三分之一。2004年上半年民营食品餐饮企业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又增长40%。尤其是在大城市和全国发展连锁企业的食品餐饮集团,民营企业的声势紧追国际名牌,驶入超常规、跳跃式、高起点扩张的轨道。
    民间精英
    中国民营企业的名牌食品、明星企业和著名的食品企业家,随着经济实力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渗透,他们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知度,已经超越时空,遍及城乡,深入人心,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各有特色的食品产业界的“群英谱”:
    有在山东创业、北京成长、全国扩张、走向世界的果汁龙头企业汇源食品饮料集团。
    有在四川创办饲料企业起家,向奶业、肉食业扩张,并进入金融业房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希望集团。
    有创建现代肉食产业的山东临沂金锣、诸城得利斯、江苏雨润、天津郭顺利等从事饲养、屠宰、加工到营销系统工程的肉食企业集团。
    有国营企业改制、由民间资本重组,使老名牌焕发青春走上持续扩张之路的健力宝饮料集团。
    有“华龙面、天天见”,利用河北河南优质小麦资源发展面粉工业和方便面系列产品突破年产量100亿包的华龙面业集团。
    有以“内方外圆”的独特方式和为农民群体致富理念,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偏僻农村发展面粉、饮料和方便面等民有民营现代食品企业的河南南街村集团。
有在山东平原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物流业和国际贸易业,把多种食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走上外向型农业食品龙头企业的龙大食品集团公司。
有把食品工业与餐饮业结合,发展肉食、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和西餐连锁业的北京百万庄园食品餐   饮集团。
    有扎根肉牛产业从饲养、屠宰、加工到餐饮业连锁的北京御香苑集团;还有以贵州特产肉牛为基地的牛来香牛肉产业集团。
    有把传统调味料采用新技术新包装走向全国并开拓国际市场的广东海天酱油、山西清徐水塔醋业、上海太太乐调味品、北京老才臣腐乳和酱油等调味料集团公司。
    有在婴幼儿食品开发遍及200多个城市营销网的湖南太子奶乳酸菌奶业集团。
    有在酿酒业崛起、创建新名牌的金六福、小糊涂仙等酒业集团。
    有在烘焙业和糖果业创新业走新路的好利来饼屋连锁的“蛋糕世界”、金丝猴、马大姐(康贝尔)现代化糖果糕点公司。
    有利用北方地区水果资源发展多种果汁饮料的北京华邦绿色饮料集团和以出口为主的泰华饮料集团。
    有在蛋品业中创建现代养鸡业、使鸡蛋有了“咯咯嗒”品牌和蛋品标准的大连韩伟蛋业集团。
    有在香精香料业迅速壮大连年扩展的天津春发、广东汇香源香精香料集团公司。
    还有许多在冷冻食品业、豆制品业、食用菌业、蜂产品业、水产品业、果蔬加工业、茶业、保健食品业等领域成长的大批民营企业。
    民资凝聚
    在全国不少地区都有民营食品企业集群发展,凭借民营经济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区域性的名牌食品和本土化的企业家不断涌现,促进民营食品企业走向现代化、集团化、农工科贸一体化的迅速扩张之路。
    有些农业资源大省,在向食品产业大省的战略性转化过程中,既为民营食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得益于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为农业经济的转型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做出贡献。
    如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领先,也是中国食品工业年产值第一个超过2000亿元的省份,这一个省相当于开放前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4倍。在山东省发展食品产业缓解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民营食品企业的兴起和壮大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又如河南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提出“小麦产业”的发展战略,在多种食品行业中涌现出一批立足本省、辐射全国的现代食品企业。郑州市已形成了“三全”、“思念”(速冻食品)、“白象”、“天方”(面制品)、“金星”、“奥克”(啤酒)、“花花牛”、“山盟”(乳品)及全国最大产能的“金苑”面粉工业等民营企业主导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在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如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以及西部的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四川“天府之国”和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山南海北辽阔的神州大地,都有民营食品企业和食品集团在迅速成长。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商业重镇和华人华侨集中的侨乡,如广东潮州、汕头、福建厦门、泉州、浙江宁波、江苏南通等地,依托历史渊源,在改革开放中使内地民资与海外侨资外资结合,形成境内外民资集群优势,增加融资渠道,增强民营经济的实力。
    民族文化
    在中国食品产业振兴和蓬勃发展的潮流中,海外华人华侨和香港、台湾企业进入内地兴办合资和独资食品企业,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食品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
    香港“美心”食品集团,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北京建立航空食品公司,成为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的001号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以后又相继在北京、上海、广东发展食品餐饮企业。香港李锦记食品保健品集团公司,提出“让中国酱料走遍世界”,在广东建立大规模调味料生产基地,并与清华大华联合建立保健食品研发中心,名校名企结合创建了“李文达医学生命科学图书馆”。
    台湾“统一企业”食品集团在内地建立了面粉、方便面和饮料产业链。台湾龙凤食品集团在天津、上海、重庆多个城市开发冷冻食品,成为大陆冷冻面食品龙头企业。台湾大成集团在大连等地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使中国高质量肉鸡进入日本和韩国等多国市场。台湾顶新集团以“康师傅”著名品牌扩展方便面、茶饮料、焙烤食品、保健食品,并发展“德克士”快餐、“乐购”超市等连锁企业。进入内地17年的顶新集团创造了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人民币的创记录成长业绩。从“康师傅现象”引证,在中国内地发展民营食品企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新轨道。
    在中国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家族企业的创业成长并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有的发展成股份制上市公司,是民营食品产业集团迅速扩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如新希望集团的刘氏家族,汇源饮料食品集团的朱氏家族,从香港来的李锦记李氏家族,香港“美心集团”的伍氏家庭,台湾来的顶新集团魏氏家族,台湾大成集团韩氏家族,还有投资内地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巨商,泰国的正大集团谢氏家庭,马来西亚新鸿基集团郭氏家族,印度尼西亚华商林氏家族等,大都是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互融合,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族缘、亲缘、地缘、人缘的人文脉络,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中国内地和世界市场发展农业食品产业,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典范。
    民力无穷
    民营食品企业和国外大集团的合资合作项目增多,出现了重视和依靠民营经济力量,在中国加快发展食品产业的新趋势。
    河北华龙面业集团与日本日清公司结盟,日清公司是世界上发明方便面的日藉华人安藤百福创立的企业,在日本、印尼和韩国等方便面市场占有优势,此次投入15亿人民币与华龙合资开发中国市场,成为河北省一次利用外资最多的项目。
    顶新集团与民营中旺食品公司合作,内地民资与台资结合开发以农村市场为主的面制品产业。
日本进入世界500强的伊藤忠和朝日两大集团与顶新集团实行战略结盟,开发“康师傅”饮料产业,日本两大跨国公司投入4.8亿美元巨资(折合40亿人民币),这在食品界是少有的资本运作。
上海太太乐调味品公司与位居世界前列的瑞士雀巢公司合资,成为跨国食品集团的成员走向世界市场。
美国杜邦、宝洁、法国达能、英国荷兰联合利华等国际食品保健品巨头,对中国食品行业中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在大豆蛋白、薯片、功能饮料等产业中入资、控股或兼并。
由此可以见证民营食品企业
    与国内产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战略整合,由产品经营走向资本运营,以更大经济力推进中国食品制造业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这为缩小与国际大食品产业集团的差距,取得了新的进展和体制创新经验。股份制上市公司的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和内地民营企业资本“殊途同归”,增强中国市场经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能量,将是支撑中国食品经济跨越发展的实力基础。
    民心所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食品产业以更快速度、更大规模、更新机制,实现新的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2001~2004年,尽管出现疫病危机和自然灾害以及大范围的农产品原料价格飙升,但中国的食品产业仍以前所未有的成长率在持续增长,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以及餐饮业以平均每年15%以上速度增长,食品物流业和食品零售业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也就是每5~7年翻一番。在农业增产的基础上,食品产业链的中下游产业十年以后将超过10万亿元规模,民营食品餐饮企业加快发展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即将有3万亿以上的潜在的发展机制,民营食品与餐饮经济可为农民和城市居民提供4000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进一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群雄并起,逐鹿中华,纵横捭阖,意气风发。民营食品企业家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经受磨炼与考验,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中提升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多民营企业家自觉求知求学,“加油充电”,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涌现出具有前瞻性思维、全球化眼光、现代化战略的复合型企业领导人才。提出“进化论”———适者生存的伟大科学家查理·达尔文曾经说过:“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最聪明和最有智慧,而是因为他们最善于应变。”这在自然界和社会科学发展中是一条真理。“能人经济”的出现和能够处理危机高应变能力的人才成长,对民营企业发展更具有深远影响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从消灭私有制到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从国民经济的补充到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从化私为公的“赎买政策”到保障人权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写进中国宪法,从20世纪50年代到进入21世纪的五十年轮回,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中国政经体制和所有制结构上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变革。新时代为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机遇。
    21世纪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时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民营食品企业和企业家们将与全国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越过一道道雄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和中国崛起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相关搜索: 民营企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