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散装白酒:市场纷乱迷人眼

时间:2004/5/31 10:14:30 来源:泉州晚报

广州等地出现致人死地的“毒”散装白酒后,我市散装白酒的销售还会有市场吗?这些白酒的零售店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状况呢?昨日,记者对市区数家散装白酒零售店进行了暗访。暗访结果表明:散装白酒在打工族中还很有“销路”,另外,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也令人担忧。

  工业用桶装散酒

  在市区北峰工业区拒洪社区内,记者发现了一家专门经营散装白酒的零售店。摆放在店门口的大大小小数个贴着红色“酒”字的大酒缸显得十分抢眼,一张长方桌放在酒缸后面,桌上摆满了装满红色液体的大玻璃瓶。

  记者以购买白酒为由与这家店主聊了起来。据店主称,玻璃瓶内装的是放草药或蛇浸泡过的补酒。谈及销量时,店主说:“一天也就卖个50公斤。”他对这一销量并不满意,在北峰一家他朋友开的店内一天能卖100公斤左右,冬天的销量更大。

  在店内,记者发现3个蓝色的工业用塑料桶,凑近桶口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精味。店主表示,他这的酒都是从四川运来的,而这些蓝色工业用塑料桶就是用来装运这些散装白酒的。

  当记者表示对用工业用桶装的酒不放心时,店主对记者说:“没关系啦,我们只是运酒时用它装一下,运到后就马上将酒倒入缸中。”记者挨个推了推这3个工业用桶,发现仍有一个桶内装满了白酒。

  购者多为外来工

  在市区的沉洲工业区内,记者发现有数家经营散装白酒的零售店。在一家食杂店内,数个酒缸和一些杂物在靠近店门口的角落里堆放着。用来打酒用的漏勺则裸露着放在酒缸的上方,数十只苍蝇蚊子在漏勺和酒缸上四处乱爬。

  这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子拎着一个空酒瓶来到店里,“老板,给我打半公斤白酒。”

  店主接过酒瓶后,将酒缸上的蒙布掀开,一把抓过爬满蚊蝇的漏勺直接伸到酒缸里打酒。

  据这家食杂店的店主称,他这里的酒由于价格低廉,很受附近外来工的欢迎。在店里贴出的价目表上,记者发现,最便宜的一种纯粮白酒只需1.00元/公斤。店主向记者保证,这些酒的价格虽便宜,但质量绝对没问题。

  无证无照店照开

  在记者走访的数家散装白酒零售店内,多数看不到营业执照。与上述一家食杂店相距不远,记者又发现了一家专门经营散装白酒的零售店。这家店同样找不到营业执照。

  “老板,你们连营业执照都没有,酒的质量能保证吗?”记者半开玩笑地向店老板问道。“没问题,我们这里卖的酒都是有合格证的。”店主信誓旦旦地说,并拉开店内一张方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叠证明。据店主称,他这里不光出售白酒,还出售红酒,酒精的度数从28度到50度的都有。

  提醒

  买散酒须慎重

  本报讯(记者罗剑生见习记者林劲峰)昨日,本报记者对市区周边地区的部分散装酒类经销点进行了一次暗访,暗访结果表明:散装白酒还挺有市场。对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提醒消费者要谨慎购买散装酒。

  执法人员介绍,从近日检查的情况看,散装白酒在我市各集贸市场均有销售,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市场销售散装白酒现象更为普遍。很多杂货店、小吃店、大排档均备有三五桶散装白酒零售。这些小店大部分没有酒类经营许可证,它们所销售的散装白酒大多没有标志标识。

  执法人员提醒,经营者在购进散装白酒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白酒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酒精度等,最好要求商家出示生产许可证。而消费者在购买散装白酒的时候,不要贪图便宜,要认清标志标识,没有任何标志标识的散装白酒千万不可饮用。无证经营的厂家生产散装酒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卫生等方面大多不合格,另外,由于所生产的散装酒存放时间不够,导致酒中杂醇超标。消费者饮用后,如果出现眼花、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向质监、卫生等部门反映。

  检查

  生产厂家大多无证经营

  本报讯(记者罗剑生见习记者林劲峰)近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散装白酒甲醇中毒事件,造成31人中毒,其中11人死亡。那么,我市散装酒类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如何呢?泉州市质监局近日检查了洛江区10家散装酒类生产企业,发现除1家证照齐全外,其余9家属于无证经营。执法人员当场扣压散装白酒300公斤、散装米酒800公斤,并将这些散装酒类送往泉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检验。

  据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执法人员介绍,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产品监督和执法打假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加强对散装白酒和加工源头的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用甲醇、工业酒精和工业合成乙醇勾兑冒充白酒的违法活动,坚决捣毁制售假冒伪劣白酒的黑窝点。市质监局于上周对洛江区科技园、马甲潘内村等地的部分散装酒类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厂家使用酒精勾兑散装白酒情况,但这些生产厂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所检查的10家厂家,只有一家证照齐全,其余的均没有办理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些散装酒类生产厂家主要是家庭小作坊式的小厂,卫生条件普遍较差,有些还存在着“三合一”的现象。据老板称,他们每天生产的散装白酒、米酒不过百来公斤,主要在附近的农村乡镇销售。这些散装白酒、米酒不但没有商标,连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也没有,“这些散装酒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消费者根本不清楚,你说这样的散装酒消费者喝得放心吗?”执法人员如是称。

  执法人员当场依法封存已生产好的散装白酒300公斤、米酒800公斤,并将其中8批次送往泉州市产品技师检验所作进一步检验。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