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解剖福建泉州公卫软肋

时间:2004/2/23 0:00:00 来源:泉州网
假如再来一场“非典”,假如泉州成为疫区,假如传染人群渗透到农村……这一系列的假如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非典”、禽流感……这一系列的关键词在告诉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市“两会”期间,2月26日下午,市政协一场“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座谈会即将召开。会前,早报第一时间和参会的部分委员们见面,和对此深有感触的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人士见面。我们共同正视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薄弱之处,找出症结,提出建议,说出愿望,也共同期待“良方”。

  A城市医疗漏洞

  □早报记者王宇静

  ■医院里难觅传染科

  庄建良,泉州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院长周维佳,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医大附属二院医师

  “非典”来临之时,庄院长发现大家都处于一种手忙脚乱的状态。因为“非典”属于传染病,可是有些医院连传染科都没有设置。

  近年来,泉州又面临一些新的烈性传染病死灰复燃的威胁:一些县市鼠疫监测数据超过警戒标准;结核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总发病率位居我市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第二位;艾滋病呈加速流行趋势,正逐渐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长期以来,由于传染病人减少,有些医院不愿再设传染科。在“非典”疫情初期,曾经出现不知把病人往哪里送的情况。现在泉州除了第一医院和180医院外,其他医院里都没有设置传染科。按照要求,传染科的设备装置、地点位置都是很严格的。高造价,可是少利用率是传染科不受欢迎的原因。

  而事实上,没有设置传染科的同时,医院的一些诊室的布置也不太合理。另外,庄委员谈起当时在疫情面前指挥工作时,发现很多医院里常备的口罩、防护服也没有。

  锐思交锋

  ○庄建良认为,现在每家医院都不能放松对一些救急设备的储备工作,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也要把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提到较高的位置上。

  ○周维佳认为,针对泉州目前的情况,每家医院设传染科并没有必要,不过“非典”时期设置的发热门诊还需要继续设置下去。同时,可以建一所专业性强的传染病医院。(下转第4版)

  B农村医疗太脆弱医院污水流向哪?

  李启元,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中医院书记

  张贻锦,泉州市政协委员,皮防院的主任医师

  陈卡斌,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市东南医院院长

  去年非典期间,国内有些地区的病人传染源就来自于医院的污水。那么泉州医院的污水处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据悉,非典期间政府曾拨一笔款项给各个医院搞污水处理,可是效果如何呢?李启元告诉记者,他们医院里一套污水处理设备花了几十万元,可是有些医疗单位只分到了几万元补偿,最后不得已便采取像化厕一样的,用一个沉淀池将污水进行沉淀后再行排放。这也已算是好些的了,还有一些民办的小医院,政府没有补贴钱让他们作污水处理,他们手上的资金又有限,可想而之,这些医院的污水排放情况是怎样的。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有一点就是同意设立医院的关口还是把得不够严,上档次的民办医院不多。到200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03个,其中县及县以上综合、专科医院58个。这么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又有哪些完全具备环保排污标准的呢?

  锐思交锋

  ○李启元认为,针对医院污水处理的问题,应该站在一个社会问题的角度来对待。这项工作和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息息相关。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块投入纳入治污费用中。这项工作并非卫生部门一家可以承担,环保部门也应该负起责任,加强对每家医院诊所的污水监控,发现问题就罚款,就整顿,再不行就要关门。每年也应该拿出一部分污水处理费用来支持一些规范的医院进行治污工作。

  ○张贻锦、陈卡斌也认为,对一些不适应市场的公办医院应该改革,而对一些好的民办医院则应该给予必要的重视。

  ■救治车能否就近送病人

  庄建良,泉州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院长李维义,泉州市政协委员,市救急中心负责人

  “前阵子,我有一个朋友,在北门这边撞车,打了急救电话后,救护车不把他送到省附属二院,而是把它远远地送往其他医院,最后由于时间拖得太久,不治而亡了。我不是想指责急救中心,我只是不明白为何不就近就医呢?”一位市民抱怨。

  抱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急救中心的相关人士。他告诉记者,目前泉州的急救中心网络确实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无法实现就近就医就是其中一项。原因是现在的急救送来的病人中有不少“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收入、无固定居住地的病人。这些人员在送往医院时,医院与医院之间就会产生互相推诿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所以现在加入急救系统的医院采取的是轮班制。为什么医院不愿接收“三无”人员?原因很简单:拿不到医药费。

  另外,泉州急救中心现在只有五辆急救车,每天上班的有两三辆救护车。成立时,泉州市急救中心当年只接到4000个报警电话,可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1日,他们接到的报警数是9583次。由于城区范围越来越大,当天值班的三部车(加上医院一部)经常处于来回运转状态,有时曾经出现过伤者打来电话无车可派的情况,按要求100次报警电话中,无车可派的不能超过3次,可是现在这样的现象已越来越多。

  锐思交锋

  ○庄建良认为,“实际上,急救车的抢救应该遵守就近原则、就专业原则、就家属意愿原则。可是医药欠款如果不解决,谁也没办法”。

  ○李维义告诉记者,现在每个城市必备的紧急求援中心将依附在急救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再扩充,再配备,除了急救外,还将肩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后急救中心的担子更重了。可是如何克服现有的这些麻烦,再求发展呢?“要实现有钱无钱都得救,敞开绿色通道,还有很多工作要改进。急救中心今后应该改变机构编制,这样才可以全面调动全市其他医疗部门的力量。针对现有的编制、工资各方面待遇都应该有一个提升,奉献不可能不求回报,因此建议在为急救中心增添车辆,增加人手的同时也应把待遇考虑进来。”

  □早报记者王宇静/文陈英杰

  ■“看不起病”的人群在增加

  周维佳,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医大附属二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农村医疗机构2880个;其中乡镇(街道)卫生院141个(中心卫生院27个);村设置医疗点1549个。

  全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8102人,占全市卫技人员(12687人)的63.86%,其中卫生院3795人,占46.84%;个体、私营医生4307人,占53.16%。

  周维佳进行了统计后发现:现在农村看不起病的现象逐渐增加。

  “现在一个农民看一次病的价格压力感是城市居民的六倍。”周委员这样描述。这个结论是这样算出来的: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倍,有的权威部门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论则是6倍。医药和医疗价格现在是整个城市统一的,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如果患了城市居民相同的疾病,那么由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的感觉将是城市居民的6倍!

  ■“赤脚医生”折射尴尬

  周维佳,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医大附属二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周维佳委员调查后发现,现在的乡镇卫生院的经营已十分困难。手里没钱,也没有设备,更加不能谈什么经营。有些卫生院已养活不了自己,快倒闭了。可从这些乡镇卫生院里出来的医务人员,或是村里原本的乡村医生们便自行开设诊所,自己谋生。

  可是这些“赤脚医生”的素质却让人不敢恭维。曾有把心肌梗死病人不送有条件医院做溶栓治疗,而是留下来做一般处理,虽然病人逃过一死,但给疾病的治疗和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也有在接生时,产妇宫口没开就使用催产素而致产妇死亡的例子。有的人甚至将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有的减半使用药品注射量;对传染病不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形成交叉感染;违规进行输液、超科目行医等等。现有的农村的卫生人员还很多是30年前只受过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或是他们的子女,虽然也都参加过一些培训,但终究由于缺少专门训练而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就这样,一些漏诊、误诊以及医疗纠纷时常发生。

  可是有时为了省点路费,省点医药费,贫困的村民一有病还是愿意找上这些“赤脚医生”。

  ■谁来为农村免疫保健买单

  蔡耀平,泉州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副主委

  谁都知道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可是现在免疫群体仍以城市的儿童为主。成人免疫及农村、外来人口的免疫工作却十分难以开展。

  蔡耀平认为,主要是认识误区的原因:就是要等到自己发生生病,才不得不到医院进行治疗,只知道治疗,不重视预防。而实际上,接种疫苗比起治疗来却是节省了好多人力物力。

  再者,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经济原因。好端端地注射疫苗,真的很花钱。周维佳委员向记者谈起了几十年前,他当乡村医生的经历。那时候,根本没有卫生院,农村的免疫保健工作全由他们这种生活在基层的乡村医生承担。当时,他们挨家挨户地为村民注射,而村民根本不用花钱,最后拿着登记表他们就去领取补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农村疾病防疫和基本医疗做得非常好。

  可是现在呢,全市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非常少,而且专业知识严重不足。此次非典的急救队伍人员全由医院抽调,防疫队伍中根本拉不出人手。而现在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多,暂住证也只能登记16周岁以上人员的情况。农村由于拿不出补偿金,乡村医生帮着注射预防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农民也不愿再自己拿钱出来打针。

  锐思交锋

  ○李启元:现在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预防保健工作都大不如前。是否可以考虑让预防保健和医疗分开。让预防、儿保、妇保建一个机构。

  预防保健更加倾向于公共卫生,因此理应由政府养着。可是各个医疗机构却可以有自己的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来优胜劣汰。现在的情况是乡村医院的预防保健没钱赚,所以大家都侧重于医疗方面的工作,这个现象可以随着预防和医疗的分开而解决。只要补贴到位,管理得力,乡村医生也可以帮乡村医院打预防针。

  ○李启元:今年,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也应农村医疗的需要,泉州的农村合作医疗将再次启动。现在农村合作医疗正在被推广。但李委员认为这只能解决农民基础的医疗问题。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医疗保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农村合作医疗尝试,以适应当地农民的要求为重点,不要一刀切。有钱就多交一点,多保证一些,没钱就少交一点。当然政府的投入也可以适当地向穷苦地区倾斜。

  C公共卫生要一个好管家

  □早报记者王宇静

  公共卫生:谁能当好管家

  昨天晚上11时,记者在田安路发现,这条主干道人行横道上到处是垃圾。某超市门口的垃圾简单堆成了小山!难道这就是国家“卫生城市”?

  公共卫生系统中包括了环境卫生这块工作。今年初,泉州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评比,可是短短几天时间里,现在的泉州街头垃圾又是随处可见。李良友,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市环卫处支委说到泉州现有的公共卫生时,一举列出了包括集贸市场整治、小餐饮店整治等七大仍需再整治的问题。

  “这说明,泉州的公共环境卫生情况仍然十分堪忧。”相关人员这样表示。

  别再让“公证沟”存在

  建立责任追究制

  谈到公共环境卫生时,周维佳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联合执法力量,加强平常的巡查力量,不让三不管的“公证沟”存在,以免有人钻空子。必须把责任明确,并对行政执法进行追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只要谁的辖区出现违规行为,就对谁处分。像交警查车一样采取扣分制,每年扣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处分甚至开除。

  “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即一家商店没有办证便开门经营,一旦被举报,相关部门便以他们没有办相关证照为由取缔一下,可是过不久它又开了。但这种“猫抓老鼠”的游戏却从未有结束的一天。试想,如果这个片区,或是这些类型的商店是属于某个部门的某个具体人员负责的,试问你怎么可以允许在你的辖区内出现任何的违规行为呢?再说了,如果是经营者自己钻空子,那么你可以时常去巡查嘛。相信如果一天,或是一周查一次,那么经营者肯定无法生存,无证经营的现象也肯定不会存在。”周委员这样说。

  再来说一说现在的药店。现在市场上存在有很多的“伪药店真诊所”的情况。申请办家药店,却在旁边找个从医人员放张小桌看病。药监局查的时候,叫这个从医人员回避一下就行了。可是卫生局却从不会来查这些药店……

  正是由于现在的联合查处力度不够,这些部门交叉点的问题四处滋生。

  呼喊

  “大卫生”时代真正到来

  政府应挑起重担子

  

  □早报记者王宇静江海苹

  采访公共卫生问题时,这些医界人士感受最深的就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并非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一肩挑起。这是需要政府引领,全民参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公共卫生:任重道远

  对于泉州市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工作,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黄皓春用了一个词深刻阐述:任重道远。

  经过了SARS、面临着禽流感,通过了创卫的国检,但这并不能表示在公共预警机制上,泉州已经非常有经验。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政府已经出台相关预警制度方案,里面包含了建立疾病控制中心和综合的卫生执法支队等内容。而省人大也有了份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决定。这些都表示,有关方面都在重视。

  何以说明建立公共卫生体系任重道远呢?

  首先从市民意识来说。泉州的卫生死角还很多,无论是城乡接合部,还是居民宿舍、办公楼等,都存在问题。就拿医院的工人来说,大部分工人的卫生意识还跟不上,有的医疗垃圾没有经过严格把关,随意处理。有人戏言,泉州就是在国检那些天最干净。国检一过,城市卫生又很快恢复到原来的局面。像应付检查,突击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事后还得补上去,各部门要齐抓共管,进行长效管理。又比如,垃圾分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推行后又有几个人真正落实到位?

  其次,从部门角度来说,监督很不力。夏季是食品中毒的高发期,泉州一些无证照的小餐饮店又很多,这些都存在着不少隐患。最后,从政府来说,公共卫生体系一定要配套,各地领导也要重视。泉州要监督的面非常广,目前,省里正着手对市公卫所进行升格,增加编制。不过,真正“狼来了”,我们还有很多漏洞。比如说,市里投资了2000多万修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就要封顶。但是,不能说建了该预防控制中心,就万事俱备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有了楼,还要有设备,配套的设备要分批进入;有了设备,还要有高素质的人员来检测。原有的人员也要进行培训。

  “财神别再跟着瘟神跑”

  谈及公共卫生时,提最多的就是“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政府口袋里。可是政府投资还是比较热衷于基础建设,有限的投资也都投入到个别医疗机构这些“小卫生”的范围里,可是“大卫生”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

  “泉州十年前就曾提出‘大卫生’的概念,可是当时无人响应。”泉州市中医院的李书记这样说。当然,在城市建设前期,政府大力投资基础建设是应该的,可是现在这样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关注“大卫生”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2001年到2003年,泉州财政预算中卫生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泉州的GDP占全省前列,可是平均的卫生投入却越来越少,这样的投入如何来保证泉州公共卫生呢?

  

  当然,将资金投入其他一些效益型的企业可以很快地产生效益,投入公共卫生却无法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可是政府并非单纯的经营机构,它是一种公共权力,政府的财政也是一种公共财政。因此更加应该保证更多人的公共卫生。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