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要让食品更卫生更安全

时间:2004/2/10 0:00:00 来源:江门日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帮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时,却常为吃什么才好而犯愁。大家吵吵嚷嚷半天,引发出一个共同话题

  当人们准备美酒佳肴欢度新春的时候,一个个关于食物的投诉电话不时飞到报社:“有没有搞错呀,我年卅晚杀鸡过年,开肚后发现肠脏全塞满矿粉,足足有半斤重,叫我怎么敢吃……”这是江门市区华园中路的梁女士打来的电话。无独有偶,家住水南的王小姐也打电话来投诉食品问题。她说:“我几天前在某商场买了盒饮料,用吸管插进去一吸,吸出一股恶臭来,吓得我半天也回不过神来,把它扔了还心有余悸……”春节以来,记者接到的类似这样的投诉电话就有5、6个。为此,记者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走访。

  市民:食品市场让人忧

  大年初五,记者与黄先生等一班亲朋好友餐桌拜年,出现了不知点什么菜好的尴尬场面。黄生说:“吃野味,怕非典;吃猪肉,怕瘦肉精;吃三鸟,怕禽流感;吃牛肉,怕疯牛病;吃海鲜,怕高组胺;吃蔬莱,怕农药……”黄太接过话题:“避开食物感染不谈,单讲吃好,时下总感觉没有哪种食品好吃。比如吃鸡,小时候在乡下过年吃鸡,那时的鸡肉是多么的鲜滑可口,一家人大快朵颐,一碟白切鸡,一下子扫光了。但现在吃肉,一点味道都没有,想吃吃不下去啊。”黄生读大学的儿子则说:“以前一群鸡养足大半年才上市,现在顶多90天就上市了,这些大多鸡是用饲料喂养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催肥,专家说这种鸡的心脏、肾脏由于承受过多脂肪的压力,会经常发病,所以人们会常常喂些激素、抗生素和其它药物,你说这样的鸡放到餐桌上有什么味道可言?”

  “还有水产品。过年前,我家婆进补。人说甲鱼炖不烂,可这种甲鱼不说炖,夸张一点,开水一泡就化了,吃着还有什么味?后来才知道是人工养殖的,靠激素催长。”黄太的同事梁女士振振有词地说:“讲来好笑,那天我到海鲜市场买菜,见到一挡摊卖的海虾特别鲜,欢蹦乱跳的海虾引得人们围拢来抢购,而旁边一位卖鱼摊主则愤愤不平地揭发说:这是用人尿浸泡的,不然的话,没有输氧泵,再鲜的虾也活不到一小时,哪能那么欢。用人尿浸泡海虾兜售,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一讲,许多人不敢买了,搞到那两个鱼贩子差点打起来。”梁女士接着说:“看来肉类不好吃,海鲜不想吃,我们只有当和尚、当尼姑吃素好了。”“你以为。别看那菜市上的蔬菜红红绿绿、清清白白,小心瓜菜喷激素。”梁女士老公反对说:“有位朋友说他爱吃生黄瓜,买了些放在冰箱里,不料第二天,那些黄瓜段儿都长出一截来——原来是激素的作用。还有一位朋友前些时买了串香蕉放在家里,临时有事外出,忘了处理,一个星期才回来,心想那串香蕉早就烂了。回家一看,香蕉不仅没烂,光泽金黄,还长粗了,将皮都撑裂开了。一打听,原来是水果贩子喷了防腐剂和催长素的缘故。这等瓜果你还敢吃吗,不怕吃进肚子里还在长?还有,蔬菜瓜果中有超标的农药残毒,报纸上经常都有这样的报道,真是‘谈素色变呢’…… ”

  “记者先生,看来还是要靠你们这支笔,为我们市民呼吁:让美食回归民众,让恐慌远离消费啊!”闲聊中,大家都对媒体寄予厚望。

  行家:食品质量问题原因多

  虽然市民说的都是一些个别的极端事件,但食品卫生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确实是事实。那么,食品质量问题多多的原因何在?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各方行家一致认为:

  一是滥用化学品。特别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生长激素以及一些化学合成药物。人们吃了这种饲料喂养的牲畜,不仅食而无味,且会产生抗药性,致使病后服药无效,或者产生过敏性休克等多种疾病,甚至造成人体慢性中毒。现在市场上凡是饲料喂养的禽畜,人们普遍食之无味。  

  二是农药、兽药残留量超标。许多食物包括一些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药、兽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黄先生介绍,近年来江门市就发生10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前年3月,台山市一间镇级中学100余名在校寄宿的学生在食用了该校食堂的食物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浑身乏力等中毒症状;前年4月,江海区外海镇东南一家人食用喷洒过农药的辣椒苗,5人全部食物中毒……

  三是污染严重。由于多种污染源,像水源污染、三废污染、包装污染、储运污染等,引起许多动植物尤其是水产品变质大,如塘鱼的味道比不上水库鱼鲜甜,水生的西洋菜比不上野菜好吃。

  四是假冒伪劣食品多。一些奸商为了追求利润,在食品领域以假当真、以次充好、以病畜禽充健康肉食出售等现象屡禁不绝。

  五是小食品厂问题多。许多小食品厂加工技术陈旧,生产环境恶劣,产品质量低下,比如,所生产的食品如酱油、食醋不是用先进工艺发酵去制造,而是用化学合成物掺兑而成的,不仅品质劣,而且对人体危害严重。去年底外地市场发现的“毛发水”酱油就让人万分惊诧。

  呼吁:打绿色牌走绿色路

  省社科院江门籍陈卫东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讲到吃,现在吃得饱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大家更追求吃的质量。就拿过年来说,我们的春节也是与时俱进的——在我们的记忆里,旧社会是杨白劳“二尺红头绳”的春节,解放初是吃得上白米饭、白面馒头的春节,接下来是有肉吃的春节,现在呢,则是到了有肉也不敢吃,不愿吃,而是要追求“绿色环保食品”的“小康”的春节。遗憾的是,现在的食品品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走访中,许多市民一致认为,国家各级政府近年下大力、花巨资建设的“菜篮子工程”,对丰富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功不可没,但他们也迫切地提出要提高“菜篮子”商品的质量,真正向居民提供优质食品。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治理混乱,防患于源头。食品的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品。所以,抓食品质量,一定要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燃。质监、工商、卫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对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户要严加管理,做到“五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严格实行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包装上注明生产厂家地址、质量标准、日期等。这样,将有利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其次,对经营者来说,要打绿色牌,走绿色路,生产“放心”食品。近年来,“绿色食品风”越吹越盛。所谓“绿色食品”,就是生产、经营无污染、无公害食品。这就要提倡走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的道路:施有机肥料,少施或不施化肥;采用生态防治法,少用或不用农药;少用或不用植保剂等化学物品;严格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等化学合成物。概括地说,在“绿色食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要对关键环节实行控制,像合格的环境条件,科学的生产过程,切实的职能部门监督,严格的市场检测等。只有认真落实这些措施,我国的“菜篮子”、“米袋子”食品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买着“安心”,吃着“放心”。  

  第三,消费者要知道,国家目前已对包括米、面、油、酱油和醋等20多种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且涉及食品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专家建议,国家质检总局才是唯一合法的拥有食品监督权利的机关,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证,“QS”就像食品的合法身份证,一眼看去,蓝白相间的字母非常明显,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验明正身”,把不合格的食品拒于市场大门之外。

  反思:“工厂化饲养”也有弊

  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欧洲共同体为了迅速解决农牧产品短缺问题,创造出“工厂化饲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然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单纯追求利润最快化、最大化,甚至忽视食品安全和不惜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为欧洲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酿成牛“疯”、羊“狂”、猪“瘟”的悲剧。

  据悉,我国“工厂化饲养”的生产方式,大体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经济发达国家引进的,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丰富“菜篮子食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欧洲疯牛病的“世纪悲剧”,我们不能只注意国内目前有没有发生疯牛病,而应该更多地对“工厂化饲养”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反思和总结。笔者以为,我国要认真吸取欧洲疯牛病的沉痛教训,扬“工厂化饲养”生产方式之长、之利,避其短、其害,切实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市场化的今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既是防病措施又能增产,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讲求质量的今天,你生产的商品在市场卖不出去,这就是等于零,不仅自身经营受损,其废品还会造成社会环境污染。这是很值得每个生产经营者反思的。(文/吴耸 米华 )


相关搜索: 食品卫生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