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创业宝典 > 创业经验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花布大王陆亚萍:风霜雪雨铸就的坚韧

时间:2005/4/14 0:00:00 来源:网友
  “风霜雪雨铸就的坚韧,伴随我与企业在浩瀚商海驰骋;日月星辰汇聚的灿烂,映衬你我携手把广袤银河装扮。”——陆亚萍
  
  2004年12月24日上午10时18分,全新亮相的亚萍国际购物广场在江苏如东县城举行盛大开业庆典,南通、海门、如东等市、县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莅临恭贺,1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竞相致庆,营业面积达12000平方米气势恢宏的广场内外,挤满了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人流。有“中国布业大王”、“王中之王”之誉的陆亚萍,作为它的创办人,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这位横跨江浙两省、有多家分公司的著名亚萍集团的掌门人,3年前毅然斥资8000万元买下它已陷入“半拉子”工程困境的前身,打造成焕然一新的商业中心“亚萍广场”。3年后她又以独到的眼光和超人的胆识,作出走品牌化、时尚化路线的决策,再度投入2000多万重金,引入国内外顶尖百货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从结构设施到经营品牌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更名为“亚萍国际购物广场”重新开业,为当地提供更加现代化的购物、休闲、娱乐理想场所,其规模、档次堪称一流。

  就在如东亚萍广场紧锣密鼓升级换代的前后,亚萍集团又在江苏联合拍卖公司组织的竞拍中,以巨资成功拿下位于南通市南大街黄金地段的华联商城;在海门叠石桥国内最大的绣品市场投资兴业,拉开“亚萍”家纺在全国连锁发展的序幕……这频频推出的系列“大手笔”,表明了亚萍集团努力开拓、奋勇争先的非凡气魄和雄厚实力,折射出陆亚萍所特有的进取、豁达、睿智的风采。

  凭借一把剪刀、一根尺子和一台缝纫机,用一辆旧自行车驮着亲手缝制的服装,她走上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

  陆亚萍出生在江苏南通海门乡下一个贫困家庭,在兄妹6人中排行老四,从小过着清苦的生活。父母亲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太多的文化,但却很有见识,在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的同时,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从小就是个孝顺女的陆亚萍,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尽管小小年纪,但挑泥、填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磨炼出倔强好胜的自信性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后来她想学裁缝,好挣点微薄收入来贴补家用,可当时拜个师傅要交100元,这对她而言是个天文数字根本拿不出,但她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花七角钱买来一本裁剪书,用旧报纸当布料依葫芦画瓢,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拆开来作比较,用心琢磨其中的门道,终于练就了裁剪手艺。她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帮人家加工衣服,为改善窘迫家境助一臂之力。淳朴父母的传教和早年境遇的锻炼,给陆亚萍以深刻影响,使她以后的为人、经商,始终保持自强进取、坦诚豁达。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复苏了中国大地,干涸已久的田野一下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为一心想通过艰苦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陆亚萍,带来脱颖而出的机遇和希望。1979年她进了乡里的毛纺厂,三班倒的工作制,每月只有16元工资,她只好继续靠着裁缝手艺,利用业余时间加工服装给家里多挣点钱。一次她偶然发现商店里卖的男田径裤,定价3元多一条还特别好销,不由心头一亮,何不自己也来加工出售呢?说干就干,她向同厂的小姐妹借了50元钱,买了布料连夜赶制起来,第二天拿到集镇上摆地摊叫卖。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她就在上班之余,开始进点零布自裁自做自卖起来。为了赶做服装、打开销路,她常常累得伏在缝纫机上睡起来,睁开眼后又骑着驮满服装的自行车出去推销,方圆数里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乡亲们也都熟悉了聪明能干的她。就这样在饱尝酸甜苦辣的同时,陆亚萍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走上了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自涉足商海燃起追求、创造财富的激情,就凝聚陆亚萍不懈创新、奋力拼搏的智慧和汗水。她一边走乡串户推销服装、一边留心市场行情,当发现儿童服装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品种很少、货源短缺,是可以一显身手的突破口,加之这时搞服装加工销售有了一定的积蓄,便于1982年大胆辞去原先所在厂里的工作,聘请十几位缝纫熟练工,在家里办起了童装厂,自己设计款式,安排生产,再亲自闯市场、跑销售。1984年她又发现出于经济因素考虑,人们对布料的需求比成品服装大,便果断决定转向服装面料销售。当时市场还没有开放,棉布要凭布票,其他面料只允许卖零头布。她打听到上海有货源,就从上海买来不用布票的整匹化纤和人造棉,再裁成衣服布料零卖,并把地摊摆进了县城,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在那些日子里,她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推着满载布料的自行车,来回25公里风雨无阻地奔波,还要遭受种种歧视、刁难。自尊而又倔强的她,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下来,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3年后她承包了县城一家商场,成为海门第一个在集体大商场经营的个体布商。这一系列摸爬滚打的实践,使陆亚萍完成了创业伊始的原始积累,不但获得了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本,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到经营管理的门道,她在经历艰辛付出心力的同时,也体会到奋斗使人生变得精彩起来。

  “向外发展”迈出转折一步,催生一个创造奇迹的品牌,她赢得“中国布业大王”、“王中之王”桂冠.

  随着事业的初步成功、自有资金的不断积累,奋发向上、勇于开拓的陆亚萍又把目光锁定在“向外发展”上。1990年,陆亚萍带着与妹妹一起挣下的150万元,承包了南通市人民中路的“新世界轻纺城”和“稻香村服装部”。这在当时来讲具有很大的风险,但陆亚萍始终抱定一个信念:“只有风险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才有一种真正的紧迫感、责任心。”她把现代企业管理纳入规模经营中去,实行工效挂钩责任制,商品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又从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并通过引厂进店、“借鸡生蛋”等策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陆亚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广告投入,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成功又一次垂青于这位聪明勤奋、吃苦耐劳的女性,企业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后一直保持佳绩,很快在南通最繁华的南大街商业中心开出了“亚萍服饰”。

  到了1995年,陆亚萍已在商界有了一定知名度,拥有令人堪羡的资产,还挤出时间克服困难,完成中央党校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取得了大学文凭,后又被评为高级经济师。这时有两种选择摆在她的面前,一种是满足现状,另一种则是继续发展,依然奋发向上、勇于开拓的陆亚萍,坚定不移地作出了自己的抉择。她以多年走南闯北中形成的特有眼光和过人胆略,在对全国各大城市和著名专业市场集中考察后,看中了最有发展潜力的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开始了她传奇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她把自己十几年的辛苦积蓄都拿出来,租了门市,买了住房、仓库、私车库等,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公司,专门生产经营“亚萍”牌精品麻印花服装布料。后来知道,她是第一个进入这座亚洲最大纺织品市场的江苏人。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和特殊生产力,一个成功名牌可以创造企业的辉煌。陆亚萍乘势而上增加投入,把企业做大做强。1997年,她花了一千多万元,在轻纺城买下价格昂贵的黄金地段作为门市部,增加近千平方米的仓库,扩大了生产规模与能力,创下花布从设计、试产、批量上市仅两天的“亚萍速度”。随着“亚萍”牌精品花麻系列知名度迅速提高、在消费者心中越来越靓,产品源源不断流向全国各地,呈现供不应求之势。这一年陆亚萍再度取得巨大的成功,销售额突破两亿元大关,成了拥有数万家公司的中国最大轻纺城的头号布商,被誉为“中国布业大王”。陆亚萍一发而不可收,凭着坚忍不拔的努力和诚信经营的理念,每年开发面料新品达1000多种,年销售量连续7年超过2千万米,发展固定客户6000多家,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美国、法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跃上2亿元。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称之为“中国布业王中之王”、“令人震惊的东方神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商贸部部长薄熙来等,都先后到亚萍集团视察,并亲切会见陆亚萍,对她骄人的业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回报社会与家乡作为应尽义务,第二舞台再显身手,她的“亚萍”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对于奋身在外创业的陆亚萍,家乡南通一直关注着她的发展。1997年下半年,海门市市政府领导亲临浙江,带去了家乡人民的问候。1998年中共南通市委的领导视察浙江柯桥市场,也多次看望了她。这使作为南通女儿的陆亚萍深为感奋,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愿望日益高涨,她一再表示“家乡培育了我,我要为家乡献一份爱心!”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她,在浙江柯桥“大本营”继续抒写事业辉煌篇章的同时,又把江苏南通当作人生奋斗的第二舞台,利用自己接触面广的优势,积极介绍各地的客商到家乡投资兴业,热心参与家乡的各种公益活动,先后捐款达120多万元,她说:“民营企业家的财富既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有了钱要目光远大,胸怀宽广,承担社会责任。”她更把盘活呆滞国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行动,作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重要手段,催开了一朵朵璀璨的爱心之花,树起了一座座坚实的奉献丰碑。

  1998年秋,陆亚萍毅然在南通南大街投资近2000万元,创立了亚萍布业南通分公司,安置下岗待业人员160多名。接着,她又于2000年成功收购了位于海门市解放中路71号原倒闭的东洲食府,投资3000多万元创立了第二家分公司,安置下岗待业人员300余名,“亚萍布业”成为海门商业街的一个新亮点。

  2001年5月,陆亚萍一行偶然来到如东县,得知位于县城掘港中心地段的“亚细亚商厦”,由于经营不善资金短缺成了半拉子工程,当初为筹集资金通过每人交纳2.5万元至4万元而招收的300余名集资工人,因工作无望、还款无期,隔三差五、逢年过节聚集到县里请愿,致使如东县委、县政府背上

相关搜索: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