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公务宴请由明变暗 宴请单位成酒楼最大机密

时间:2013/1/24 9:20:27 来源:北京晨报

   尽管公款吃请之风得到明显遏制,但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知情人透露,有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还有一些公务宴请化整为零、“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的机密。(1月23日《北京晨报》)


   担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前不久,各地出现“酒店退订高潮”,这被过度阐释与过度解读了,有人就此认为,这是“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发挥作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可能从梦想照进现实。当时,亦有理性的“泼冷水者”,认为凡事不可“立判”,而应等待时间检验,如今,一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远超五星酒店,便是对“理性判断”的一种佐证。


   要么是单位餐厅不比五星酒店差,要么是酒店拒绝透露用餐单位的名称,这些记者调查出来的真相,无疑将一些官员的原形暴露出来了。不是“勤俭节约”了,也不是“不大吃大喝”了,而是从光明正大的吃喝转向更加隐蔽的吃喝了,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形式上的差别。这样的新闻一出,勤俭的正义性,明显被消解得“所剩无几”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直是逼仄现实的写照,而如今在公款吃请之风上,再次得到有力的诠释。来自中央层面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这些政策很有善意初衷,“反对浪费厉行节俭”也必须是领导带头做的事情,可是,这些政策一推出,执行就变了样:明的能监督,暗的监督不了;光明正大的能监管,私底下的就难以监管了。换言之,“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出台后,的确震慑了一些公款吃喝之风,但依然有人用“下有对策”消解了勤俭节约的正义性,让铺张浪费依旧。


   这样的“下有对策”,于上与制度设置的大趋势明显相悖;于下也是无法交代的,公众对不透明的三公消费深恶痛绝,因为这白白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对这“于上于下”都无法交代的“单位内部餐厅”,的确有必要进行纠正,同时应严查以儆效尤。毕竟,变相地消解“上有政策”的正义性,不仅会让政令“形同虚设”,更会损伤政府的公信力。只有严加处罚,方能形成震慑磁场。


   质疑


   咋不见纪委明察暗访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无疑遏制了挥霍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但我们低估了一些习惯了觥筹交错礼尚外来执掌公权者,有头有脸者们伺机妄动的能耐与胆识。这不,铺张浪费,公款宴请大吃大喝转入“地下”,令人瞠目。


   对此怪现象,按说也应该有解决之道的,即不少单位部门纪委监察部门牵头设立的明察暗访组,无处不在的摄像镜头,怎奈纪委监察也是单位部门的一部分,也隶属单位管辖之下。再者,纪委监察部门也是人,也需要配合单位部门的中心工作,甚至在一些地方,纪委监察部门也被分配有招商引资任务,或是为配合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在这样一种令人纠结,且又难以逾越的制度规则语境下,希冀仅仅依靠纪委监察部门出手,或是通过明察暗访就能使公款吃喝绝迹,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由此,新华社记者在郑州天中大酒店,偷拍“公款年会”时,餐厅冲出数人,抢夺记者的手机、相机并推搡呵斥。记者被搜身后,遭非法扣押半个多小时。酒店服务员说:“是(郑州)凤凰台警务区民警搞团拜聚餐。”事后,郑州市公安局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多人被行政记过处分,就餐民警餐费分摊自负。


   要有效遏制公款大吃大喝,单靠纪委监察部门无济于事,应该找寻新出路,新途径,那就是充分依靠、仰仗媒体和广大网友们参与进来,配合各地纪委监察部门一道跟进。我想,只有打造起一种官民结合,全方位,立体化,且无处不在的监督公权滥用,公款大吃大喝的天罗地网,各种巧立名目,公权滥用,大吃大喝的歪风才能无处藏身。


   建议


   执行上要有刚性措施


   在限制公务接待标准上必须坚持“零容忍”。各级地方政府在限制公务接待标准上,并不缺乏相应的规定,几乎年年都要出台文件,反复重申早已出台的各项规定。为什么那么多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根本原因是,在执行上没有刚性措施,没有做到“零容忍”,文件要求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芬兰那位身为正部级官员的央行行长,在公款招待客人时,多点了一道鹅肝,而丢了“乌纱帽”故事,国人的耳朵早已听出了“老茧”。然而,现实生活中却鲜见官员因公务接待违规而受到严肃处理的事情。


   公务接待费用应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实践证明,网络监督已成为反腐的有力武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每一笔公务接待费用,都应在网上公布。而且要具体到请客时间、地点、人数(包括姓甚名谁)、费用(包括什么菜)和原因。公开的事项越具体越有利于遏制“躲猫猫”,越有利于堵住暗箱操作的歪门邪道,越有利于公众的监督。


   将公务接待严重违规行为纳入《刑法》。对于公务接待违规者要通过党纪、政纪予以处罚,严重违规者则应该入罪。“剩宴”变垃圾的惊人浪费现象,在各地酒店可谓比比皆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公款大吃大喝无异于贪污和浪费,无异于犯罪,理应通过法律规范所有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


相关搜索: 公务宴 酒楼机密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