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双汇质疑投诉者动机 证据令人发笑

时间:2012/6/5 10:41: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周倏忽而过,“双汇肋排烫出蛆虫”事件仍一地鸡毛。6月3日下午,双汇集团副总经理刘金涛称:“双汇肋排烫出蛆虫”事件是一场阴谋,索赔者从买走产品到返店索赔不过1小时许,还全程录像,“哪一个真正的消费者会如此专业?”刘金涛称,双汇集团将依法反击。(《大河报》6月4日)

  恶意构陷还是善意监督,其实对购买双汇肋排的消费者来说,这有什么重要的呢?真正要紧的是:这有图有真相的肋排上,到底依附着些什么玩意儿。这些看起来未必友好的“附加物”,断然不是商家的“买一赠一”。在瘦肉精事件、菌落总数超标事件之后,始作俑者还能不能关得上质量管控的大门?

  爆料者说是“肉生蛆”,当事企业说是一场阴谋,真相就在这众说纷纭与谣言四起的舆论中沉浮跌宕。有一些细节,至今令人耿耿于怀:一者,5月31日,即双汇蛆虫事件传播开的第五天,有媒体报道称,郑州市工商局金水分局工作人员对涉事双汇连锁店进行调查。金水分局工作人员两次在肉品中发现“黑色不明物体”,第一次被店内一名男子解释为木耳,第二次被该男子抢走——此般行径,让人联想起最初赔偿上的争执,这多少有些“心虚”的嫌疑吧?二者,根据索赔者提供的视频,拍摄者认为两名员工的行为是在转移问题肉品,但刘金涛解释说“这是应客户要求,用摩托车去送货”——即便双汇所言属实,在这个配送过程中,冷冻肉没有完整的包装、没有规范的冷链物流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冷冻肉如此“不冷冻”地流转,即便不生蛆,质量安全果真无虞?

  一家大型食品企业,关涉千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没人希望双汇糗事不断。但不管持怎样的主观意图,既然出现了疑似“双汇肋排烫出蛆虫”事件,而且衍生出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情节,真相也惟有不打折的真相才能让人心安。双汇的“阴谋论”或者也有道理,但证据却令人发笑——索赔者从买走产品到返店索赔不过1小时许,还全程录像,“哪一个真正的消费者会如此专业?”这话问得很对。普通消费者遇到问题商品,大多是哑巴吃黄连,遇上抢先一步的商家,别说蟑螂、蚂蚁,就是“神马”怪兽,你都死活留不下证据。但在这自媒体年代,全程摄像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再说,知假买假也不犯法,反倒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以王海为代表的购假索赔之风在争议后归于共识:只要符合公共利益与道德原则,依法索赔就是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别说1小时,就是买了之后当即索赔,都是法律平台上公开博弈的事情,就算消费者专业一点点,哪里能论证出什么必然的阴谋?

  倒是当事企业这一嗓子让公众反思多多:“哪一个真正的消费者会如此专业?”是啊,也正是因为我们不专业,既无法专业取证,也不擅长专业维权,猫腻与潜规则才会有了生存空间,而一次次质量丑闻竟然左右不了一个品牌的命运。市场吊诡如斯,质量倒逼还有什么法力可言?

  不怕消费者不专业,就怕监管者不尽责。一周过去,“双汇肋排烫出蛆虫”事件仍疑点重重,这对消费者、当事企业,乃至市场秩序都是一种无情的戕害。清白还是不堪、事实还是杜撰,公权不能作壁上观。阴谋还是阳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以后,咱真得做一个“专业”的消费者。(邓海建)


相关搜索: 双汇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