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民众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上“吃得放心”的生活?

时间:2012/4/18 10:29:37 来源:半月谈

  网上舆情要览:从瘦肉精到塑化剂,从醋精“老陈醋”到“更新换代”地沟油,再到现在的“茶叶农药门”,都让我们瞠目结舌,愤怒与无奈。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商人重利而轻德行。真正的事实永远“不能细说”,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民众才能真正过上“吃得放心”的生活?

    新闻背景:

  日前,一个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称,被调查的9家知名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上,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其中6个样本含有10种以上农药残留。这份检测报告,不但给春茶市场蒙上阴影,而且引得舆论一片哗然,一些品牌茶叶在个别城市甚至因此“下架”。

  针对于此,涉事茶企纷纷回应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中国茶产业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表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能说茶叶检测出来有农药残留就是不安全的,关键要看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京华时报》4月13日报道)

    媒体论道:

    茶叶农药门符合国标就是“挡箭牌”吗

  “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的确是两个概念,但无论“农药残留”到何种微小程度,总不如没有农药的好。退一万步讲,“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即使有些苛刻甚至“找茬”的地方,对中国茶

  叶行业也并非坏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没必要弄得高高在上,不屑一顾,小家子气十足。

  从政府角度而言,肯定希望包括茶叶在内的所有食品,都跟农药“绝缘”。但鉴于现行的生产环境、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农药零残留”,还只能是一个梦想。于是乎,在近年食品安全已成敏感社会话题的背景下,很多食品行业的农药“国标”纷纷出台。这种“国标”,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要随着行业实际而不断变化,这本身也是对食品质量和民众健康的一种负责和保障。

  于茶叶行业而言,农药“国标”也并非就是一种绝对安全标准。在此次新闻事件中,一些业内专家和茶叶企业纷纷拿着“国标”做挡箭牌,很值得商榷。比如说,有专家指出:一般人均每天茶叶消费量约10克,且绝大多数农药残留仅微溶于水,只要残留量不超标,饮茶便是安全的。这种逻辑经不起推敲:很多民众没有饮茶习惯,自然谈不上茶叶安全和健康隐患。而一些民众生活无茶不可,且每天茶叶消费量要远远高于10克。这样,每天哪怕是只有一点点农药溶于茶水,日积月累,必将对饮茶者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鉴于此,将人均茶叶消费量、农药残留搅合在一起说事,难以服众。

  如此涉及亿万民众健康的食品事件,一些茶企立马启动应急预案,对民众和舆情做出积极反应,无论结果如何,这种勇于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精神和态度,值得肯定和支持。比如说,日春公司已经成立调查小组彻查此事。牵涉的产品已下架,公司全系产品将进行重新检测,一旦有发现农残超过国家标准,将坚决处理。

  相比日春公司的虚怀若谷、雷厉风行,部分茶企业则三缄其口,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还义正词严地“不接受媒体采访”。诸如此类的言行,既有些“店大欺客”味道,也折射出底气不足的尴尬。

  相信在舆情的倒逼下,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并给广大民众一个说法,并非难事。但无论结果走向何方,茶叶农药残留“国标”是否科学,茶企的社会责任和诚信究竟有多少,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执行力是否“给力”,都值得划上一个巨大问号。(水母网 丛晓波)

茶叶有“农药残留”到底安不安全

  不管当事茶企怎么说,农药对于直接入口的茶来说,国标是一回事,百姓心目中的安全常识又是另一回事。企业再怎么说“符合”,百姓心中的隐忧还是是挥之难去的。

  不错,“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确实是两个概念。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农药到底“有”还是“没有”,对消费者危害究竟大还是不大。

  食品加工业滥用添加剂,总还有一个“为了口感或观感”的意图,而农药残留于茶叶,怕是连这点“好处”也不存在。不论多少,有农药残留的茶叶,喝下去味道总会是怪怪的,即便不对消费者身体造成危害,但至少不会带来什么益处。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我们暂且不说。但作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应始终坚持应有的社会责任,并对消费者高度负责,不要动不动拿“国标”说事。(新华网)

     产品标准岂能由行业协会“说一不二”

  前两天,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有关茶叶检测的最新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9家知名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上,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其中6个样本含有10种以上农药残留,“日春803铁观音”竟含有多达17种农药残留。

  报告甫被披露,与茶叶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行业协会迅即出面,从“行规”与“国标”上为“涉案”的茶叶生产企业辩护,与茶叶生产企业一道安抚消费者。当然,茶叶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也从检测资质及其程序上质疑绿色和平组织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以此来争夺这场产品质量方面的公共话语权。

  不过,实际上,茶叶的农药超标与农药残留问题本来就不是什么新问题。绿色和平的最新调查报告,只不过是在这层“旧窗户纸”上又捅出了一个新洞而已。大约在10年前,中国出口茶叶遭遇到了所谓“技术壁垒”,出口量下降。致使中国茶叶出口阻隔在这个壁垒面前的,正是中国茶叶的农药超标和农药残留问题。至2003年,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达到了193项。在接下来的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欧盟的数量直线跌落,比2002年下降几至一半,而印度茶叶则借机迅速填补了中国空下的市场份额。

  直到5年之后,中国出口茶叶方才恢复对检测严格的欧盟和日本市场的出口。然而,这种恢复,是中国部分茶叶生产企业改造茶园,建立出口茶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实行茶厂茶园一体化,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的结果。为了恢复茶叶出口,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建立了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并积极研发替代农药。这个现象说明,中国茶叶生产企业完全有能力使产品质量达到欧盟和日本的质量标准。这个现象也说明,在中国,目前实际存在着两种茶叶质量标准,一种是出口至欧盟和日本等国外的茶叶质量标准,一种是卖给中国人自己的茶叶标准。

  来自行业协会的说法也证实了上述“推论”。某行业协会秘书长说,“(检测)标准不同也是造成中国出口的茶叶常常遭到贸易壁垒的原因”,并且说对此次检测结果的争议“主要原因是标准不同,有些农药残留按照我国的标准来看,是没有超标的”。然而,绿色和平声称,其委托检测样本的单位也是具有国家资质的、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而且检测所得结果也并不是依据国外标准,而是依照国内的标准检测出来的。

  最有意思的,是这位秘书长对欧盟有关茶叶农药残留标准的评论:“欧盟的标准要求是过于苛刻了,它关键不是一种正常的标准,是一种技术壁垒。欧盟的标准我们政府没有承认,区域性的标准我们不一定要采纳它的。”不过,现实情况却是,中国的出口茶叶可以跨过欧盟的所谓“技术壁垒”,而且,虽然“我们政府没有承认”欧盟的标准,茶叶出口企业却也承认和遵守欧盟的“不正常”标准,乖乖地按照这个“区域性的标准”去执行。

  了解各种“标准”制定程序的人可能都知道,在中国,各种“国标”,许多是由行业协会说了算的。但是,在茶叶质量问题上,行业标准“正常”与否的标准,实际上不是什么“国际”、“区域”或“国内”的问题,而是哪个质量标准控制下的产品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危害最小的问题。说到底,中国人虽然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但是,中国人身体的抗药性并不会因为那些行业协会认可的“国标”,而超越欧盟国家的公众。(光明网)

用科学态度对待“茶叶农药门”

  这份调查报告,显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不但可能影响茶叶的出口市场,而且还可能影响国内消费者的选择。所以,消息刚一发布,就遭到了诸多茶叶协会、茶企和专家的强烈“回应”。

  概括这些“回应”,不外乎三点:一是不否认茶叶有“农药残留”,但辩解“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二是认为欧盟的标准非常严格,而且近乎苛刻的,并不科学,完全是一种技术壁垒,故意“找茬”;三是,不管该组织发布的《报告》中检测结果如何,反正这些“问题茶叶”样品全部符合“国标”。

  这些七嘴八舌的纷杂“回应”,起码印证了这样的事实——承认茶叶有农药残留,但认为符合“国标”,不认为农药“超标”而“有毒”;认为该组织发布的《报告》居心叵测,玩的是技术壁垒的阴招。

  假如用呵护生命的态度审视“茶叶农药门”,这些“回应”并不容易让公众信服。面对“茶叶农药门”,各地茶协和茶企的“回应”,恐怕无法摆脱利益羁绊,有自圆其说的嫌疑。

  笔者的家乡也种茶,我亲哥也算一个茶农,他跟我说过,现在茶叶打农药太多、太频繁,因为如果不打药,茶树就会生虫,就没有产量,不挣钱。所以,为满足自己喝到无农药的茶,茶农们会专门劈出一小片“无公害”茶树,专供自己饮用。类似现象是否普遍,我不敢断言,但茶叶含有农药残留这个事实,至今无人否认。

  所以,在笔者看来,该组织发布的这份《报告》,对中国茶叶行业也并非坏事,在舆情倒逼的前提下,各地茶协、茶企乃至地方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多倾听公众呼声,站在呵护公众健康的角度上,对茶叶安全问题重新审视。比如,能否让茶叶“国标”与国际接轨,能否对茶叶的种植模式、生产和藏贮方式进行更严格的管理等。怕就怕在,茶叶明明“有毒”,他们为了行业利益却不愿也不敢直视,甚至掩耳盗铃,百般狡辩说假话。这不仅不利于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漠视公众的生命健康的表现。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