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借鉴股市模式 建立食品安全三大监管措施

时间:2011/4/28 6:18:50 来源:证券日报网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毒豆芽”、“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人们不得不喊出“保卫餐桌”的口号。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食品监管体系的问题,又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标本兼治,改革并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机制,严格监管责任制和问责制”,可谓一语中的。

  美国大法官路易斯布兰戴斯1914年在《他人的金钱》中提到:“公开是救治现代社会及工业弊端的最佳良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中国证券市场自创立以来,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将信息公开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做。“三公”原则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就涉及所有消费者的食品来说,它涉及面最广,一个细微的不安全因素都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说,食品监管完全可以借鉴证券市场上行之有效监管办法。

  一是借鉴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做法,对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各种各样的添加剂生产厂家(包括工业和食用)都要进行公开信息披露。可借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推行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企业可将添加剂生产情况在指定的互联网上进行披露,首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省级地方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披露,同时在公司网站披露。

  添加剂生产厂家的信息披露内容主要包括,各种产品的产量、销量,销售的对象和数量。如有的信息涉及公司经营机密(如销售对象等),可要求厂家将该类信息可向主管部门备案,备查。当然,主管部门应保证这些信息的隐秘;如有泄露,需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严厉处罚,以保证生产厂家的权益。

  其次,各食品生产企业也要进行信息公开披露。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食品包装上是否依法在醒目位置、以清晰字号表明产品所含成分。是否明示有添加剂在内,是否用警示字号标明其含量,是否给消费者以明晰的知情权。

  二、各食品生产企业也要以信息披露的形式公开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披露期和披露处所与添加剂生产厂家相同。披露内容主要包括,添加剂从何处购入、购入量、使用数量、剩余数量等。如涉及商业机密,相关信息可向主管部门备案,备查。同上,主管部门应保证这些信息的隐秘,如有泄露,需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严厉处罚,以保证生产企业的权益。

  此外,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在产品上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工类产品标签上要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

  通过建立这种类似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对添加剂生产厂家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从源头上对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于这两类企业,如果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数量对不上号,则应严查其去处,以防添加剂流入非法企业。

  添加剂生产厂家和食品加工企业建立这种信息披露制度,并不会大幅增加它们的运营成本。倒是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会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强化一线食品监管机构的力量。比如需要充分调动各地的食品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类似于各地的证监局等机构),让它们充分的发挥监管、监察的作用。

  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这种公开信息披露制度,就好比扼住了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咽喉”。这项制度的建立可以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道关口挡住非法添加,促进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二是引入证券市场的风险警示和稽查制度,对一般违规企业实施标注警戒制度,组建“全国食品安全稽查总队”。

  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给予公开警告和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可以引入资本市场上“披星戴帽”、“暂停上市”、“直接退市”和“市场禁入”等处罚措施。

  证券市场有《证券法》及相关一系列配套法规,食品市场也有《食品安全法》等配套体系。证券市场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执法方式可以引入到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比如给违规的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披星戴帽”,对严重违规的给予“暂停上市”,对引发恶劣影响的则让其“直接退市”。对于违规的个人,则可直接采取“市场禁入”的处罚。并且,将这些信息通过媒体予以公开,让涉案企业负起道义责任,承担商业损失。

  所谓的“披星戴帽”,是对出现问题但又不足以暂停或直接退市的上市公司的一种惩戒方式。食品监管可以借鉴过来,给食品安全涉案企业标注“橙色”或“褐色”,提醒消费者此类企业曾有过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须谨慎购买其产品,尽管它此时出售的产品是合格的。待“问题企业”经过整改并符合相关要求后,可去掉“橙色”或“褐色”标签。

  该类企业若想获得“绿色”标签,则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包括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消费者投诉达到考核标准,但其违规行为要始终记录在案。

  “暂停上市”、“直接退市”和“市场禁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就是一旦发现企业非法添加,要快查快处,第一时间查封问题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并给予严厉经济处罚。对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销证照、罚没设备,企业负责人不得再从事相关食品行业。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更可仿照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的形式,整合食品安全监督队伍,将分散在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力量进行整合,集中起来成立“食品安全稽查总队”,对食品安全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三是对引入证券市场的扶优罚劣制度,对连续违规的食品企业限制其在资产重组、新产品上市、广告推广方面的空间,对合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

  客观来看,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十分薄弱。无论从企业自身的思想意识上、防范体系上,还是社会环境上,都有很大的欠缺。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天下太平”。为此,要借鉴证券市场的做法,坚持扶优罚劣。

  中国证券监管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尊重现实,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进一步发展。监管者如果只是简单的“管”,丢掉了“扶”,其实也是失职。对于食品企业,包括添加剂生产企业,也要扶持好的、惩罚差的,打击违法犯罪的。对于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当给予资产重组、融资、新产品上市以及广告推广方面的扶持,扶持其做大做强。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强大的食品企业联合舰队,我们的食品安全又将如何保障?因此,对于知错就改,有条件继续做好的企业,也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国家层面理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前不久,针对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将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于近期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联席会议决定,在今年年底前,所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这是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的一个开始。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