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真假难辨 暴利惊人——假名酒背后的那些事儿(3)

时间:2011/1/21 11:53:14 来源:恩施新闻网

     监管“电子身份证”在推行

     假酒扰乱着市场秩序,消费者深恶痛绝,被假冒的厂家也是深受其害,甚至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虽然一些酒类生产企业不断更新防伪技术、强化打假措施,但假酒流向市场还是防不胜防。

     采访中,记者从商务部门获悉,面对假酒猖獗对消费者、生产企业和市场声誉的侵害,商务部正着手建设覆盖全国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体系,将用2年至3年时间,让每瓶酒从生产环节开始,就拥有一张“电子身份证”,最终直达消费者手中。据悉,早在2006年,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实施就建立了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溯源制度。2009年,中国酒类知名企业张裕集团在葡萄酒业率先引入电子标签,为每一瓶葡萄酒贴上了号码惟一的“电子身份证”,企业实现全流程动态追踪。2010年,“五粮液”在出厂的部分产品上使用RFID防伪技术,每一枚标签都具有全球唯一码、数字签名、防转移、防复制等特性。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显示,我国将用两三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国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体系。企业可自主选择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和机打随附单等溯源技术。全国各级商务部门将建立部、省、市、县四级酒类流通溯源管理网络平台,对进入溯源平台的酒类商品进行编码与跟踪追溯,实现从酒类生产、批发、零售、消费全过程溯源管理。

一些业内人士提出,目前我国虽已逐步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但仍面临标准不统一、全国未联网、消费者无法查询等根本问题。“电子身份证”只有真正参与全流通环节,形成流畅的     “可倒追”机制,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权益。

     恩施市商务局有关人士表示,当前我国酒类监管,首先要解决立法问题。目前全国还没有酒类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只是在《食品安全法》中将酒类质量安全问题纳入了食品安全范畴。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作为部门规章,法律层次较低,强制力度不够,这是造成酒类生产、流通管理混乱、监管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随着春节临近,上档次的名酒成为很多人消费或送礼首选。对此,州工商部门特别提示消费者: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都有防伪标志,消费者可以用打电话、发短信来查询;另外,可通过酒的口感、香味来辨别。同时,选购高档名酒应进商场、超市,尽量回避小门小店;为筹办喜庆宴会而需要批量购买白酒的,应与经营者事先订立合同,约定双方责任,并注意将商品抽样送到有关厂家或专卖管理部门帮助鉴别;注意索证索票,消费凭证是自身维权的重要依据。

     有专家认为,净化酒市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二是呼吁消费者尽量避免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假酒;三是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树立“打造名牌、净化市场”的良好氛围。

     【相关评论】警惕名酒背后的腐败

     赵瑞光

     中国是一个饮用白酒十分普遍的国家,爱喝白酒是不少人的习惯。有人说每年要“喝”掉一个西湖,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平时只是喝一些普通的酒,名酒类高档酒是喝不起的。按讲白酒市场应该主要是一般的酒的天下,怎么现在却表现出只是少数人饮用的高档酒“唱主角”呢?

     民间有一种说法,名贵酒是“买者不喝,喝者不买”,多少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名酒一般每瓶价格都在100元以上,有的三四百元一瓶,有的“极品”还有上千元的,普通人是舍不得花这个“高消费”钱的。那么名酒销售在白酒业唱主角,说明这些酒还是有人买也还是有人喝。“买者不喝”,是说个人花钱买高档酒者,不喝这种酒,买酒主要是用来送礼。这种现象目前虽说还有,但早已有些“过时”,不少人送“礼”都是送“信封”。“喝者不买”,这一是说喝名贵酒的人喝的是别人送的酒;再者是说这是公款消费,虽能喝名酒,但自己却不花钱。从实际情况看,公款消费,可能是名酒旺市的主要原因。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蒋洪披露: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消费每年耗费公共资金达9000亿元。这其中,有不少可能就是用在了喝名酒上。

     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接待什么人喝什么品牌的酒,基本上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规格”。接待级别越高级的官员,喝的酒也越名贵。甚至有的上级人还未到,就先通过各种渠道打听领导爱喝什么牌子的酒,好对领导的“口味”。

     “白酒市场高档酒唱主角”,折射了官场公款消费的猖獗。由于官场消费的刺激,近年名酒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直线上升,去年底各大名酒生产厂家更是“让酒价飞”。而城镇居民的“低保”金额,还不到半瓶五粮液的钱。

     为了管住官员的这张“嘴”,中央已经下发了几十个文件,加上各级制订的制度措施,恐怕也能叫“文山会海”了。但效果不大。不少地方和单位,已对此默认,认为官员只要不贪不拿,吃点喝点不算啥。这些是不是助长了官员喝高档酒、乱花公款的歪风呢?

     【阅读延伸】怎样识别真假酒

     现今酒类市场品种琳琅满目。如何识别酒的真假,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为使大家掌握一些基本辨别常识,现介绍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一)国产瓶装酒

     首先,看一看外包装盒。是否光亮、整齐,棱角是否分明,盒上激光防伪标识上的字迹及图案是否清晰,摸一摸外包装盒是否软硬适中,是否有弹性。一般假冒酒外包装盒字迹及图案较模糊,包装盒较软、无质感、无弹性。

     第二,看一看酒瓶上的商标标识。真酒商标光泽度强,色彩均匀饱满,无粗糙感觉。字体匀称,字迹清晰,线条流畅,轮廓清楚。标识的粘贴也有一定的讲究。假冒商标表面没有光泽,纸张模糊。摸一摸名酒商标标识上的品牌字体,均有凸凹感。而假商标没有。

     第三,看一看酒瓶上的防盗盖。真酒的防盗盖色彩鲜明,光洁度好,盖身、封口均平整、光滑,容易折断、开启。盖上的字迹,图案清晰,印刷规范。假冒品防盗工艺质量差,封口不够平整光滑,甚至有的还有硬器挤压碰撞造成的凸凹痕迹。

     (二)散白酒

     识别真假散白酒要采取“一问、二看、三嗅、四尝”的方法。

     ①问:经营者有无酒类专卖证,有无产品化验合格证,有无产品来源证明。

     ②看:酒质是否清亮,有无沉淀,是否薰眼。

     ③嗅:纯粮食散酒味纯,用酒精勾兑的散酒刺鼻、呛喉。

     ④尝:纯粮食散白酒入口甘甜,用酒精、香精勾兑的散白酒麻口,有苦味,难入喉。

     (三)进口酒

     进口酒即人们日常说的洋酒。洋酒大体上分为六大类,即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特吉拉Tequila。假冒伪劣洋酒的主要成分是工业酒精、香精、色素,三者勾兑而成。其中工业酒精(甲醇),俗称木精,每10毫升甲醇就能造成人体严重中毒、失明、神经麻痹,30毫升就能致人死亡。由于甲醇在人体中无法被分解,具有积蓄作用,长期饮用哪怕极少含量也会造成慢性中毒,甚至死亡。

     具有异域风情的进口酒外包装纷呈,但价格也不等,如何识别真假进口酒呢?

     在购买饮用洋酒时可从四个方面识别真假:

     一是看外包装。经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的进口商品,按规定必须有“中国卫生检疫,中国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字样的激光防伪标识及中文版标识,包括品名原产地、罐装日期、保质期、进口经销商及其地址、电话等,商标字迹、图案不会出现模糊、陈旧、凌乱现象。

     二是看酒瓶的封口。真品金属防伪盖做工严密,塑封整洁,光泽好,而假酒瓶盖做工粗糙,塑封材质不好,且偏厚,光泽度低,商标模糊,立体感差。

     三是看防伪标志。一般洋酒的瓶颈上都有商标,刮开商标,内有各式各样的防伪标志。真品防伪标志在不同的角度可出现不同的图案变换,防伪线可撕下来。假酒的防伪标志无光泽,图案变换不明显,防伪线有时是印上去的。

     四是看液体。真品液体透亮、光泽好、无沉淀,假酒的液体则暗淡、光泽差。


相关搜索: 假酒 名酒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