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贵阳“地沟油”是这样炼成的(3)

时间:2010/12/27 11:02:53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红油抢手

  一月卖出两千元

  3天后,记者与年轻男子取得联系,他表示自己不在家,让记者到望城坡找他母亲。在望城坡绿苑小区转盘处,一个中年妇女把记者领到附近铁路边一农家小院里,这是一栋两层高的楼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臭味,楼房前方是个养猪场,显眼处,一个加热槽里盛满了收购来的潲水,旁边的塑料桶里装着一些废油。

  中年妇女说,七八年前,他们一家就从安顺搬到这里租房居住,平时,他们以养猪为生,回收来的潲水,除了喂猪外,他们还用来提炼半成品的地沟油。

  “现在有两桶是我们初步加工好的红油。”在中年妇女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不远处摆放着两个满是油污的塑料桶,打开一看,里面的红油呈暗红色,还夹杂着花椒子和黑色杂物,气味令人作呕。

  “红油是我们初步提炼的,280块一桶,但是你们得自己拿去再提炼一下才能用。”中年妇女坦言,平时常有人上门来收购这些红油,每个月能有个一两千元的收入。

  去向不明

  卖者估计多半流向餐馆

  难道,养猪场真的只是地沟油的中转站吗?

  “都有什么人来买,什么时候来拉?”记者问。

  “有的白天来拉,也有晚上来,时间都是由他们而定,其实有很多人就像你们一样开饭馆的,但是很少人承认。”中年妇女坦言。

  加工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记者连续一周蹲守望城坡发现,每天晚上8点钟左右,又有一辆三轮车拉着满车塑料桶到后巢一带。

  难道那是加工点所在地?带着疑问,记者跟踪三轮车进入后巢一出租房里,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一养猪场旁,两个大铁锅里热气腾腾,锅内的潲水经高温加热后,表面浮起厚厚的一层油,一名穿红色上衣的男子正用一根大木棍使劲搅动着,随后用一个大瓢把浮在锅里的油直接舀进身后的大铁桶内里,而煮开的潲水锅内,有剩饭剩菜,有餐巾纸,还有塑料袋、烟盒等杂物,怪味翻腾……

  见生人到来,被链子拴住的两条大狗狂叫起来,穿红色衣服的男子假装倒腾起猪食来,记者离开的时候,一名妇女低声嘱咐说:“小伙子,别做缺德的事,别把这些油拉回餐馆用啊!”

  记者走访发现,在后巢与望城坡一带,边养猪边提炼半成品地沟油的住户不下10家。记者扮成小贩进入后巢一养猪户时,一个中年男子立即很警觉:“我好像没见过你啊?”

  在攀谈过程中,中年男子称就在10分钟前,有人以每桶235元的价格,买走了他初步提炼的两桶废油。此外,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行业隐情:平时,他都会把提炼好的半成品油拉往下坝一带的加工厂,由加工厂进一步提炼。“听说他们最终把好的油卖给餐馆,把差的做成了饲料。”

  潲水炼油

  利润非常可观

  在后巢,记者根据中年男子的指点,来到了新添寨下坝附近一家加工厂。里面的工棚里,一大个土灶上面架着一个黑糊糊的油锅,旁边放有几十个泛黄的大黑桶,油垢满地,臭气熏天。

  听说记者是来买低价油的,守门的阿姨热情地说:“里面确实有人在提炼食品油,老板还有个面包车,常常拉油出去的。”但当她带着记者找到老板时,老板却一口咬定:“只卖工业用油。”

  接连走访几家加工厂,记者都得到类似的回答。

  “也许这些老板不和你们这种陌生人做生意吧!”一位村民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半成品地沟油如果加工后作为工业用油,一吨只能卖到2000多元,而作为食用油,其价格则要高出许多,利润非常可观。

  工序简单地沟油是这样炼出来的

  在望城坡一收潲水的养猪户家里,记者以买地沟油为借口,向其在家的母亲询问得知,地沟油的提炼加工十分简单,但地沟油的流向却迷影重重。

  “那提炼过程复杂吗?”记者问。

  “很简单,并不复杂,首先在桶口上放个漏斗,其作用是把渣渣挡在上面,油质往桶内流,然后,放到大锅中加热,受热后,废油中的残渣和杂质就被分离出来,沉淀在锅底。但是我们都是在煮猪食时,把浮在上面的油质用瓢瓢舀起来的,就这样积少成多,几天过后就能存满一桶。”中年妇女说。

  “有成品油没有呢?”

  面对记者的询问,中年妇女说,成品油最起码要半个月才能炼一桶,相对红油来说难度大得多,大家都不愿意炼。“加工成品油太费时间了,要加什么香精,又要进行二次过滤,挺麻烦的,所以我们不愿意做。”

  “味香色正”地沟油以假乱真极像色拉油

  为了取得中年妇女的信任,记者留下100元当押金,希望她能提炼一桶“成品油”。但是,两天后,中年妇女就联系记者:“油有了,是你们来拉还是我们送上门?”

  “怎么这么快就炼好了?”

  “油不是我们提炼的,是从另一加工点运过来的。”

  记者买下这桶所谓的成品油,花费330元。这桶油重约百余斤,其外观与市面出售的色拉油几乎一模一样,闻起来甚至还有点香,记者分析,应该是中年妇女所说的加了香精的功效。只是价钱足足比市面上的色拉油便宜了一半以上。

  当记者提出想看一下提炼过程,任凭记者费尽口舌,中年妇女既不告知加工点的地址,也不愿带记者去参观。并称,“抓到可是要坐牢的。”

  但她很有把握地告诉记者,“如果潲水桶里的残油多的话,七八桶就能提炼出一桶红油,少的话则要10余桶,你如果要红油的话,一周供应5桶是没问题的。”  何星辉 田儒森


相关搜索: 地沟油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