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内食用油掀起涨价潮 储备油难有效平抑油价(2)

时间:2010/10/29 11:35:26 来源:新浪网

    丧失定价话语权

  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大幅调降2010年美豆产量预估,而拉尼娜气候对南美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也加大了市场的担忧。市场分析认为,正是这种担忧会推动后期大豆价格持续走高,游资也会加入到对通胀预期的炒作。

  黑龙江豆企负责人说,这轮油价上调属于国内跟随美国的被动上涨,国内现货涨价是中粮和益海先涨,进而传导到其他企业,加上作为调和油的重要成分之一棕榈油最近几个月价格也在飙升。

  “据比较权威的预测,今年大豆的产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只是略有减少,大概只有1.8%左右,减产的幅度非常小,供求基本上不受影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显得很疑惑。

  实际上,这样的怪事已经反复上演。去年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大豆供给增长16%,中国食用油却照样上涨,全国各地出现一轮又一轮的抢油热。

  现在国内的油价是大豆增产也涨,减产也涨,让人捉摸不透。为何作为大豆最大消费国没有定价权?为何食用油的涨价不符合国际市场的供求规律?

  李国祥认为,由于我国食用油市场对外依赖度比较高,国际市场的波动很快会传到国内来。而中国控制不了国际市场,国际市场除了供求关系外,还有游资和大资本的炒作。尽管今年大豆的产量减少的幅度非常小,但投资者利用市场的改变来进行炒作,“我们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可以实现产销对接,但这个机制还是没有建立起来。市场稍有波动,大资本就会炒作,最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话语权。”

  平抑油曾被跨国公司收购

  在业内对食油价格上涨预期趋强的情况下,国家粮油交易中心于10月20日向市场抛售近3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这是今年以来国家首次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储备油。

  对于此次抛售的作用,各方说法不一。如北京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认为,抛售的是菜籽油,对大豆油市场影响不大,因此恐怕大豆油、调和油价格还得涨。也有专家认为,国家抛售储备资源的行为主要目的是体现政府稳定油价的决心,对市场心理影响作用更大。

  王小语认为,国家抛售应该找准时机,国储究竟有多少存量还是个问题。在他看来,现在大豆收购“群豪并起”,国家很难掌握大豆存量的具体信息。“如果国际市场依然风起云涌,国储没东西抛了,那就麻烦了。”

  2007年,国内食用油价格猛涨,中储粮曾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一家跨国粮商的仓库。在跨国粮商的操控下,国家储备在食用油领域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

  王小语认为,从目前来看,国储的抛售还是单一的抛售,“如果不真正到市场领域衔接,很难起到平抑的效果。而现在在资本市场、期货市场都比较发达,最好的抛售应该是与其产生联动”。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在国家控制之下的集国储、粮商、农户于一体的粮食贸易系统。

  相对于国储、豆农、豆企的单兵作战,外资已经掌握了一个市场体系。对于这次食用油涨价,他们顺理成章地认为是原料成本推动所致。但几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由于外资掌握的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因此很难判断原料上涨对食用油上涨的影响究竟有多少。

  李国祥认为,表面上看,原料涨价,确实导致加工环节利润减少,但从跨国粮商的经营模式来看,它们控制着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环节,加工环节减少的利润,其实早在流通环节就已经落入跨国粮商的口袋。实际上,跨国粮商进行全球粮食产业链整合,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微薄的加工利润,而是看中了大豆贸易中更可观的收益。

  食用油会一直涨下去?

  黑龙江某豆企的分析报告《国际粮商是如何赚钱的》印证了上述的判断:国际粮商们经营的领域广、产业链长而庞杂——上至贷款、种子化肥销售,中间到仓储、物流设施的经营,产品的加工销售,下到国际粮油贸易,无不涉猎。负责撰写这份报告的上述豆企负责人说,“跨国集团以其跨国性和全产业链性,把自己隐藏起来,它赚钱的方式不易发现。”

  这几年,不断攀升的食用油价格已让国内民怨沸腾,食用油的定价权转换只是在短短几年时间。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的采购团将进入欧美采购大豆时,短短5个月,大豆期货价格实现了翻番;在中国大豆采购团高价采购大豆之后,不到一个月,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跌去了一半,欧美大豆到达中国口岸的现货价格也跌破中国采购团采购价格的一半。2004年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全行业严重亏损,跨国集团趁机收购、兼并和重组,大豆、豆粕、食用油的定价权完全落入它们之手,中国大豆食物主权基本丧失,政府对大豆、豆粕、食用油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几乎失灵。

  四大粮商进军中国市场后,迅速发展壮大。美国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品牌均在其列。

  跨国集团在完成垄断中国压榨业的产业布局后,并没有停止其扩张的脚步,他不断向上下游渗透,利用手中低成本大豆,向上打击种植业、垄断物流收储环节,向下挤压相关产品市场、掌控饲料养殖业。

  “提高食用油价格,消费者当然吃亏,但是在外资扩张中,消费者的利益连排行都排不上,吃亏是必然的、应该的、理所当然的。这个亏将永远这样吃下去。”顾秀林说。

  对于这轮国际大豆的骤然上涨,顾秀林认为,这是2004年大豆危机的延续。“中国油脂压榨加工能力早已大规模过剩,新的加工能力全部来自外资投资,加工能力全面过剩,是全面洗牌的准备。当压力来临时,小型、低效的企业就被淘汰。豆价一提,因效益差它们会很快死亡。”

  【链接】食用油、食糖价格近期大涨

  食用油以5升桶装金龙鱼大豆油为例,10月15日,其在全国的零售价普遍在48元上下,10月22日已上调至57元,涨幅约20%。此前的9月份,它在北京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价格为44元,在5月~9月间则一直维持在42元上下。

  食糖价格以绵白糖为例,2010年10月下旬,全国绵白糖均价为6500元/吨,比中旬大幅上涨385元;中旬均价为6115元/吨,单价较上旬涨127元。而2010年3月,国内绵白糖糖均价在5700元/吨左右。


相关搜索: 食用油涨价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