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视角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程国强:粮食价格的困惑

时间:2010/8/31 9:06:31 来源:新浪网

    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指导、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暨第五届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年会”于201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

  程国强:按照会议主办方的要求,我想把目前有关粮价的走势,以及我们在调研分析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给大家汇报四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为什么粮价波动存在困惑。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不断给社会、给市场公布信息,说我们库存很充裕、夏粮丰收、秋粮是丰收在望,可市场粮价仍然在不断上涨,等等,我们面临种种还没有答案的困惑。我们知道,农产品(18.77,0.00,0.00%)价格波动服从一些经典理论的解释,但现在发现,一些现象是经典理论解释不了的。对整个粮食市场、对粮价的走势,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仁怎么看,至少我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调研工作,现在面临的困惑越来越多。第二,今年粮价为何异常波动?第三,后期粮食市场的可能走势。今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秋粮即将上市,在上市之前的一两个月时间,粮价的基本走向,对我们下一步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第四,后期粮食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现在对粮价很困惑?从众多的媒体、报告、研讨会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疑惑:

  第一,为什么在粮食库存充裕、供需基本平衡的背景下,粮价仍然快速上涨?比如说小麦,新粮上市开秤,一般价格会有所回调,但今年却一路走高,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象。从粮食的特点来看,粮食集中上市、供应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价格应该会有所下跌,但今年却出现相反的形势。

  第二,为什么粮价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频率越来越高?粮价波动跟每一期的产量和价格存在对应关系。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整个粮价大的波动周期是5-6次,可2004年以来,一下子出现三次,隔两年就有一次价格波动,粮价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粮价出现这样的密集的波动。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给予解释。

  第三,为什么今年不同品种粮食会轮番涨价?今年从西南的大米涨价开始,3月份玉米开始价格大幅度上涨,玉米的价格还没有按下去,7月小麦价格又开始上涨了,这样的轮番涨价,也是多年不多见的,这也是很困惑的问题。

  第四,为何难以用经典理论解释当前粮价波动现象?我刚才讲库存充裕、总供给总需求相对平衡,结果粮价依然大幅度的上涨。我们多年积累的数据和分析也说明,经过连续5-6年的丰收,目前玉米、小麦等粮食库存比较充裕。但是,在总供给充裕的背景下,今年玉米3-4月,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价格就上涨10%,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对粮价观察的情形有较大的不同。2004年国家设计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其目标就是为了稳步提高粮价,保护农民利益。当时的策略是,使粮价小步稳走,即每年都涨价,但每年是小幅上涨,如每年涨一个5-10%,经过若干年,使粮价到一定的水平,使我们在整个工业化、城镇化阶段,能够有效维护农民的利益。但是,粮价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一两个月以内就上涨10%,这个我们很难接受。所以,短期粮价大幅波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古典经济学讲,如果市场供需失衡变化后,经过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整、自我修复达到均衡。但蛛网理论认为,如果这个均衡被打破后,很可能难以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的均衡价格,这可能是发散的。蛛网理论认为,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粮价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这是对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突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实际,则是对蛛网理论的一个突破,因为用蛛网理论这个经典学说,已经不能解释目前粮价异常上涨现象。

  我们对1978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粮价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跟踪观察。我们意外的发现,2004年以来,粮价异常变化,也突破了我们对周期性波动的观察。粮价波动,并不是粮食供需基本面的问题,而是有更加复杂、深刻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发现,中国粮食具有典型的政治经济学特征,不同粮食品种之间,价格波动具有同步性、传导性和放大性。由此,我们引入了“预期”的概念。也就是说,从粮食的政治经济学特征看,粮价波动,并不完全由供给需求的简单的量的关系所决定,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预期所决定,而市场预期则由包括购销行为、天气、物流、政策、投机、媒体舆论等在内的许多因素决定。这为我们解释目前粮价异常波动现象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框架。

  我们把由供需基本面所决定的粮食周期性波动,叫做正常波动,可以用经典理论进行解释。把非供需基本面影响、经典理论就解释不了的波动,叫异常波动,这需要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来解释,比如预期分析理论。

  如今年小麦价格上涨,就与农民售粮预期与贸易商收购预期变化有较大关系。在小麦集中上市期间,部分地区的农民对价格还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延缓售粮节奏(即所谓的惜售),而在托市政策加码的背景下,一些贸易商、加工企业也看高粮价,不惜抬价来抢购,由此形成供不应求假象,使价格短期内上涨。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连续实行托市收储政策,使粮食市场政策化趋势明显,市场对政策变化反应敏感。8月13日,有关部门突然宣布,玉米的竞价销售量从每周100万吨下调到40万吨,这样一个细小的变化,引起整个玉米市场巨大的振动,它的影响是怎么被放大的?我们认为,这是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市场预期的变化,市场立即将此政策变化解读为“国家缺乏拍卖调控粮源”,部分企业因此形成恐慌心理,使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如8月16日大连期货市场玉米价格由每吨1995元涨至2050元,期货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幸而有关部门反应迅速,立即宣布举行该周第二次拍卖,向市场再投放100万吨玉米,玉米价格才应声回落。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粮食这样一种由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由于生产空间布局的广泛性、时间分布的集中性以及市场信号影响的滞后性,因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从长期看,粮食价格将呈周期性波动、整体攀升趋势。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将成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既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息息相关,也与上下游产业密切关联。粮食等农产品作为百价之基,稍有波动,就会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也必须理性的应对。

  二、为什么今年粮价异常波动?

  今年国内粮价走势出现新的动向:大米、玉米、小麦轮番涨价,不断创历史新高,涨势不减。国内市场粮价看涨预期居高不下。

  从玉米看,今年玉米价格上涨,并非供给短缺引起的合理上涨,而是在全国玉米总供给充裕背景下的异常波动。既有主产区减产的市场效应、国家托市调控的政策效应,也有物流不畅等因素的推动,还有西南干旱、通胀预期增强导致市场预期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主产区玉米大幅减产,市场供求预期偏紧,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去年秋粮上市前,各方面均预测玉米将保持连年丰收。但玉米收购的实际情况表明,玉米减产幅度较大,估计全国减产5-10%,东北主产区减产幅度达15-20%以上。尽管目前国内玉米库存较多、仍然供大于求,但由于主产区大幅减产,导致近期玉米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供求预期偏紧,玉米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增大。

  第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逆向调控,支撑玉米价格走高。在判断粮食丰收的前提下,去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产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并对南方16个饲料消费省份和中央直属粮食企业采购东北地区新产玉米给予每吨70元的费用补贴,对玉米价格上涨形成明显支撑作用。国内政策实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政策一旦出来,就难以刹车止步。我曾经在五月份跟有关部门的官员沟通过,要立即停止玉米收购运输补贴政策,可是这个补贴政策出来以后,产区的价格到了0.8元,超过托市价0.78元,这个政策仍然没有退出,一直到七月底才停了下来。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淀粉、淀粉糖、酒精等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粮食深加工效益好,开机率高,产区粮食深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新粮,并通过上调收购价格与其他入市企业争夺粮源,也推动玉米价格走高。

  第三,对价格预期较高,产区农民有惜售心理。2009年秋粮上市以来,产区农民大多观望等待,惜售心理较强。一般而言,进入1月份后,本应是农民集中售粮高峰期,但今年农民售粮进展缓慢,导致市场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去年东北产区受旱灾影响,玉米减产较多,农民对价格预期较高;二是受通胀预期影响,水稻等粮价快速上涨,对玉米价格形成传导效应,加之国家实行临时收储和收购运输补贴等托市政策,农民预期玉米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因此持粮待涨、择机而售。而加工企业抬价收购,也助长了农民惜售心理;三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户获取备耕资金的能力显著增强,农民售粮节奏出现明显变化。

  第四,多发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粮价看涨预期,加剧粮价异常波动。今春西南地区持续大面积干旱,对农户、加工企业、贸易商与销区市场的心理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市场粮价看涨预期普遍增强,少数地区甚至出现恐慌心理,出现抢购、囤积粮食现象,由此进一步加剧粮价的异常波动。

  今年小麦异常波动也是类似的情况。今年小麦供需基本面总体尚可,因为有庞大的库存压底,虽然局部地区小麦略有减产,但不至于引起价格如此剧烈的变化。但形势却完全出乎预料,在小麦收购的旺季,价格却高开高走。个中原因,除了粮价的传导效应——即受大米、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托市政策效应。今年小麦收购,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性收购,减少市场流通量来托高价格。今年最低收购价采取多元主体的方式,加上市场已经存在不稳定预期,使贸易商和加工商形成涨价预期,加入到抬价抢购序列。需要讨论的是,在今年价格较高的形势下,是否应该出台托市政策?托市采取多元执行主体是否可行?我们认为,托市由单一执行主体,改为多元主体,强化了托市机制,但弱化了调控机制。


相关搜索: 程国强 粮食价格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