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基因研究应瞄准市场 产业化困局待解(3)

时间:2009/6/29 14:32:17 来源:中国创新网

  基因工程药物在应用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因为病人一般接受医生的推荐,而对药物本身并不了解。

  拓展融资渠道

  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高风险的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药物研发链条断裂,对企业的影响巨大。由于失败率高和资金投入巨大,加上药品管理机构对新药的审批越来越严格,使得投资者对基因开发望而却步。据张磊介绍,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一些资金支持基因产业发展,但“僧多粥少”,将近60%的企业得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科研经费的支持,多数企业面临经费严重不足和融资难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我国缺少生物医药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实际上变成了“投资银行”;民间资本对生物产业缺乏了解,不敢涉足;银行贷款等传统资本难以解企业运行资金之渴,无法满足企业不断成长的需求;股票市场门槛太高,难以涉足。

  另一方面,多数中小型基因药物企业是纯“科学家行为”,拿着技术现找市场。他们虽然挂了个“某某公司”的牌子,但仍处于准研究所的状态,工作内容多为研发。他们有技术基础,但缺乏市场和资金运作经验以及配套的标准化生产设备和车间。此外,管理缺失,大多为小规模资本经营,缺乏引进经营人才、资金的胆略和力度。

  张磊认为,比较理想的融资途径是有明确退出机制的风险投资或天使资金,但在我国基因产业缺乏复合型经营人才的状况下,知识和资本很难实现有机结合,这种融资渠道可望而不可及。秦义龙认为,我国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都不够完善,风险投资大多投向比较成熟、距离产业化很近的项目,或者帮助已经产业化的项目扩大规模,投向还处于孵化阶段、距离市场化还很遥远的项目的风险投资基本没有。

  张磊表示,目前比较现实的融资渠道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不但能为中小型基因企业带来资金,而且能够带来他们所急需的管理体系、产业化平台和市场网络。“由行业龙头企业向小企业或项目进行战略投资的思路是可行的。”秦义龙介绍说,目前联合基因也在跟踪关注一些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比较有希望的项目,但只有到实验室后期(至少到小试阶段)才会投资,因为这样距离产品规模化生产的过程比较短,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可以承受。联合基因目前主要是跟踪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因为企业有好项目的比较少,即便有也会自己留着。美国有的公司可以从发现一个基因开始就投资,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承担得起这么多资金投入和这么大的风险,因为离规模化生产有很大一段距离。

  除风险投资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秦义龙表示,“越是新兴的产业越应该扶持”,《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好消息,将给包括基因产业在内的整个生物产业带来诸多利好。他认为,近期比较可能实现的是国家拿出一笔资金扶持生物产业发展。

  产业观察

  剪叶修枝须趁早

  李瑶

  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人们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各方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然而,数年过去,基因产业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基因研究并未终止,产业也在发展,但市场行为不太成功,目前国内实现产业化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技术并不多。

  目前,基因组学的切入点多是临床检测技术,比如研究已知遗传疾病基因变异位点、疾病相关基因从头测序、基因表达的解析等。特定变异基因的发现为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位点,这种精确的靶向治疗无疑将大大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也可提高相应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不过,绝大多数疾病并非只有一个变异基因,也并非只由基因引起,因此虽然前景光明,但目前研发瓶颈依然难于突破。

  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基因技术人为改变遗传基因的基本规律,其自身特点使得研究和应用基因技术往往不可避免涉及道德伦理问题。而且,正是由于人为参与,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也无法回避。一方面基因技术可能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基因产品、基因质量尚缺乏安全性保障,除了基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社会风险,法制和市场的不健全也带来另一重风险,比如知识产权保障不利和过度保障给后续研发带来障碍。

  目前国内基因产业的业态也难说健康。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重视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现象很明显。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过度竞争,损害的并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同时,基因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大众相对缺乏生命科学知识,目前存在一些打着基因旗号的伪科学行为,对基因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加强基因产业基地战略研究规划和引导各个基地产业化研究的重点,避免和减少重复研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点鲜明、技术层次清晰的生物基地群落,如何使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统筹协调发展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相关搜索: 基因 产业化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