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6000万吨国储粮成烫手山芋

时间:2009/5/11 13:59:21 来源:时代商报

  一年前,人们还在担心粮库空置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而一年之后,接连下达的国储计划却已使粮仓满溢。同时,需要警戒的是,出于惠农考虑的“顺价销售”政策在照顾到上游农民利益的同时,却无意中割裂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性,农产品(17.28,-0.50,-2.81%)加工业正面临更大范围的危机与挑战。

  “阻断利润”

  焦灼的情绪正笼罩着东北和华北的众多粮食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事实上,这种情绪已经经过了半年的累积。

  更具体地说,它开始于2008年的10月20日,这一天,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以下简称“国储计划”),共1650万吨,包括大豆、玉米和稻谷,由中储粮系统负责实施,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

  按照国家粮食局的说法,这项政策是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当时的农产品价格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正在快速下行,已经低于农民的种粮成本价。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为了托起仍面临下行压力的粮价,使这一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国储计划又先后下达了五批,最近的一批是在今年4月29日,累加起来,六批粮食国储计划将整整收储5975万吨粮食,其中包括大豆725万吨,玉米3000万吨,稻谷2250万吨。除了稻谷在南方也有收储之外,大豆和玉米集中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几个省区。

  但正是由于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较长的产业链,使得这近6000万吨堆放在粮库里的国储粮像一道大坝,阻断了下游产业的价格机制传导和原料来源。众多的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几乎失去了利润空间,叫苦不迭。

  由于成本高企,东北地区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油脂企业几乎全部处于停产状态,而东北、华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都只能勉强维持。

  “照这样下去,中储粮有可能成为中国粮食体制改革之前的粮食局系统。”一位东北油脂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有些愤愤地说。

  如此多的粮食被临时收储在国库,何时投放市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按照国储计划的安排,这些粮食将实行顺价销售(指国有粮站、粮库等粮食购销企业出售的原粮及其加工的成品粮,必须以粮食收购价格为基础,加上合理费用和最低利润形成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政策,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公开竞价销售。

  但现在的外部条件却使得顺价销售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政府现在像拿着一个烫手山芋。”河北沧州一位国有粮库的负责人评价说。

  扭曲的产业链

  “我们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开工率只有50%左右,而往年这个时候能达到80%。”山东省西王集团部门负责人王强对记者说,他所在的西王集团是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年产值过百亿元。

  开工不足的原因很简单,国家在东北连续执行国储计划之后,各地的玉米加工企业集中在华北地区进行收购,通过间接的传导,逐渐抬高了华北地区玉米的市场价。现在西王集团的收购价为0.775元/斤,高于国储计划在东北地区实行的0.75元/斤(二等玉米)的价格。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终端产品的饲料、淀粉、酒精、糖等消费持续低迷,再加上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不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和往年相比,一般产品利润下降二三百元,有的甚至达到六七百元,加工即面临亏损。”

  据了解,和西王集团类似,山东省众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均处于半停产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玉米消费在深加工行业、饲料行业和出口三个方面的通道均不顺畅,更加剧了后期玉米大量积压的风险。

  由于东北国储玉米的顶托作用,通过间接传导,使得华北市场的玉米价格也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储价。

  多重危险

  目前来看,东北地区的国储计划还将继续执行到6月底,而按照国储计划的要求,是否能够实现顺价销售以及何时销售,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直愣愣地横在各个利益相关者面前。决策层除了一遍遍地重复“顺价”、“择机”等字眼之外,仿佛还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但不安和危险却在积聚。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国储计划的实施的确使得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对于保持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悉,吉林省今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要增加10%。但如果顺价销售的条件迟迟不来,压力和危险就会逼近。

  “现在就已经没有多少库容了,那么等到10月份新粮下来之后怎么办,难道还继续收储?”一位地方粮库的负责人说,“这么多的粮食放在库里,保管成本、银行利息是很高的,对国家财政是个极大的负担。”

  事实上,单单拿725万吨大豆来说,按照东北大豆和进口大豆价差500元计算,中央财政已经担负了近40亿元的价差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惯例,国家储备粮是要周期性轮换的,据沧州泊头国家储备库的负责人于鸿运介绍,玉米一般两年一个轮换期,超过两年之后,玉米内含的最主要的营养成分脂肪酸脂就会发生氧化,导致品质降低,成为“陈化粮”。“到时候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业内人士都还记得1998年玉米库存过剩的历史:仓库里面粮食爆满,国家花费巨大成本储粮,却最终成为陈化粮,只能低价卖给酒精厂。那一次大规模的陈化粮一直处理到前两年才基本结束。

  而现在,会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吗?


相关搜索: 国储粮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