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限塑令”执行:两幅不同“风景”背后 专家:调整对策市场开办方应成“限塑令”第一责任人(2)

时间:2009/1/19 8:25:08 来源:网友


  执法面临多重困局

  在“限塑令”执行之初,徐大妈喜欢的卖菜女也颇紧张了几天。“那时真有来查的,抓着了就罚。现在不来了。一阵风!”卖菜女边说边咯咯笑。她觉得这很自然:“罚不过来。市场上那么多摆摊的,工商所哪有那么多人?”

  有评论家指出,“令”行之初,监管部门还到市场上看看,媒体还报报,但“热闹”一阵完事儿了。执法部门除了在北京岳各庄等个别地方开过罚单,迄今为止全国其他地方很少有罚单开出。虽然有法可依,但执法没有跟上,没有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再看生产源头监管。人们总是问,为何不取缔无证生产的小企业小作坊?事实上,生产领域的执法同样如临“汪洋大海”,执法部门往往找不到对象,想执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塑料袋生产厂有五六万家,大部分都没有营业执照。以河北某县为例,全县有七八千家生产塑料袋的企业、作坊。农民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弄一个吹膜机去吹,白天干农活,晚上回家吹,有定单就做,没定单就干农活,可谓“亦工亦农两不误”。

  “执法部门很少了解这些,他们基本只知道那些已备案的企业。这些企业有条形码,都是大企业。但他们也往往是受害者,一查就查他们。因为他们在明处,在暗处的查不着。”一位知情者如是说。

  “对那些无证小企业,都知道该关闭。但真正能关谁?对于他们,几万块钱就是命根子,谁都不想死。再者,只要能干,和当地的关系也都混得差不多了,即使风声紧时被关了,往往也是风头过后再接着干。”一位多次参与一线执法的人士说。

  但有识之士同时还看到更后面一层:如果执法部门和市场开办部门是“哥俩好”,靠人情执法,或在各种“花色”的“地方保护伞”下执法,造成违法者不怕执法者,甚至执法者保护违法者的现象,还何谈执法?换句话说,“谁来监督执法者?”

  市场开办方应负首责

  面对超市与农贸批发市场等的不同“风景”,“限塑令”似有“进亦忧、退亦忧”之尴尬。

  最近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配合有关媒体在北京调查十个农贸市场,结果八成都有问题。据介绍,目前农贸批发市场有关塑料袋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在大量免费提供国家明令禁止的超薄、无任何标识的塑料袋;二是免费提供合格的塑料袋;三是市场指定的塑料袋也不合格。调查还发现,有些农贸批发市场指定一些厂家生产塑料袋,便宜进来高价卖给市场中的经营者。市场管理者之位,成了赚钱之工具。塑料袋质量难保,也背离了“限塑令”政策的初衷。

  董金狮认为,下一步,有两点要改变:一是让市场开办者真正成为“限塑令”第一责任人。“出了事找市场开办者,他是法定代表人。就像学生在学校出了事要找老师,老师是第一责任人。”二是工商部门该罚就要罚。

  在董金狮看来,在农贸批发市场,工商执法应该针对市场开办者而非像现在这样对个体摊贩。因为市场开办部门跟超市一样,超市如果不对质量把关,消费者在使用环节肯定管不住。工商部门应要求各个市场跟它签订承诺书。市场开办者要有质量控制机制,必须指定塑料袋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塑料袋要进入市场,市场要考核生产厂家的资质。要有专人负责、不进不合格产品、明码标价等,如果市场违反了承诺,就要受罚。然后市场再与其每个经营者签订合同。按照规定进行监督,企业、经营者出了问题,可据实际情况分别施以警告、黄牌停业15天、没收押金、通过工商所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如此循序渐进的市场管理办法,或许能够管住。”

  记者了解到,上述管理办法,目前在北京东郊市场已取得一些经验。下一步准备在北京石景山全区推广。

  生产使用“双控制”为好

  废塑料袋只是人们俗称“白色污染”的众多塑料废弃物之一。近年全国各地下了很多文“禁白”,但最后往往都是“白禁”。舆论认为,这是由于从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都没有强制性措施。

  从国外的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基本有四类对策:禁用塑料袋、禁用不降解塑料袋、立法限制使用、回收利用。据知情人士介绍,“完全禁止的往往是落后国家。”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我国塑料废弃物问题,需采取法律调控、综合治理对策,没有“一招鲜”的万能办法,必须根据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塑料袋为例,基于目前的情况有两点具体建议:

  其一,应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约束机制。即不仅要向使用者开征“塑料袋使用税(费)”,同时也要向生产厂家开征“塑料袋污染治理税(费)”,从而缓解一味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重负。

  其二,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制订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的行为,遏制滥产滥用和乱扔乱堆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袋的地下黑工厂黑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严禁进入市场。同时,提倡“绿色消费”,提倡“少用一点,回收一点,降解一点,替代一点”的消费方式,使消费者养成少用或重复使用购物袋的良好习惯。

  “限塑令”只是为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采取的措施之一。其执行不仅需要各相关方、各环节的良好配合,更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因为说到底,消费者是“限塑”主角。


相关搜索: 限塑令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