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宁波奶”9批次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2)

时间:2008/9/20 9:23:54 来源:中国宁波网

  ■相关新闻

  我市销售的进口奶粉未含三聚氰胺

  本报讯(记者 殷浩 通讯员 周斌 王申)昨日,记者从宁波检验检疫局获悉,从宁波口岸进口的乳制品将实行全程监管,100%检验三聚氰胺含量。

  此外,检验检疫部门已对我市的欧尚、三江、乐购、家乐福、沃尔玛、新一佳、农工商、好又多、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卖场销售的21个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了全面抽查,并参照美国FDA等国外标准及国内有关标准进行检测,抽查的品牌有惠氏、雅培、明治、美素佳儿、培芝、澳优、PARENT S CHOICE、森永、NATRAPURE等,来自新西兰、新加坡、日本、荷兰、美国、澳大利亚、丹麦、德国等国家,抽查品种集中在3岁以下年龄段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查检测结果显示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体质量良好,未发现含有三聚氰胺。

  宁波牛奶奶源安全有保证

  本报讯(记者 周静 孙美星)记者昨日从宁波牛奶集团了解到,为以更优质的质量、更安全的牛奶来报答消费者对企业的支持,宁波牛奶集团正组织38家供奶牧场签订奶源安全承诺书,承诺书上38家牧场庄重承诺:规范管理,诚信经营,决不贪图小利。以前绝没有,现在也绝没有,将来更不会有在奶源中添加任何非牛奶物质,向宁波牛奶集团提供的奶源是新鲜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鲜奶。

  甬城紧急下架问题液态奶

  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记者昨日走访三江、沃尔玛、乐购、家乐福等甬城各大超市了解到,各超市一早紧急把蒙牛、伊利、光明的问题批次液态奶下架。

  昨天上午,记者在乐购超市的乳制品销售区看到,好几个工作人员正拿着通知单逐一检查货架上乳制品,主要是蒙牛、伊利、光明三个品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正参照检查结果核对每一种液态奶的生产批号,有问题的立刻下架,如果不是问题批次的产品将继续留在货架上。”经过排查,只见工作人员推走了满满两个手推车的乳制品,准备入库封存,等待下一步处理。

  三江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天晚上超市总部就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了各门店,昨天一早就紧急把问题乳制品撤下了柜台。记者了解到,因为近期乳制品问题频频,有的超市还专门成了处理乳制品问题的临时部门,处理和消费者、供应商之间的问题。

  因为反应迅速,昨天各超市乳制品的销售基本正常,各家超市的货源比较充足,没有发现市民突击抢购乳制品现象。只是不少市民在挑选乳制品的时候更谨慎了。还有不少顾客购买之前还仔细地拿着国家发布的质检报告核对一下,看看是不是会买到了有问题的批次的液态奶。

  已经购买了查出问题的乳制品该怎么办?沃尔玛、乐购、三江、家乐福等超市都表示,只要是购买了问题批次的乳制品,凭销售凭证都可到超市退货。

  我市乳制品市场销售基本平稳

  ■国内速递

  发改委要求稳定

  婴幼儿奶粉价格

  据新华社电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介绍,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为防止奶粉企业和商家哄抬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价格监管,必要时,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稳定婴幼儿奶粉价格。

  《通知》强调,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开展奶粉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重点检查婴幼儿奶粉价格,坚决打击趁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对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变相抬价,以及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严厉制裁,对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

  蒙牛、伊利承诺:

  不惜一切代价

  保证食品安全

  据新华社电 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的负责人19日向社会公众郑重承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食品安全。

  光明向消费者致歉

  承诺对全部产品

  进行检测

  据新华社电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19日向记者表示,光明乳业对问题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安深表歉意,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责任,并按国家标准加倍赔偿,对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到底。同时向消费者承诺,对光明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公布结果。今后,不合格原料奶坚决拒收,不合格产品决不出厂。

  国家免检资格何以成了遮羞布

  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痛定思痛,终止所有食品企业的免检产品资格,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一项制度千疮百孔,不仅不能保证食品安全进入市场,反而成了非安全食品大行其道的遮羞布,成了罪恶的渊薮,它最好的出路无疑是寿终正寝。

  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原本是个好东西,这项发轫于2000年的制度,设计之初不无善意,简单地说,有多重利好,既可减少频仍的人力浪费,也使企业避免各种烦琐而重复的检查,从而减轻负担,还能督促企业重视产品质量,从而让消费者信得过,吃得放心。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施行过程中慢慢异化了,有了免检的尚方宝剑,一些企业不是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而是认为一劳永逸,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些企业为何拿免检产品资格当作愚弄国人的工具呢?表面看,这与企业的侥幸心理有关,总以为老百姓是最好愚弄的,侥幸心理的背后与企业惟利是图有关,人们常说利欲熏心,当利益驱动遮蔽了社会责任,企业难免胡作非为。实际上,一些企业不是不知道透支信誉、丧失信誉的恶果,它们之所以有底气罔顾产品质量,拿国人生命财产不当回事,是因为它们总以为有权力在撑腰,拿金钱可以摆平一切。同时,由于利益共享,一些职能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确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同盟,企业出事了,政府部门不是积极反省和检思,而是急于灭火,迫切地捂和瞒。这显然就助长了企业的气焰。

  日前,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法律措施不完整的时候,严格的行政监管最为重要,不要搞什么“免检”了!应该承认,此说有理。免检产品不安全,与行政监管疏漏有关。众所周知,凡是获得国家免检资格的食品,在三年之内可以免于各种检查。但同时,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遗憾的是,许多时候,抽检流于形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证明,只要负责起来,就会拥有火眼金睛,伪劣产品就无处可逃。

  总之,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成了遮羞布必须反思,既与企业丧失社会责任有关,也与相关部门乱作为、不作为有关。要让国家免检产品回归本意,必须在整顿企业的同时整饬权力。据《广州日报》


相关搜索: 乳制品 三聚氰胺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