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全球大米价格暴涨是否会波及中国?(5)

时间:2008/4/11 22:40:30 来源:网友

  我国的粮食储备水平比较高

  和讯网:从全球粮食储备的情况来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全球粮食库存率将创历史新低,也就是14.6%,远低于2006年夏天的19.1%,这将是自美国农业部1960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中国目前粮食储备的是什么样的情况?

  李国详:我们的粮食储备应该来说水平是比较高的,尤其我们4年粮食增产以后,我们的储备相对来说现在比较充足。中国的粮食生产由于它的特殊性,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农民的食品自给率总体在下降,但是他粮食的自给率还是比较高。中国粮食大部分是储备在农民的手中,当然消费也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储存人均达到500公斤左右,我们现在农民人均口粮大概是一年200公斤左右,它的储备水平是相当相当高的,1998年以来,国家一直在加大粮食储备。

  和讯网:数据说大米的库存有4000万吨到5000万吨。

  李国详:我们大部分是储存在农民手中,我们粮食库存水平应该来说是比较高的。

  一些地方出现卖粮难的问题,按照现在的产量来看,咱们粮食过剩粮食卖不出去,现在很多粮库不愿意增加库存,说自己库存水平很高,实际上它库存水平不高,这个又涉及很深层次的问题,你现在库存这个粮食,粮食库存以后要陈化的,有损失的,这个损耗,老鼠要吃米,有损耗,占用资金的利息,这样一些费用谁来承担。作为粮食主产区让它承担,他搞粮食生产它越搞越吃亏。

  主销区就不愿意储备,这就是一个储备体系的问题。尽管国家我们现在有的粮食管理层面要求是主销区,这样的地方要储备3个月以上,实际上很难的,真的要出现大的灾害,像今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它的粮食就告急了,储备根本不够3个月,十天二十天倒是可能,主要就是他们库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但是库存国家不可能给你补偿,需要地方政府来解决,有的地方政府收入好一点,可能会有这样的资金。有的地方政府就不愿意掏这笔钱,他随时都能买到粮食,这样就使得主销区粮库不足,有些产区粮库不足,这可能是个别现象。

  和讯网: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怎样的?

  李国详:主销区必须要库存3个月,粮食库存专门有国家粮食储备这样一个管理机构来管理粮食储备,国家有国库,地方有地方的粮库,按照我们粮食储备的能力应该来说自1998年以来是大幅度提高,整个国家粮食储备增长都没有太大问题。

  和讯网:他是由政府统一来收购粮食吗?

  李国详:是专门国家粮食局储备司,粮食储备公司这样一个机构是国家控制的。他们委托收购,不直接去收购。粮食规定是两类,一个陈化处理,粮库放满了放了两年以后就陈化,需要卖出去以后把它更新,然后就委托粮食收购部门,那个收购部门帮他们收购。

  我国粮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和讯网:到今年年初南方很多地方严重的雪灾冰冻的灾害,对2008年整个粮食生产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您对今年下半年粮价上涨的压力如何判断?

  李国详:粮食应该来说冰冻雪灾主要不是在生产区,所以说对我们的粮食生产影响本身是比较小,主要对菜类、蔬菜、谷物影响大一些。粮食下半年原来我们预测,因为我们专门做形势分析预期,年初的时候我们预测,当时国家对粮食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连续四年增产,中央政府有一个意见解决油料问题,我们油料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中国耕地至少缺15%的耕地,耕地短缺的时候,如果油料增多了粮食可能就会减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当时粮食补贴的力度是稳定,我们预期可能会减产。从现在来看国家调整了一些政策,对于我们的粮食的稳定,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好处的。我觉得今年生产还是很稳定的,减产也不会减到哪里去,当是要想进一步增产难度比较大。

  和讯网:还是有可能减产。

  李国详:只能说预期会发生,预测不能说肯定,比较委婉一点进一步增产的难度面临着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形式。

  和讯网:如果是对粮食继续增产不抱乐观态度,势必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李国详:如果要减产你看减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不减到4.8亿吨以下的话,因为我们现在粮食去年是5.02亿吨,我们不减到4.8亿吨以下,应该说市场不会呈现大的波动。

  和讯网:现在大家比较担心就是如果一旦粮价上涨起来,今年年初通胀非常突出的问题,又会再继续再突出了。

  李国详:那是,如果粮食它的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它跟产品价格不一样。

  和讯网:粮食价格一旦上涨,肯定带动肉类、鸡类这些食品。

  李国详:要控制通货膨胀那就难度更大了,中央政府对这方面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

  现在政府通过边境措施,通过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我们就把国际市场的波动,国外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水平,所以我们有自信我们国内的粮食增产,我们能够保证我们能够解决中国吃饭问题。尤其我们现在国际国内形式这种反差,也是进一步的表明世界粮食所出的问题不是中国引起的,其他国家一直这么认为,尤其是日本,世界粮食价格一上涨就怪罪到中国头上来了。

  和讯网: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咱们中国老百姓吃呢?

  李国详:我觉得应该是够吃的,为什么呢?因为口粮消费整个是在下降的,城镇化速度一直是增长,已经到1.5个百分点,农村的一个人吃200公斤的粮食,那么城里面一年吃65公斤的粮食,这么大的一个反差,我们如果光从粮食的角度来讲,尤其是口粮不必要顾及的,我们人口虽然是在缓慢增长,但是我们城镇化的速度,以及我们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食品消费结构它的升级粮食吃的少,其他的产品吃的多,我们整个口粮的消费是稳定的下降的。

  和讯网:长期国内粮食潜在危机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李国详:对。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或者中国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和讯网:我看到像袁隆平的水稻增产的技术,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应该促进作用挺大的。

  李国详:中国从长期来看,我们要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就是要靠科技。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包括袁隆平的良种技术,以及新的肥料技术,包括我们运用机械技术,我们从长期来看,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首先第一个因素就是靠技术,因为我们耕地还是在减少,耕地面积保护主了,因为我们要满足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升级完了以后还要吃别的就吃多了,粮食口粮是减少的,我们耕地实际上还在增产,其他农产品减少,耕地或者生产粮食的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所以我们要保证稳定粮食产量的话,我们肯定要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我觉得如果从长期来看,我们解决中国粮食安全,第一要依靠科技,第二我们要保护耕地,一个是科技,第二个是保护耕地,第三个就是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和讯网:中国之所以这一次并没有被卷入这场世界性的粮荒中,跟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不大这块是不是也有关系?

  李国详:1995年的时候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当时我们国家的目标是要保证粮食自给率95%以上,我们立足国内增产来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这个粮食安全战略,再一次证明这个战略它的正确性,它的前瞻性。和讯网


相关搜索: 大米 价格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