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 粮价落差挑战中国

时间:2008/4/9 16:51:45 来源:新民周刊

    “油又涨了。”

  “还要涨。”

  邓新荣夫妻俩逛超市的时候,看到5升装“鲁花”花生油现价是128元,比几个月前涨了十几元。两人挤在一堆人里,上下比较了一番,最后放弃了花生油,邓新荣把一桶5升装的“金龙鱼”调和油搬到购物车里。两人抱歉地从一群老人中挤了出来。

  中国猪肉涨价的速度太快,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对其他食品涨价的关注。其实,从肉蛋禽奶到面粉和大米,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和幅度涨价。食用油价涨得早,从2006年下半年就起步了。面粉和大米涨幅不大,则得益于国家陆续向市面上抛出了国家储备粮,平抑了价格骤升的势头。

  价格上涨,在经济学家看来,要么是商品供应不足,要么是钞票发得太多。两者必居其一,或者两者同时发生。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除了猪肉产量减少,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并没有发生异常显著的变化,粮食生产稳中有升,2007年产量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也没有急剧增长。在供求平衡的情形下,中国的粮食涨价看上去更像是单纯的货币现象。

  但粮食专家不这么认为。

  “这一轮粮食涨价是长期的、世界性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黄季焜说,“它将终结100年来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历史。低价农产品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农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纪元。”

  粮食专家们纷纷提醒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要准备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前所未有的涨价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和油料等)价格一直与世界市场保持着紧密的联动。很少有人注意到,2007年底,小麦、大米和玉米的联动突然中断了。

  在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的时候,2007年底,中国开始控制以至禁止粮食出口,并且向市场投入了大量国家储备粮,平抑粮价的上涨势头。中国居民的“米袋子”一直保持着充足的供应,价格也相当平稳。这多少使我们忽略了世界粮价的真实走向。

  但大豆和油料的价格,却继续与国际市场价格保持着联动关系。在最近10年内,中国消费的食用植物油总量增长了1倍多,2007年人均消费量达到了17公斤。加上国内养殖业对豆粕需求量的增加,中国大豆和食用油的生产无法自给,只能求诸国际市场。大豆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也是在中国观察世界粮价的窗口和晴雨表。

  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838万吨,大豆3082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加169万吨和258万吨。由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全年激升75%,中国的食用油价格也一路上扬。

  数据显示,大豆并不是2007年涨价幅度最大的农作物。去年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价格也上涨了47%,都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价位。

  低粮价时代的结束

  涨价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到目前仍没有终结的迹象。世界粮食市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长时间的涨价。

  二战结束以后,发生过两次世界性的粮食涨价。第一次发生在1973-1974年,第二次发生在1994-1995年。两次涨价的幅度都要大于目前这一轮涨价。不同的是,它们都只持续了一年左右。

  芝加哥期货所是世界上第一个期货交易市场,这里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可以反映出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在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涨价潮中,一年期农产品期货价格远远低于现货价格,说明市场相信涨价是短期现象。根据经济学的规律,价格上升将刺激生产,供应增加,粮价就会随之回落。后来的事实证明,期货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

  现在的芝加哥期货市场上,2009-2010年生产周期的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当,长期还有走强趋势。这说明,在经历一年多的上涨之后,涨价的预期又蔓延到了一年以后。

  在涨价预期的控制下,粮食出口国出现了惜售现象。去年,阿根廷政府将大豆出口税从27.5%提高到35%,小麦的出口税从20%提高到28%。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出口关税从1%左右提高到了6.5%。而粮食进口国则开始鼓励进口。在遭遇了2007年的洪涝灾害之后,俄罗斯降低了农产品进口关税,并开始对部分进口实施补贴。

  粮价一涨,世界上的低收入家庭首先感到恐慌。在墨西哥和印度,买不起粮食的饥民爆发了骚乱,而在阿根廷和印尼,骚动针对的是出口税率上升。涨价引发的骚乱成了许多国家的政府最头疼的事。在巴基斯坦和埃及,政府对大饼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防止商人就地涨价。

  很多人都想知道涨价将持续到什么时候。国际粮食研究所认为,供需缺口最大的玉米有望在2010年以后达到供需平衡。但是粮食价格不会因此下落,最好的可能是保持高位运行,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10年之内,谷物价格至少还要在现在的水平上上涨10%,涨幅最高可能达到20%。

  随着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低油价时代已经结束了。下一个结束的,也许就是低粮价时代。

  涨价如何而起

  令人困惑的是,在粮食价格暴涨的2007年,全球农产品生产并没有发生突发性下降,而是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趋势。除了大豆面积受玉米面积扩大影响而出现下降外,2007年全球玉米、小麦和稻谷生产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9.4%、2.0%和1.2%。

  全球粮食储备量在2007年也没有发生突发性的下降。全球粮食储备量虽然在2000-2004年逐渐下降,但2004年以来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幅度不大或基本稳定。

  随着亚洲居民收入增加,世界对粮食的需求量正在加大,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价格暴涨。那么,前所未有的涨价是如何形成的呢?

  粮食涨价一路走高,让人自然联想到同样涨价不止的石油。石油涨价正是引发1970年代和1990年代粮食涨价的主要原因。石油涨价使得机械化农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骤升。同时,石油制品,比如化肥,也跟着涨价,会进一步推高农产品的价格。

  从1980年代中期到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桶20-40美元的水平,2006年以来,原油价格突然快速上涨,达到目前每桶110美元左右的水平。糟糕的是,这次石油涨价不同以往。它不仅仅是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而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后续效应比油价本身带来的问题更严重。

  拉动油价上涨的一个因素是亚洲新兴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199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不到3%,现在已经超过了5%。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贡献最明显。前者的年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10%,后者也维持在10%左右。新兴市场的增长部门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每时每刻都需要石油。

  亚洲的工业化进程是历史性的。18世纪以来,大多数亚洲国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跨入现代国家行列的机遇如此触手可及。这一进程的成败关系到数十亿人口的福利,因此,对石油的需求只会继续增加。未来的亚洲,从事农业的人口将越来越少,石油越来越贵,粮食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价格也一样。

  石油价格飞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美国和欧盟都在积极开发新兴能源,以缓解油价的压力,其中,生物能源被寄予了厚望。将玉米或者甜菜转变成乙醇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生物能源行业生产规模日渐扩大。这缓解了能源方面的压力,因此受到政府的鼓励,但是却与亚洲工业化的后果殊途同归,造成了粮食涨价。

  生物能源技术最重要的效应是将能源市场和粮食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石油不再只是通过加大生产和运输成本带动粮价。石油涨价将直接带动生物能源涨价,由此加大市场对作为能源原料的玉米的需求,带动玉米价格。由于种植玉米的利润更高,越来越多的土地种上了玉米,导致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缩小,价格也开始上涨。

  这条传递涨价的链条如此清晰,使粮食专家认识到,只要今天的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居高不下,只要石油的价格一直上涨,世界粮价就将进入一条上升的快车道。能源是比粮食大得多的市场,前者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将在脆弱的粮食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将是未来粮食市场的常态。

  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把全世界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纬40度以北、西经90度以西,美洲中部平原上有一块被玉米包围的土地。1800年前,玉米在南美洲被驯化之后传到这里,扎下了根,至今仍然欣欣向荣。在现今的地图上,位于美国中部的这块土地被命名为艾奥瓦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产地之一。200年来,美国人在艾奥瓦州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城镇,就处在玉米的包围之中。

  逆着玉米在美洲的传播线路,从艾奥瓦州一直往南,马托格罗索州位于巴西中西部的亚马逊平原上。这块南纬10度以南、西经50度以西的平坦土地上,河流纵横,滋养着地球上最繁茂无边的绿色雨林。一望无际的大豆地远远地延伸到的热带雨林旁边。

  继续向南。南纬30度以南的澳大利亚南方地处太平洋中央,与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遥遥相望。澳大利亚的耕地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而全澳一半的耕地里都种植着小麦。墨雷河以北和达令河以南的地区构成一条80-300公里宽的小麦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产地之一。

  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北纬30度线上。开罗以南的埃及领土上,马上就要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干燥的热风从撒哈拉沙漠向地中海方向劲吹,时间将长达两个月。在热风的吹袭之下,农作物无法在埃及大部分国土上获取必要的水分,只有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是一个例外。尼罗河季节性的泛滥过后,稻米、小麦、玉米、洋葱和甘蔗欣欣向荣,使这里成为了埃及乃至东非最重要的粮仓。

  和埃及干燥的南方处在同一条纬度线上的则是泰国农民的稻田。那里湿润的空气中,飘散着享誉世界的泰国大米的香气。南方对泰国和澳大利亚同样重要。小麦和大米出口贸易分别是澳大利亚和泰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艾奥瓦所在的美洲中部平原、马托格罗索所在的亚马逊平原、开罗、南澳大利亚和泰国的湄南河平原互相不通往来,各有自己的种植传统,土地里的农作物变成餐桌上的食物,由此产生的并不仅仅是口味的差别,还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相隔遥远的庄稼地和农民正统统被纳入到一个全球范围的粮食市场中去。美国艾奥瓦州的农场主规划新一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时候,他们的决定将影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种植园主的心情,关系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否要面临过度开发的命运。一个南澳大利亚农民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得知,太平洋上气候异常,澳大利亚有可能遭遇新的旱灾。他来到自家的麦田里,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忧心会一直沿着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相反的方向,登陆东南亚和非洲,在开罗和泰国的农民中心中激起涟漪,并且让菲律宾的饭店老板减少米饭的供应。后者也许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的确切方位,但那里的坏天气却和他们的家庭收入息息相关——这就是全球化。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是一个例外。平抑粮价的措施已经使中国国内粮价在过去几个月逐渐背离国际价格。到今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已经接近国内小麦价格的两倍;国际米价也渐渐超过国内大米,到2月两者差价达20%以上;玉米也出现类似的变动趋势。

  中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越来越艰难地继续隔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涨价拒之门外;要么,跟上涨价的潮流,另觅应对之策。

  谷贱伤农,涨价伤民,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困境?《新民周刊》就此采访了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研究员。

  《新民周刊》:中国食品价格一年来的走势如何?

  黄季焜:2007年7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月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达71%,食用油为40%,蔬菜为23%,粮食月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5.3%。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猪肉价格已出现稳定与下降的迹象,但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2007年10月以来,同比增长幅度已经超过40%。

  《新民周刊》:涨价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吗?

  黄季焜:我判断,猪肉市场的价格已经上升到顶点,未来会出现回落的过程,但价格还将会保持在高位上运行。2007年4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升了80%左右,农民对价格上升做出的反应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地体现出来,今年1月价格已趋于稳定,2-3月开始小幅度下降。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在过去一年食品价格上涨中占1/3左右的比重,猪肉价格涨幅的回落将会减轻总体价格上升的压力。

  国内食用油市场的价格将紧跟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在贸易上,国内与国际市场几乎是整合在一起的,通过政策对国内市场价格进行干预的成效极小。由于国际大豆价格在过去一年半内增长了一倍以上,预计我国和全球2008年的大豆产量都将会有显著增长,2008年价格将会趋于稳定或会略有回落。

  《新民周刊》:国家投入了大量储备粮平抑粮价,目前看来行之有效,但成本也很高,这一政策的前景如何?

  黄季焜:继续控制国内粮价上涨将会使未来1-2年内出现粮价暴涨的风险。三种主要谷物(大麦、小麦、稻谷)平均价格从2007年夏天以来基本稳定,但粮食与大豆及油料作物等农产品的比价显著恶化,打击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后1-2年内农民必然会以逐渐减少粮食生产来增加大豆和油料作物等生产,粮价上涨压力加大,存在暴涨的可能性。

  《新民周刊》:你的意思是粮食必须涨价?

  黄季焜:允许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能够促进生产。继续控制粮食价格上涨,将对今明两年的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继续扩大国内外的价格差价,会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粮价突发式暴涨埋下隐患。

  《新民周刊》:你有没有考虑过让粮食涨价可能产生的后果?

  黄季焜: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把双刃剑。它会损害消费者,特别是城镇的中低收入消费者的福利,也可能会对稳定产生消极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它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新民周刊》:这两者利弊该如何权衡?

  黄季焜: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让粮食涨价,同时扩大城镇低保人群的范围和提高低保水平,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口的食品价格补贴,缓解物价上涨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

  中长期来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进口,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采取短期和适当的进口补贴。当然,稳定食品价格和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措施是增加政府和社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投入,特别是对科技、灌溉等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资。

  《新民周刊》:国际粮价一涨再涨,让人们再次担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黄季焜:其实不需要担心。现在是中国有史以来粮食最安全的时候。狭义的粮食安全就是指供应不足,但现在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都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1980年代一年需要进口小麦1000万吨以上,但现在不需要。水稻还有少量出口,玉米也可以出口。中国粮食价格在上升,但对小麦和水稻的需求在下降,只有对玉米的需求在上升。未来玉米的需求会超过供给,但现在也没有明显不足。粮食价格上升是很多因素导致的,但不是出口政策导致的。

  需要提醒的倒是,大家不要一谈到粮食安全,就把眼光集中在面粉大米上,应该关心更大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和肉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很大。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讲,食品增产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向湖泊、河流和大海要食品。

  《新民周刊》:中央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1986-2005年,中国因建设需要共减少耕地2.6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33万亩,每年减少幅度在0.5%以上,不久前国家粮食局局长也说,这条红线很难守住,这会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危机吗?

  黄季焜: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人口沉淀太多,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耕地减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是一个矛盾,我认为,我国耕地继续减少是难免的,关键是保持一个适宜的速度。


相关搜索: 粮食 价格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