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山东东阿阿胶获GMP证书注册进入加拿大市场

时间:2007/2/15 9:33:11 来源:大众网

     一直被西医认为是保健食品的阿胶,在2006年9月26日首次获准加拿大卫生部的中药产品GMP证书注册,从而进入了加拿大的药品市场。这标志着东阿阿胶终于冲破了欧美国家对我国中药的认识障碍,也意味着“老字号”传统中药终于结束了“望洋兴叹”的日子。记者近日前往东阿,聆听了这味流传千年的中药数不尽的传奇故事。

    仙驴留下“秘方”

    “关于阿胶来源的传说比较多,既有民间的传说,也有史书的记载。我们从师傅那里听来的是道士与仙驴的传说。”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东阿阿胶老药工、退休工人肖纯绪,谈到阿胶的历史,扳着手指对记者侃起来。

    传说古时候东阿县住着一位道士,道士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在道士的影响下,逐渐修成了一头仙驴。仁慈的道士与仙驴相处日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这头驴在临终前,为了感谢照顾了自己一生的道士,对道士说:“我死后,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我的皮可以治病,你可以按照我教你的办法熬制,给周围的百姓解除痼疾之痛吧。”

    仙驴死后,悲痛欲绝的道士按照仙驴遗言,用仙驴的皮熬制了一种胶,果真能治百病,这便是后来的阿胶。用驴皮熬制阿胶的方法也在古代的东阿县一带流传下来,直至今日,也没有改变。

    阿胶工艺很讲究

    “在中国中医药博物馆里,总共陈列着两种传统药品,一个是云南白药,另一个就是我们的东阿阿胶。”同是东阿阿胶老药工的臧立法老人,虽然已经离开生产车间25年了,但老人对生产阿胶的13道工序仍然倒背如流。

    神话传说中的阿胶熬制方法,有11道工序:晾皮→刮皮→泡皮→铡皮→化皮→打沫→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阿胶自从开始工厂化生产后,又增加了两道工序:包装和销售。

    生产阿胶需要固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有空调和加湿器之前,两千多年来生产阿胶都是干半年歇半年。从每年的11月份点火,到次年的5月份熄火,气温不能超过28℃,而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因为只有在这种温度下,熬制的阿胶才能凝固成块,夏季温度高,熬制的阿胶无法凝成固体,也就无法进一步加工。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阿胶的熬制过程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到东阿县城西的河里泡皮,从深井里提水熬制,工人们围着一口口熬胶的大锅,用7斤重的大铜铲,在锅里不停的搅动,滴水成冰的季节,工人们都是单裤背心,大汗淋漓。工作时间是从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8点多,因为熬胶的过程中火候需要不断变化,臧老说看火的工人们不敢有任何松懈,一整天下来腿都酸了。

    当年有钱买不到

    中药界有句口头禅:“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据史料记载,清朝以前,阿胶是向宫廷进贡的贡品,民间很少有人能享用阿胶。据老药工赵明歧回忆,即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年代,阿胶也是国家调拨品,“当时的东阿县县长要调点阿胶都很难。”

    阿胶在计划经济年代是短缺物资。由于驴皮供应不足和当时的生产能力限制,刚建厂时每年也就生产2.5万公斤左右,1968年位于济南的宏济堂制胶厂下放到东阿县,所有物资站的驴皮都供应这一个厂子,年产量也没有超过7.5万公斤。

    当时民间都知道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神奇功效,可就是买不到。1977年,当时任小股长的老药工赵明歧,接受了大众日报一位记者的采访,后来的大众日报上刊登了赵明歧的先进事迹和他的熬胶手艺,人民日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发表之后,那一年赵明歧接连不断收到全国各地的求助信,大多是来走后门想买阿胶的,前前后后竟有70多封。

    让赵明歧老人不能忘记的是,海南五指山山区的一位慈祥母亲,在信中表达了她的绝望心情。她有两个孩子,不幸都患了白血病,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正在遭受病魔的折磨,急需阿胶来补血。母亲恳请老药工给解决一点阿胶,帮助病榻上的孩子少遭点罪。老药工感动了,经厂长特批,前后两次给这位母亲寄去了两斤阿胶。

    五年再造新阿胶

    在“阿胶教父”刘维志调理下的东阿阿胶,开始独步世界阿胶生产舞台。2006年刚刚接过指挥棒的“阿胶少帅”秦玉峰,则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新阿胶的发展思路。

    秦玉峰告诉记者,阿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也需要创新。在原料标准上,除了东阿水的优势外,什么季节宰杀几岁龄的毛驴,将来都要参照GMP标准;在驴种改良上,要建立毛驴族谱。中医药是最容易做文化的。东阿阿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对阿胶传统工艺和阿胶文化进行复原,请老师傅出马,带徒弟,再现我国传统阿胶工艺。东阿阿胶一直坚持自己的主业发展目标,在上辈阿胶人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东阿阿胶有理由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企业。

    ◆     新闻链接

    阿胶的由来

    阿胶因始产于山东省东阿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载入历代医药经典著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传承人语录

    ★发展才有市场话语权,发展才有职工的根本利益,不发展就是罪人,不发展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责任和价值怎么体现,不发展要我这个总经理和我们这个团队干什么?

    ★东阿阿胶正在经历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老字号”永远守住的是诚信,但必须不断创新。

    ★阿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同样也需要创新。

    ★我们还强调业绩第一,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不管环境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我们的品牌和我们的质量不变,我们的产品所带来的疗效不动摇。一直被西医认为是保健食品的阿胶,在2006年9月26日首次获准加拿大卫生部的中药产品GMP证书注册,从而进入了加拿大的药品市场。这标志着东阿阿胶终于冲破了欧美国家对我国中药的认识障碍,也意味着“老字号”传统中药终于结束了“望洋兴叹”的日子。记者近日前往东阿,聆听了这味流传千年的中药数不尽的传奇故事。

    仙驴留下“秘方”

    “关于阿胶来源的传说比较多,既有民间的传说,也有史书的记载。我们从师傅那里听来的是道士与仙驴的传说。”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东阿阿胶老药工、退休工人肖纯绪,谈到阿胶的历史,扳着手指对记者侃起来。

    传说古时候东阿县住着一位道士,道士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在道士的影响下,逐渐修成了一头仙驴。仁慈的道士与仙驴相处日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这头驴在临终前,为了感谢照顾了自己一生的道士,对道士说:“我死后,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我的皮可以治病,你可以按照我教你的办法熬制,给周围的百姓解除痼疾之痛吧。”

    仙驴死后,悲痛欲绝的道士按照仙驴遗言,用仙驴的皮熬制了一种胶,果真能治百病,这便是后来的阿胶。用驴皮熬制阿胶的方法也在古代的东阿县一带流传下来,直至今日,也没有改变。

    阿胶工艺很讲究

    “在中国中医药博物馆里,总共陈列着两种传统药品,一个是云南白药,另一个就是我们的东阿阿胶。”同是东阿阿胶老药工的臧立法老人,虽然已经离开生产车间25年了,但老人对生产阿胶的13道工序仍然倒背如流。

    神话传说中的阿胶熬制方法,有11道工序:晾皮→刮皮→泡皮→铡皮→化皮→打沫→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阿胶自从开始工厂化生产后,又增加了两道工序:包装和销售。

    生产阿胶需要固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有空调和加湿器之前,两千多年来生产阿胶都是干半年歇半年。从每年的11月份点火,到次年的5月份熄火,气温不能超过28℃,而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因为只有在这种温度下,熬制的阿胶才能凝固成块,夏季温度高,熬制的阿胶无法凝成固体,也就无法进一步加工。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阿胶的熬制过程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到东阿县城西的河里泡皮,从深井里提水熬制,工人们围着一口口熬胶的大锅,用7斤重的大铜铲,在锅里不停的搅动,滴水成冰的季节,工人们都是单裤背心,大汗淋漓。工作时间是从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8点多,因为熬胶的过程中火候需要不断变化,臧老说看火的工人们不敢有任何松懈,一整天下来腿都酸了。

    当年有钱买不到

    中药界有句口头禅:“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据史料记载,清朝以前,阿胶是向宫廷进贡的贡品,民间很少有人能享用阿胶。据老药工赵明歧回忆,即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年代,阿胶也是国家调拨品,“当时的东阿县县长要调点阿胶都很难。”

    阿胶在计划经济年代是短缺物资。由于驴皮供应不足和当时的生产能力限制,刚建厂时每年也就生产2.5万公斤左右,1968年位于济南的宏济堂制胶厂下放到东阿县,所有物资站的驴皮都供应这一个厂子,年产量也没有超过7.5万公斤。

    当时民间都知道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神奇功效,可就是买不到。1977年,当时任小股长的老药工赵明歧,接受了大众日报一位记者的采访,后来的大众日报上刊登了赵明歧的先进事迹和他的熬胶手艺,人民日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发表之后,那一年赵明歧接连不断收到全国各地的求助信,大多是来走后门想买阿胶的,前前后后竟有70多封。

    让赵明歧老人不能忘记的是,海南五指山山区的一位慈祥母亲,在信中表达了她的绝望心情。她有两个孩子,不幸都患了白血病,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正在遭受病魔的折磨,急需阿胶来补血。母亲恳请老药工给解决一点阿胶,帮助病榻上的孩子少遭点罪。老药工感动了,经厂长特批,前后两次给这位母亲寄去了两斤阿胶。

    五年再造新阿胶

    在“阿胶教父”刘维志调理下的东阿阿胶,开始独步世界阿胶生产舞台。2006年刚刚接过指挥棒的“阿胶少帅”秦玉峰,则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新阿胶的发展思路。

    秦玉峰告诉记者,阿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也需要创新。在原料标准上,除了东阿水的优势外,什么季节宰杀几岁龄的毛驴,将来都要参照GMP标准;在驴种改良上,要建立毛驴族谱。中医药是最容易做文化的。东阿阿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对阿胶传统工艺和阿胶文化进行复原,请老师傅出马,带徒弟,再现我国传统阿胶工艺。东阿阿胶一直坚持自己的主业发展目标,在上辈阿胶人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东阿阿胶有理由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企业。

    ◆     新闻链接

    阿胶的由来

    阿胶因始产于山东省东阿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载入历代医药经典著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传承人语录

    ★发展才有市场话语权,发展才有职工的根本利益,不发展就是罪人,不发展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责任和价值怎么体现,不发展要我这个总经理和我们这个团队干什么?

    ★东阿阿胶正在经历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老字号”永远守住的是诚信,但必须不断创新。

    ★阿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同样也需要创新。

    ★我们还强调业绩第一,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不管环境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我们的品牌和我们的质量不变,我们的产品所带来的疗效不动摇。


相关搜索: 东阿 GMP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