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无抗奶”几度浮沉 乳品安全逐步升级

时间:2006/8/8 14:49:05 来源:慧聪网

    新国标有望出台“有抗奶”行将即木

    据有关媒体报道,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修订版已经定稿,新国标将规定把“抗生素残留”和黄曲霉素M1都列为强制性必备检测项目,保留了GB/T4789.27标准规定的TTC检测法,还增加了“按照国际通用的双流向酶联免疫吸附快速测定法”作为国标检测法。

    据透露,我国早在2002年就准备修订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2003年因“非典”疫情暂时停顿,2004年又重新启动,经反复讨论数易其稿,今年春节前后由起草机构呈交到国家标准委员会,6月份国标委相关专家委员会通过对修订稿的审核,目前这一修订后的新国标正在排队等候印刷,有望近期正式出台,届时“有抗奶”将被真正叫停。

    所谓“有抗奶”,是指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牛奶,与此对应的是,“无抗奶”就是“抗生素残留未检出”的牛奶。据专家介绍,如果养殖环境不佳、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奶牛很容易患上乳腺炎、消化道、呼吸道等炎症,现在国内治疗奶牛各种炎症用的最普遍的药物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奶牛用药后一般应该要有3至5天或7天的休药期,这期间挤出的生奶含有抗生素残留,应该废弃。但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不规范的奶牛小区或奶农仍把这些含有抗生素的原料奶送给乳品加工厂,而某些不法乳品企业也会乘机压低这些奶的收购价格从中牟利。

    此外,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由于很多细菌已经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过去治疗奶牛乳房炎一般一次用青霉素约几十万个单位,而现在已增加到几百万个单位也不管用,有的药物甚至直接从奶牛乳头注入,如此大剂量的用药肯定会造成抗生素在奶中残留。为了对预防牛群生病,一些养殖者还在饲料掺入一定比例的抗生素,由此导致没有患病的奶牛也产下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生奶。由于抗生素耐得住高温的考验,现有正常的杀菌或灭菌工艺根本无法消灭它,由含有抗生素的原料奶加工而成的“有抗奶”就这样流入市场,而国家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又没有把“抗生素残留”纳入法定检测项目,“有抗奶”就可以“合格奶”的身份变身危害消费者健康的“隐形杀手”。

    乳品安全标准亟待与时俱进

    有关专家指出,长期饮用“有抗奶”就相当于经常低剂量服用抗生素,会引发三大不良后果。

    首先,会增加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降低或完全抵消抗生素类药物的疗效,这无异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其次,青霉素、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残留在牛奶中,能使部分有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轻者出现荨麻疹、发热、关节肿痛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此外,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会抑制和杀灭正常肌体内寄生的大量菌群,破坏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平衡,容易引发感染性疾病。

    但遗憾的是,事关乳品安全的“无抗”指标却一度被踢出国家标准的强制检测项目之列。

    据悉,我国早在1985年9月颁布的GB5408—85《消毒牛乳》成品奶国家标准,其附录A“生鲜牛乳的一般技术要求”就曾规定,“用抗生素或其它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的母牛所产的牛乳和停药后3日内的牛乳不得收购”。但这一条文却随着1986年9月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出台而被宣布作废。

    据国家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主任李茂胜就此解释说,那是因为当时考虑到抗生素在牛奶指标中占的比例很小,而其它卫生指标的问题要比抗生素的问题严重得多,在这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时,抗生素相对来说是个小问题,所以没有把“无抗”纳入国标体系。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品消费的需求也随之提高。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由“有奶喝”逐步过渡到“喝好奶”阶段。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现状,消费者对于经常饮用的乳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

    相关资料显示,国家有关部门2003年底对全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北方市场的检测结果更是令人堪忧。在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于不合格项目第一位,其次才是汞和铅超标。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之后,中国奶业年鉴编辑部曾受委托对市场上主流奶制品卫生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甚至连婴儿奶粉也有抗生素检出。

    在向“中国乳品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与会者介绍乳品安全动态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信息分析处黄敏指出,当前抗生素残留、体细胞、黄曲霉素超标和蛋白质造假等现象不容忽视。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已开始委托相关机构对国内乳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并定期将汇总数据和分析报告呈递国务院。据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权威人士透露,2006年上半年的一项检测显示,当前我国市场上竟然有50%左右的牛奶存在抗生素残留超标。

    随着乳品安全消费呼声的日益高涨,我国也加紧了相关国标的修订进程。

   “我们提倡‘无抗奶’并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发展‘无抗奶’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2001年10月实施的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推荐性行业标准规定抗生素残留不得检出,是从安全、卫生的角度对原料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悉,我国乳品相关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也与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宋昆冈指出,食品的安全卫生水平是随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乳品行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乳品行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奶源保证供给的问题;80年代后期是解决原料乳掺水掺假问题;90年代中后期是解决原料乳的新鲜度、降低细菌数含量,而21世纪初应该解决的是原料乳的安全卫生问题。

    完善标准护航“放心”乳品

    虽然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标准规定“抗生素不得检出”,但遗憾的是它至今只是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企业可以遵照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没有强制性,而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却依然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是没有抗生素这个指标。这也就是说,即使在原奶中检出抗生素残留,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它依然是合格的乳品,依然可以加工销售,可以披着“合格”的外衣堂而皇之登上餐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修订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新国标的出台将从原料奶源头上控制抗生素残留,会对乳品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针对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成品乳国家标准,“无抗”依然缺位。这就意味着,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仍然不能把“抗生素残留”列为必检项目,即便发现厂商生产“有抗奶”,对其处罚依然无法可依。“抗生素残留”的监管将面临“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的尴尬境地。

    早在2002年4月,乳业龙头之一光明率先在业内高举“无抗”大旗与国际标准接轨,此后三元立即响应,“无抗”风暴也迅速波及全国,不少知名乳品企业纷纷跟进。但基于当时奶源建设、检测成本、管理水平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当年7月底“无抗奶”就被有关方面叫停,此后不少跟进企业似乎就此“偃旗息鼓”,惟有光明等极少数企业表示坚持“将无抗进行到底”。

    但专家指出,确保乳品安全不能全部依赖光明等企业的自律和社会责任感,还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修订滞后的相关国家标准,强化惩处力度,从法制角度为乳品安全保驾护航。

    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已明确表示,2004年、2005年国家标准委要重点安排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安全控制、重要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国际标准的分析和研究,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根据农业部2003年4月发布的《牛奶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年--2007年)》,我国还将陆续修订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和GB5408.2--1999《灭菌乳》两个国标,要增加掺假项目、抗生素项目,同时应具体详述包装、贮运,以免出厂后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二次污染。如果这两项新国标出台,将会极大程度降低“无抗奶”监管的“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风险。

    农业部还将制定《生鲜牛乳质量管理规范》和《奶牛配合饲料质量标准》,对于从挤乳直至运送到加工厂的整个过程确定管理要求,包括挤奶器具及管道的消毒、奶牛乳房消毒、贮罐的清洗消毒、贮存温度及时间、质量指标、取样方法、奶罐车取样时间及运输时间限度等各个环节,降低生鲜牛奶中微生物含量及其繁殖速率;制定确定以氮为主的各种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以及农(兽)药残留要求,从源头解决鲜奶及加工牛奶的农(兽)药残留问题。

    据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进程也正在加快步伐,2004年初就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草拟工作。随着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能够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乳品消费的安全系数必然有所提升。


相关搜索: 乳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