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乳业市场波澜又起

时间:2006/5/16 10:40:25 来源:市场报

    “禁鲜令”再生变数
  
    能否执行成悬疑

    曾在乳品企业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牛奶“禁鲜令”又起波澜。近日,有消息说,已经被延期执行的“禁鲜令”有望被取消。并称,今后将只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不执行被业界称为“禁鲜令”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这两个文件都是200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按照《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目前市面上以原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低温存放的“鲜奶”,都不得在名称中打上“鲜”字标签,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文件颁布后立刻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原定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由于行业内争议不断,质疑和反对声此起彼伏,因此被推迟至今年6月1日起执行。

    进入5月,眼看“禁鲜令”就要实施了,又传出有望取消执行的消息。记者向中国奶业协会求证消息的真实性,奶协的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接到相关的文件和通知。对于“禁鲜令”是否要解禁,对方不置可否。虽然仅仅是传闻的“有望”取消执行,但仍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鲜”字能不能用的简单问题,还关系到了巴氏奶和常温奶两大阵营市场争夺的格局。

    一直以来,“鲜”字是巴氏奶阵营的主要卖点,在常温奶凭借可长期保存和相对廉价的优势占据了将近70%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巴氏奶就是靠“鲜”字招牌苦苦维持自己的地位。一旦“禁鲜”,巴氏奶多年经营的“新鲜牛奶”概念和市场优势便会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禁鲜令”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一旦“禁鲜令”解除,会对整个乳品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城市型乳业将受益最大。也有专家认为,取消“禁鲜令”有利于对乳品进一步差异化市场细分,今后鲜奶、常温奶、还原奶、含乳类饮料、酸奶等将会形成不同的价格梯度,吸引不同消费者。

    公众厌烦口水战
  
    质量安全受关注

    尽管乳品企业为了一个“鲜”字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但消费者却对这些口水战失去了兴趣。调查显示,很多消费者对乳品行业的信息“轰炸”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觉得乳品行业炒作气息太浓,分不清究竟谁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反而对整个乳品行业失去了信任,更多地关注起乳品的质量安全了。

    在采访中一些消费者表示,近年来乳品行业风波不断,又是光明“回奶”的丑闻,又是还原奶冒充鲜奶的风波,如今又有了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让消费者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现在索性谁的观点都不理,还是照旧喝自己饮惯的品种好了。除了依习惯选择乳品之外,还有一些消费者表示:“什么牌子搞活动买什么”。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指出,专家们揪住各自观点不放,不能冷静、科学地解决问题,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和整个牛奶产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张云华日前指出,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乳品行业升级发展的桎梏。张云华表示,近年来国内乳业食品安全丑闻不断,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打击了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的信任度,影响了乳制品的销售,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乳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奶品消费调查报告》显示,44%的消费者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奶品质量的承诺,45%的消费者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原料奶来源有很好的控制。他说,乳品企业要想抢得发展先机就必须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控制。如果食品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乳业就只能是在低水平层次上踯躅不前。

    成本高竞争烈
  
    市场格局变数多

    4月底,中国乳业前三强的蒙牛、伊利和光明都发布了其2005年度财务报告,伊利200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蒙牛则达到108.25亿元,双双突破百亿销售大关。由伊利和蒙牛构筑而成的草原品牌,在乳业竞争中已奠定胜局。而作为城市型奶企的代表,光明乳业200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04亿元,虽然位居第三,但从数字上看,2005年光明的销售额只有伊利的近1/2、蒙牛的2/3,由此退出第一阵营。据统计,这三家的销售份额已经占到了全国液态奶的50%以上。但放眼2006年,由于三鹿的强势崛起,乳业季军花落谁家还存在很大变数。

    虽然乳业巨头们的实力已经显现出来,但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我国只有不到1/4的乳品企业有些微利,绝大多数企业处于收支平衡和亏损状态。今年,微利竞争的乳品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牛奶成品包装用的片材受原油涨价影响,涨幅达55%;养牛环节的原料价格也一路攀升,牛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麦皮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糖价的上涨更是使小型乳品企业面临相当大的成本压力。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分析说,糖价成倍上涨,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微利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从目前看,有些企业选择了涨价的方式,但是多数企业还在冷静观察,注视着市场的动向,因为他们不敢轻易作出决定,毕竟都想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中国奶协副理事长王怀宝认为,2006年中国乳业将在日渐规范的市场中重划格局,一些小型乳业会被市场自然淘汰,而奶价也会摆脱曾经贱如水的境地,出现反弹。

    政策走向的扑朔迷离、企业竞争对市场的重新划分、成本上涨对奶业的整合作用都使今年的乳业市场格局充满了变数。在谈到乳品行业的改造升级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张云华建议,政府应采取适度调控,合理引导乳业集中与扩张等相应措施,改善和解决我国乳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乳业的进一步发展。他同时表示,惟有建立合理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可信的食品认证体系,才可以为乳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乳品行业的改造升级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乳品行业才有可能走出低层次发展的“沼泽地”。(杨曼)


相关搜索: 乳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