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我国奶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05/6/22 15:25:24 来源:西部乳业
    一、当前我国奶业市场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奶业发展呈现出“一快一多一大”的特点    “一快”,即奶业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产品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一多”,即生产、销售同一种奶制品的厂商越来越多。“一大”,即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消费者选择品牌的余地越来越大。奶业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但也使奶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无序状态。目前,价格战、广告战以及行业利润水平过低的问题正是奶业无序竞争的具体体现。
    2、奶业发展与鲜奶原料供给、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奶业加工能力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市场受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牵制增长较慢,奶源的增长速度最高也不到15%左右。因此,在奶源竞争中出现一种不利于乳业健康发展的倾向,就是一些企业只注重对现有奶源的争夺,而不去大力发展、培育奶源,在市场状况好时,降低收奶标准,高价争抢奶源;在市场发生变化时拒收或低价收购奶农鲜奶,造成奶农倒奶或奶农欠收。    
    在奶源的争夺战愈演愈烈的同时,由于乳品差异化不足和质量难以检测的特点,不同质量的产品混存在市场上,使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难以得到理想的回报,而那些低质量产品甚至质量根本没有保证的企业得以生存,于是,产品价格战此起此伏,出现了促销、特价、买赠、高额反利及大额、超大额抽奖活动,市场的竞争达到惨烈甚至亏本销售的程度。 
    恶性竞争表面上给消费者一些实惠,但企业拿不到合理和利润,设备改造和技术进步缺乏后劲,所导致的后果是奶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即鲜奶价格上涨-奶牛价格倍增-加工企业和奶农投资加大-行业利润下滑-政府税收减少-企业和奶农投资风险增大。 
    3、乳品企业竞相采取增加广告投入、概念炒作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有的企业在产品标识及广告宣传上夸大其辞,以虚假内容误导、欺骗消费者,加剧了奶业市场的混乱和市场环境的无序。市场上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广告战、严重危害着乳品加工业的利润水平和正常的竞争秩序。目前国内的乳品生产企业亏损的己占到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惨淡经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己不到5%。
    更令人忧虑的是,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新形势下的“假、大、空”现象,一是竞相争名次的假数字误导决策,二是言过其实的大话广告误导消费,三是无科学内容的空洞概念炒作干扰行业标准制定与管理。不少“立于危险经营”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和此行为给企业给行业带来的风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识淡薄。所以,我们认为,用道德成就企业这是当前每一个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即每个企业都必须强化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核心技术,培植自己的资源和市场,确立长远的经营战略,为强企、利民而努力奋斗,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的理念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形成当前奶业市场问题的主要原因 
    1、行业发展欠科学预测 
    对奶业增长趋势过渡乐观的判断,致使不少地方不顾客观条件,不管市场空间有多大,纷纷争建奶业大省、大市,一些企业争做奶业大企,一上项目就是几万头奶牛、几亿元投资。目前我国乳品加工能力己初具规模,但奶源供给的养殖业尚必强化,优良奶牛比例小,改良步子须加大;用于发展加工的资金优势大,产业链尚需打造;重资本运作,轻管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喜规模造势,缺乏科学发展观,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过快,超过加工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奶源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从而引发了市场环境的无序和业内的过度竞争。
    2、乳品加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    据资料显示,全国约有乳品生产企业16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只有10多家,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也仅有359家。从生产技术、经济规模、资本投入等因素来看,我国乳品加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的产品质量差,究其原因,一是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达不到生产合格乳品的要求,不具备生产乳品的基本条件;二是惟利是图,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差,不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生产,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盲目追求低成本,非法牟取暴利;三是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生产过程监控;四是营养标识不清,产品标签不符合要求,消费者的购买知情权受到侵害。
    目前,有关部门对新建乳品生产企业的登记注册比较宽泛,所设门槛低,致使市场监管难度大、成本高。此外,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一些人开始趁机组织分包生产奶粉,这些小型企业没有必要的奶源基地,不具备完整的生产条件,没有检测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储备条件,直接找个研究所设计配方、找个加工厂生产产品、出厂检测委托机构作一下,竟然也制造出婴儿配方乳粉这一乳制品中最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因此,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是当前市场上乳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市场无序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一些基层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客观地讲,我国现在的奶业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不是什么技术问题,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
    一是多头管理。目前,国家在乳品管理方面具有“角色不清”、“权限不清”的问题,仍然是多头管理,大家都在管又都不能管彻底,“都管又都不管”、条块分割的结果必然是部门利益占据上风,机构重复设置、产品重复检测,并且由于没有总负责,致使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职责交叉,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严重,这样出现问题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监管职责难于落到实处,造成了市场竞争无序和市场监管职责的不明确。
    二是以罚代管。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基层执法部门对一些已涉及犯罪的造假、售假、产品质量行为,一般采取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等“以罚代管”的方式结案。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这种现象仍然持续一年多得不到有效改善。原因主要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职能部门执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体制,对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尚不能形成有力遏制。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对乳品市场的监督检查,一般都在城市的大型商超进行,乡镇农村市场很难顾及。此外,“运动式”、“形式化”、“走过场”的打假整治活动很难从根本上使假冒伪劣产品退出市场,经常是治理一段时间以后,又卷土重来。
    四是一些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对于国家标准了解不够,把“婴儿配方奶粉Ⅰ、Ⅱ和Ⅲ”标准和婴儿的年龄段相混淆。一些地方部门甚至使用GB5410(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全脂加糖奶粉和调味乳粉)作为判定婴儿配方奶粉的标准。由于执法监督部门错用标准,致使许多地方出现合格产品被误判为不合格的现象,给市场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另外,在产品检测过程中不按抽检、采样、认可、检验结果、确认的程序办事,对假冒名牌企业的产品不经核实直接曝光,给名牌产品带来巨大伤害。   
    4、执行标准不统一 
    我国现行标准存在着标准不协调、体系不合理、采标率低、时效性差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交叉重叠等问题。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制性国家标准,既有通用标准GB10767《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也有针对个别产品的标准GB10765和BG10766,过3个标准极易引起混淆。标准严重滞后。例如,许多标准主体单位已经合并或取消了,标准还在应用,阻碍了行业发展。标准交叉重叠,同一产品有时有两个国家标准,既有产品标准又有卫生标准,有的标准完全一样,有的又有较大差别,企业不清楚到底该执行哪个标准。国家各部门间生产、检测标准不统一,造成地方执法时只承认本系统的标准,由于依据标准不同,致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争议,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促进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科学预测,完善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
    奶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上。奶牛养殖与加工环节之间、奶业发展与消费需求之间、国产乳品与进口乳品之间都存在一个协调和比例关系问题,需要很好的把握,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为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奶业协会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有关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指南等方面的意见,在确保奶源、加工、市场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走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发展的道路;在加快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我国奶源基地的建设步伐,确保奶业发展的后续能力;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准确把握奶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减少和避免过热发展;既要重视发展的量又要重视发展出的质,既要注重增长速度,又要注重增长效益;在注重奶牛存栏、奶业产能以及乳品加工总量的同时,切实把单产、效益、产品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实现速度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
    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发展计划,根据计划发展奶源,通过合同确定购销关系,依靠经济手段调节数量,以规避盲目上项目带来的风险。新上乳品加工项目半径一般在50—100公里以上才算合理;新上企业要考虑有自己固定的奶源基地,奶源的发展要进行培养,不是靠掠夺,要实行配额养牛、合同收奶、经济调节的管理模式,以降低风险;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新上的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在产品类别上坚持差异化、防止雷同化,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在加工项目与奶源基地建设上也应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运作。
    此外,建议通过政策导向、投资扶持、信贷优惠和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面给予优惠策。        
    2、完善行业标准,提高奶业市场准入门槛 
    建议对乳品这样关乎生命安全健康的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提高生产许可证颁发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规则。对乳品加工企业实行严格审核,对于技术装备水平低、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无保证的企业,坚决取消其生产资格。在生产企业营业执照领取上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标准。一是制定乳品加工企业最低经济规模标准,对厂商进入规模进行限制,即严格控制新投产企业的规模水平,从而达到控制整个行业规模水平的目的。二是制定乳品加工企业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如加工设备,冷链设备、质量检测设备等方面的标准,杜绝技术落后、产品无质量保证的企业进入乳品行业。
    此外,有必要将规范范畴扩大至种植业、奶牛养殖业和储存等环节中的乳品以及与乳品相关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使用,从源头上保证乳品安全,提高生产及市场的准入门槛。
    3、加大奶牛基础性工作投入力度,提升整体水平
    要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水平,就必须从基础性工作做起。尽管近几年我国奶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基础薄弱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全国仅有6—7万头奶牛参加。目前,全国青年公牛后裔测定工作仍不完善,良种登记工作也裹足不前。这些工作不做,良种繁育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为此,建议各级奶业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奶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4、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乳品的市场准入规则
    市场竞争无序导致奶业市场的混乱,消费者对乳品消费失去信任,最终受损害的是整个行业,这就迫切要求加强行业自律与他律,对乳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因此,建议加大对乳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整顿市场秩序,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坚决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加强对县城农村市场及小型企业产品的市场监管;对已经荣获国家名牌、免检的及大型企业的产品,可变由省级职能部门监管、以此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乳品的行为,让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大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同时强化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监管主体和相互职责,形成合力,以减少监管事项交叉,规避多头监管、重复执法,切实发挥不同执法部门在乳品安全监督中的作用。
    二是行业协会制订有关行业自律规则。
    三是新闻媒体机构进一步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引导与监督,制止恶意的概念炒作,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建立与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良好氛围。

相关搜索: 乳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