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禁鲜令出现重大转机

时间:2005/4/7 16:00:37 来源:新食品

    关于乳品包装上能否标注“新鲜”二字,业内的争执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据业内最新消息:“禁鲜令”也许会有重大转机出现!

    2月2日下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京召集了中国乳协、奶协以及相关人士召开了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对巴氏奶标鲜或禁鲜虽仍存在不同意见,但是在“还原奶不能作巴氏奶奶源”这一条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郝煜对此在会上解释说:“1月27日我才知道指南第42页倒数第8行有误。其中一条应该改为“‘巴氏奶’不能用‘奶粉’还原。出现这样的错误原因是在打印排版时,计算机录入的时候采用粘贴的方法所致。”

    关于标鲜与禁鲜问题,会议上出现了多种声音:一是以蒙牛为代表的企业认为,如果在乳品包装上加“鲜”字,那么无论是超高温灭菌乳还是巴氏杀菌乳,企业都拥有这个权利;二是中国奶业协会的专家认为,只有巴氏奶才可以加“鲜”字标识;三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张,大家都不应该加“鲜”字,但可以在产品配料表上注明原料取自还原奶还是纯鲜奶;有些专家还提出了对巴氏奶、UHT奶和还原奶实行分类标签标识;甚至有人提出,巴氏奶与UHT奶两者都可以标鲜,但UHT奶必须采用纯鲜奶源。与会专家基本都认同对最后一种“有条件地标鲜”的看法。

    对禁鲜令能否出现转机一事,记者此前向广东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求证,王丁棉表示:“允许巴氏奶和UHT奶可以标鲜,这是一向强硬主张巴氏奶标鲜的中国奶协的妥协做法,走中间路线,也许更能促成各有关部门达成共识,允许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全部加上‘鲜’字。实际上可以认为取得50%反‘禁鲜令’的胜利。”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认为:“2月2日会议的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解决了还原奶问题,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否允许标鲜或禁鲜还没有到达终点。”

附录:

“禁鲜令”备忘录

    2004年9月下旬,质检部门和中国食品协会下发学习《通则》和《指南》培训班通知,引起王丁棉、顾佳升等业内人士的警觉。

    2004年10月底,顾佳升接到广州某乳品企业负责人电话,顾佳升预感到《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及指导文件《指南》要“禁鲜”的危害性。

    2004年11月初,顾佳升先后在《中国食品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乳品命名“鲜”字要慎用》以及《乳品与人类》杂志上发表《上市奶品无“生”但有“鲜”》一文,对国内外使用“新鲜”两字进行了学术剖析。

    2004年11月11日,上海奶协召开了“上海市第四次‘向社会承诺、对人民负责’的乳品企业例会”,顾佳升提出“禁鲜”问题让企业讨论,并对《指南》中的一些规定提出质疑。

    2004年11月25日,广东省奶业协会和广州市奶协对上海奶协的做法做出了回应。广州多家媒体率先将禁鲜问题披露,引发行业对“反禁鲜”的关注。 

    2004年12月3日下午,由于各地奶协与企业提出《指南》存在问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集中国奶协、乳协以及几大乳品企业召开了“第一次内部专题研讨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为,《指南》的内容是没有错误的。中国奶协派出的与会代表则对禁鲜提出了反对意见。

    2004年12月6日,针对“第一次内部专题研讨会”的意见分歧,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新疆、江苏、浙江、陕西等地方奶协云集北京,向社会公开提出对“禁鲜”的质疑,并形成会议纪要分送中国奶协、中国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标委等部门。

    2004年12月14日,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各地奶协正式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修改《指南》的“意见”。同时,中国奶协将“意见”送往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政府部门。

    2004年12月16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召集国内大型乳品企业开会,12月20日发表了《认真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范乳制品标签标示内容——致全体会员单位的一封信》,公开支持《通则》的制定,并要求各会员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指南》规定。

    2004年12月27日,15个省、市、地区的奶协会集成都,举行全国性规模最大的一次质疑《指南》中“禁鲜令”的讨论会。截止此时,反“禁鲜”和禁鲜已形成了两大对立派,两大阵营的争论已到达互不相让的地步。

    2005年1月,本刊在2005年第2期刊发文章《禁“鲜”内幕》,第一次在行业内明确指出“禁鲜”背后隐藏的利益集团。 

    2005年1月初,中国乳品工业协会顾问、中国奶业协会顾问、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80多岁高龄的骆承庠老先生发表文章《揭露矛盾 求真务实发展乳品事业》,从学术的角度表达了对“禁鲜”的反对。

(张静)

相关搜索: 禁鲜令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