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丹麦乳制品产业概况

时间:2004/3/3 0:00:00 来源:走遍欧洲
丹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国,畜牧业尤其发达,主要是养猪、养牛、裘皮动物和家禽饲养。丹麦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约270万公顷,人口约523万,只有4%即2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但丹麦农业的产出能供养1500万人口,因此,丹麦农产品的三分之二用于出口。99年畜牧业出口额达496亿克朗(约合62亿美元),其中,乳制品出口117亿克朗(约合15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丹麦农牧业在丹麦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优越的地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丹麦农牧业中乳制品工业非常发达,首先具备丰富的乳资源。丹麦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多雨,且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600多毫升,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土地肥沃,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天然条件。夏秋季以青牧草为主要饲料,冬春季则以青储饲料和麦秸杆为主,并添加大量的蛋白饲料作辅助饲料。丹麦的养牛业在畜牧业中占较大比重,存栏总数约200万头。丹麦奶牛的品种主要有丹麦红、丹麦黑白、丹麦红白、泽西及其杂交品种。

另一方面,但欧盟对成员国实行奶制品配额制,丹麦也不得不控制奶产业的规模。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下水免被污染,丹麦立法规定,农场养畜数量要与土地可吸纳牲畜肥料的量成规定比例,不得超额饲养。这样也限制了牛奶的产量。

二、乳制品工业发达,技术先进,质量优良

养牛业的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乳制品产业的发展。丹麦的第一个乳制品厂始建于1882年,到20世纪40年代,已发展到约1,700家。随着生产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竞争也趋激烈,但丹麦乳制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丹麦的乳制品产业逐渐由小型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向规模化的合作社形式过渡,现今已发展成为集团式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企业,至98年,丹麦乳制品厂减少至90家。其中最大的一家合作社性质的公司是MD FOODS,该公司是欧洲十大乳制品公司之一,拥有39个加工厂,生产丹麦72%的乳制品。该公司由8,200个农场提供鲜奶,有雇员13,200人,年营业额达238多亿克朗(约合37.3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营销占64%。2000年4月7日,丹麦的MD FOODS与瑞典的ARLA乳品合作社合并,成为欧洲最大的乳品公司,有农民会员约17000家

三、鲜奶的采集和乳制品的分销

丹麦有约10,000多家牧场生产牛奶。鲜奶全部由乳品厂专用冷藏车去农场采集,多数乳品厂每两天采集一次鲜奶。农场均配备了完整、严格的鲜奶冷藏设备,以保证牛奶的鲜度。农场主必须保证新产奶在2小时之内降温至5度冷藏。一般当天采集的鲜奶次日即可上市销售。

丹麦没有送奶上门服务业务。所有销售的乳制品都是通过商场或超市出售。各个乳品厂都有自己的冷藏运输车辆和分销渠道,将自己生产的乳品分送至各个食品销售商店。丹麦大部分的食品店是连锁店形式,且多集中在居民区,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也提高了销售量,同时方便了食品的运送。如最大的MD FOODS就是和FDB食品集团联合组成运输分拨公司,这样,乳品厂的乳制品就和面包、水果、蔬菜等其它新鲜食品同时送至各个连锁店。小型乳品厂的产品一般是当地销售或通过分拨公司代理销售。

四、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卫生

丹麦所有乳制品厂从鲜奶采集到制成品的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自动化标准广泛应用于鲜奶的采集、成分检测、分类、脂肪分离等各个环节。如鲜奶运到工厂后,降温至2摄氏度并输入储藏罐。在生产环节,经自动高速净乳机脱乳,并进行有关指标检测,加温进行巴氏杀菌处理后降温储藏,以保持牛奶的新鲜度。再经过密封的管道将处理后的鲜奶输送至生产线灌装成零售包装。奶粉加工过程中的蒸发和喷雾过程,生产成品和半成品均在完全封闭的过程中进行,避免了生产环节的细菌污染,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般丹麦出口的金属罐装奶粉保质期可达两年半至三年。

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保证了乳制品的质量,也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乳制品生产前期过程中采用浓度自动识别程序,能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奶制品的浓度。通过自动检测牛奶的脂肪含量,用计算机控制奶油和脱脂乳的混合比例;奶油分离也是自动控制,保证了稳定的质量。在蒸发过程中,使用电导测定程序,将蒸发水在系统内自动冷却后充作锅炉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锅炉上水问题,节省了能源,减少了污水排放,保护了环境。密封输送管道经自动刷洗,其废水中所含奶成分经过特殊处理,分离出来的奶粉可作为养猪的饲料添加剂。灌装和包装过程也是全部自动化,如空罐空气吹扫设备系统、紫外线照射杀菌、真空充氮保鲜等。

丹麦的环保法、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产业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乳制品厂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厂里没有废渣,见不到废气,废水都要经过处理,符合标准才能排放。为了减少废水排放量,丹麦所有乳品厂在设计时都设有水循环使用、回收或污水处理设备,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乳制品产业的发展相应地带动了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如乳品厂到农户家采集鲜奶时,采用空气分离器和旋转活塞流量计,避免了牛奶中空气对流量计的影响,使计量精确度达到千分之二点五。丹麦福斯(FOSS)公司生产的测试仪,一分钟之内即可测试出奶中乳糖、蛋白质、脂肪、水分、固态物、尿含量、柠檬酸等数项指标,取样简单,数据准确,全部由计算机进行数值自动分析。世界许多乳制品厂采用该设备。APV厂生产的乳制品生产设备,基本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为原材料,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五、重视教育、科研,为生产服务

丹麦的奶制品产业从业人员约1万人。为了增强该产业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加入到这一产业,并保持正常的万人劳动力队伍,丹麦政府和产业机构努力从各个方面进行宣传,如报刊、杂志,甚至动画片,扩大产业影响,有些是直接从中学毕业生中招收学员。每年约有110名乳制品生产工人,40名技术人员,15名工程师从学校毕业走上乳品产业的工作岗位。

丹麦有三个学校培训乳制品生产的专业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一是位于奥登塞的达鲁姆(DALUM)技术学校,成立于一八九0年,另两个是哥本哈根兽医与农业大学(一九二一年设立乳品专业)和丹麦技术大学。这两所大学培训高级产业管理人员。上述学校培养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熟练的产业工人,要成为一名熟练工人,必须经过三年半的业务学习,并必须在至少两个有资格的工厂实习和车间现场实习,经考试合格后发给证书成为合格的正式工人。课程包括:乳制品生产工艺、乳品及其化学分析、微生物学和设备的操作控制。达鲁姆学校每年大约为工厂培训100名熟练工人。熟练工人的技能必须达到能够熟练操作所有奶制品的各个生产环节。该校建有北欧唯一的乳品加工实习车间。

第二类是乳品技术人员,需具有九年中学文化程度并取得熟练工人资格的人员,才能参加这种课程的学习。一般需再经一年的工厂实习和十个月的学校课程。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课、奶生产技术专业课、相关的奶厂管理课程和毕业论文。最后经考试合格获得高级乳品工艺证书(HIGHER DAIRY TECHNOLOGY DIPLOMA),才能成为乳品技术人员。这类人员有资格在乳品厂担任车间工长、化验室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生产管理和产品开发。

第三类是工程师(相当于理工科硕士),必须在哥本哈根兽医与农业大学或丹麦技术大学学习,从完成十二年中学教育的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入学前必须在达鲁姆技术学校先期见习和在指定的乳制品厂进行实习。学制五年,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数、理、化和生物学等自选课程外,还必修乳制品生产工艺、乳品细菌学、乳品化学、乳品经济学、乳品生产计划项目设计和质量分析等课程。在校学生还须经过9个月的工厂实习。毕业生须写论文并经过论文答辩。大学毕业后,获得乳品工程师职称,并有资格担任各种高级行政与技术职务。另外,如果希望再读博士学位,还需经过2年半至3年的继续深造。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各校都有完善先进的实验设备供学生做实验。达鲁姆学校的实验奶厂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培训中心。

另外,丹麦政府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更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还开办了免费劳动力培训课程,每年约有1,500名在职的乳制品生产工人参加这样的学习。管理人员有16种不同的速成课程可供选择。达鲁姆学校还开办为期1-2周的培训课程,对从业的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丹麦国立乳品研究所是乳制品产业的主要研究机构,成立于1923年,拥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从收奶、原料奶前期处理、干酪、奶油、奶粉、鲜奶和酸奶等全套现代化实验生产线,生产各类乳品投放市场试销。其任务是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新设备,提高丹麦乳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科研项目由国家给予部分资助。该所不仅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还有一个乳品品尝小组,负责对全国各乳品厂样品品尝评分。每个厂每年送两次样品,由评审人员进行感官评分鉴定。

六、牛奶配额

欧盟实行统一的农业政策,各成员国的牛奶实行配额管理。丹麦的年配额量为44.55亿公斤。


从1984年起,经丹麦农业部授权,成立了配额管理机构“丹麦牛奶董事会”行业机构,负责牛奶配额的管理和额度的买卖交易。董事会还负责有关产业信息的传送及配额使用信息,向丹麦政府或欧盟交纳有关费用。作为管理机构,董事会向农场主征收每公斤奶0.002克朗的管理费,一个农场主一年平均交纳约750克朗的管理费。所有的乳制品厂都是该董事会的成员。该董事会实际上是丹麦全国牛奶的唯一买主,农场主必须通过它将牛奶出售给自己所属的乳品厂,然后,乳品厂以董事会的名义支付给农场主应得的收益。

1984年之前,全丹麦年产约51亿公斤牛奶,实施配额管理后,最大限度只能生产44.55亿公斤,因此导致2万家奶牛饲养厂关闭。1984年,丹麦有牛奶农场32,700个,平均配额15.2万公斤,到了1998年,农场数下降至11,350个,平均配额量达到39.2万公斤。

随着养牛业和乳品业规模化发展,有关机构实施了一项牛奶业重建方案,采取优胜劣汰的政策,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欧盟实行贴补政策,通过董事会对部分农场的剩余配额连续几年以高价收购,再以平价分配给需要配额的农场,其中未用完的配额“送”给欧盟作为减少配额实际使用量的回报。另对扩建牛舍、品质改良及其它特殊情况进行投资的农场,还给予超额额度补偿。新建农场一般都允许超额使用配额。到1987/88年度,所有农场都能得到需要的额度。

1988/89年度开始实行新的配额分配制度,每个农场的分配额度相当于80头奶牛的产量,不够再申请配额。1992/93年又规定最多超额量不得超过相当于60头奶牛的产量。1997/98年,再次调整为80头奶牛的产量的配额,但配额使用全部改为有偿使用,按市场买卖交易切割价(market clearing price)成交。这一配额交换制(quota exchange)始于98年1月。其定价按下列方式确定:愿意出让配额的农场主报自己的最低价,愿意购买配额的农场主报自己的最高价,董事会以坐标曲线的方式,划出双方的交汇点,这一价格就是市场买卖交易切割价。然后买方和卖方都以此价格成交,首次定价为2.28克朗/公斤,第一批成交额达1.78亿公斤。99年8月和12月分别进行了第二、第三次定价。这种做法在欧盟是首创,丹麦农场主和董事会对此也感到很满意。

还有一种分配办法是配额的直接转让。根据丹麦农场法的规定,农场可以买卖和租赁。自1984年实行牛奶配额制后,约9亿公斤的牛奶通过农场的买卖或按土地面积计算租赁牛奶配额的方式转让。但1998年实行市场交易切割价格后,董事会决定减少三分之一的直接转让交易,而要进入市场交易。其目的是使市场交易切割价格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其中减少的部分配额通过重新分配,分给新创业的农场主,以示鼓励。


相关搜索: 乳制品产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