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制粉行业呼唤健全小麦粉标准体系

时间:2002/12/27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新近,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周坚教授,就我国小麦粉标准体系的紧迫性、现状、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健全小麦粉标准体系的紧迫性
  国产小麦与进口小麦相比,普遍存在着品质差、专用性不强和价格高的问题。为此,制定出系统的符合国情并切实可行的小麦粉标准体系,从而使小麦种植业、加工业及面制食品整体产业链都在一个框架内协调统一、规范动作,提升整体水平,并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十分迫切。
  目前,小麦加工、消费市场无序有一定程度的混乱。小麦粉增白剂、有害增筋剂的超标使用,甚至含有荧光粉、吊白块的面粉问世,严重地影响到食品安全。水分超标、短斤少两、包装不规范,凡此种种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正规生产经营厂家的正当权益。为此,制定完善的小麦粉标准体系,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市场显得尤为迫切。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主要生产标准粉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技术标准,但随之而来的更高精度等级小麦粉的生产,乃至专用小麦粉的生产,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方法标准,这就导致各制粉厂家照搬引进生产线的技术方法、操作规范和生产标准,或者是厂家根据自己多年的情况与实践摸索出自我的生产规范,这些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小麦及中国面制食品生产的需求。同时,体系混乱、指标不统一,是制约我国小麦粉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制定符合目前小麦粉生产状况的小麦粉标准体系,以规范全国的小麦粉生产技术行为,推广执行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会极大地推动小麦粉生产的整体健康发展。


  □目前小麦粉标准的现状
  小麦粉的标准1986年,我国出台了GB1355-1986小麦粉国家标准,这是我国小麦粉质量标准的总框架,目前市场上的小麦粉基本上还是参照此标准生产的。1988年,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GB8607-1988高筋小麦粉和GB8608-1988低筋小麦粉国家标准。这两个标准,到了1993年,被专用粉行业标准所替代。该行业标准为SB/T1036-1993至SB/T1045-1993,具体为面包、面条、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自发粉和小麦胚10个产品。同时,面制食品国内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小麦原料的标准1987年,我国出现了GB1351-1987小麦原料国家标准,该标准是以容重和杂质含量作为定等级的标准,我国目前的小麦购销基本是按照此标准进行的。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高筋优质小麦和低筋优质小麦的标准,除了容重和杂质指标以外,引入了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及优质专用小麦的概念。
  其他标准1991年,国家制定了GB13122-1991面粉厂卫生规范以及行业标准、面粉厂设计规范,对一些相应的生产技术指标也有相应的规定,对一些专用技术术语和图形制定了一些标准。


  □现行小麦粉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系统性、完整性不够严格地讲,小麦粉的标准体系应该是原料种植到成品销售包括生产过程的整条产业链的内容,涵盖种植、生产、卫生和食品安全等多个层面,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指标来界定的科学完整的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一些标准是分割的,一些指标甚至是相矛盾的,同时缺少一些相应标准,标准之间缺乏连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些标准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小麦粉的一些标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这些标准远不能适应小麦生产的发展要求,滞后于市场标准,所以许多企业已抛开国家标准或者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标准,形成了大家目前认同的市场标准来适应市场,如GB1355-1986小麦粉国标,国标中的精度要求特一粉灰分小于0.7%,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特一粉,其灰分指标远低于0.7%,也就是说国标技术粉在市场上很难销售,市场标准已高于国家标准。类似的这些指标就要求在制定新的标准体系中考虑市场的变化和要求。
  专业术语比较混乱在制粉行业,正因为相对于市场国家标准滞后,而引起一些新的专业术语,造成制粉专业术语比较混乱的局面,如对于成品面粉,除普通粉、标准粉、特一粉和特二粉国家标准之外,出现了上白粉、等级粉、富强粉、精粉、特精粉等面筋级,有的地区还打出了专用粉等级,将专用粉与高精度等级面粉等同起来。严格地讲,专用粉应是品质指标,专用粉应注明具体面制食品,如面包专用粉、馒头专用粉等,而不能作为加工精度等级面粉名称,这是一个概念的错误。又比如,在制粉流程,即粉路的称谓上又有许多叫法,如标准粉粉路、等级粉粉路、专用粉粉路、前路出粉法、中路出粉法,而对这些粉路没有相对的严格界定和区分,这就造成一种粉路可以有多种叫法的混乱局面。在新的小麦粉标准体系中,应对制粉中专业术语进行分类筛选,并对每个术语进行严格定义,以便于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在食品的安全性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近期来,在小麦粉消费市场上,普遍出现了BPO和溴酸钾添加量严重超标,甚至是有的私营个体面粉生产厂家在面粉中添加吊白块的现象。BPO和溴酸钾长期超量服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被国外科学家早就证实了的,所以在大多数国家此类物质是严禁使用的,而吊白块是化工染料的副产品,对人体的危害则更大。在新的体系中,食品安全问题应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系应该对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作出严格的规定,同时增设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和霉菌毒素等卫生指标,在这一方面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质量的标准衔接性不强 在旧的标准粉标准体系中,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质量的标准是衔接得比较好的,把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的线是加工精度,即通常说的灰分指标。而自从引入品质概念以后,显然旧的标准体系已经不能解释新的产品。目前,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这个链衔接得相对比较好,1993年制定的行业专用粉标准已经将一些品质指标引入进来,如湿面筋含量。但稳定时间和降落值等指标,在原料这一方面还没有统一起来。
  由于食品专用粉所要求的品质指标为小麦特有的内部结构特性所决定,也就是说要生产某种特定的食品专用面粉,必须要求由符合该种面粉品质指标要求的专用小麦来加工,否则很难达到食品专用粉的品质要求。所以,国外对小麦原料提出了与成品面粉品质指标类似的要求,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专用小麦的标准。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农业人口的逐渐减少,农业逐渐由小农经济向农场工业化生产转移,才能为大面积种植同一优良品种专用小麦创造条件,将原料小麦、面粉加工和面制食品生产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这一方面,小麦粉标准体系具体指标的确定要与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考虑。


相关搜索: 小麦粉标准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