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乳业浪潮:比比谁更甜

时间:2002/8/13 0:00:00 来源:新闻周刊
三元南下,光明北上,乳业尝试走出地方割据

  7月28日,广州万佳超市。蒙牛牛奶1000毫升装被放在一个较为显眼的地方,打着促销价5.8元。进出超市的好多人手里都提着两盒。

  事实上,在广州,地方品牌如燕塘、香满楼始终占据着绝对强势,位列国产乳业前三甲的光明、伊利、三元虽然始终保持一定的份额,但是各自的市场动作并不大。只有三元在广州建立了5个配送中心和35个特许专卖店,号称“乳业老大”的光明在广州市场的购买率不过是15%。有专家说,华南尤其是广东将是乳业的下一个激战地。

  但是目前,华南和广东都不重要。不管是光明、三元还是伊利、三鹿,都将目光的焦点集中在竞争对手的根据地:光明北上北京,三元南下上海,伊利瞄准京沪,力求以这种方式打破乳业曾经的地方割据态势,打造全国品牌。

  应验了那句话“得京沪者得天下”。

  显然,大家都选择硬碰硬的作战方式。

  打到对手老家去

  乳业三足鼎立,互不侵犯的格局,在2002年被打破。

  在上海,光明是绝对的老大,它在上海的市场购买率高达70%。公司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8亿元猛增到2001年的38亿元。

  上海有北京难以比拟的巨大市场。资料显示:上海是全国乳品消费量最多的城市,2003年上海人均乳品销量将达到30公斤,仅增量部分,就有重达1.54亿公斤的乳业蛋糕。

  在三元之前,各路乳业都齐聚上海,始终未能撼倒光明。虽然三元扩张上海的步伐略显迟滞,但是延续了北京“稳、准、狠”的特质。2000年5月,三元宣布收购上海全佳乳品有限公司,正式杀入上海滩。这一收购不仅给三元带来了在上海市场12%的占有率,而且还包括周边华东市场10%的市场份额。

  三元的这次收购被业内评价为是“名利双收”,实际上,三元不过是全盘接收了7000万元的债权债务,对于收购本身根本分文未付。

  在北京,资料显示:土生土长的三元乳业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5%,自产销奶量达到7000吨。2001年,北京三元以930万美元收购了广州卡夫85%的外方所有股权;不久前,三元又收购了天津静海和保定容城两家当地乳品企业,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的强势地位。

  但是,上海光明的目标也在北京。此前不久,光明和北京林河工业开发总公司共同投资1.4亿元,在北京顺义新建乳品工厂,预计下半年投产后的日产量可达300吨,品种主要是北京人爱喝的酸奶。有消息说,光明在北京建第二家工厂的原因是早在1999年投产的工厂近三年来以100%的速度增长,如今已经满负荷运转,而市场仍在成长。

  与此同时,伊利集团投资1.3亿元的乳品厂已在北京于去年投产,三大巨头齐聚北京,一场大仗在所难免。

  更激烈的竞争在乳源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乳制品的关税将在2004年下调到10%—15%,到时澳大利亚等乳制品成本较低的国家会加大对中国的奶粉出口,液态奶成为国内企业最大的优势,奶源的争夺因此迫在眉睫。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奶牛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仅有奶牛和改良奶牛500万头,其中良种奶牛还不到一半,奶牛的单产水平只有2500公斤,与发达国家7000—8000公斤相差甚远;国际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奶牛蛋白饲养体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事实是,随着国内乳品企业的扩张,我国内蒙古和东北等北方最重要的奶源基地已经被瓜分殆尽。

  上海光明早在6年前,已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富裕县等地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进行全国性的奶源布局。目前这一布局已基本完成,去年光明的全年生奶收购总量已经达到45万吨。

  光明野心并不止于此。近日光明宣布它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年产200万吨生奶的奶源基地。具体的做法是,除在草原及牧区利用饲料优势扩大奶源生产外,在光明主要销售城市周边收集原料奶。

  三元则把目光投向了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最后一块无污染的天然大牧场———呼伦贝尔大草原。2001年三元收购了海拉尔市乳品厂,并出资1350万元与满洲里合资成立了乳业公司;伊利在黑龙江三大乳源县之一的大庆杜尔伯特县组建乳业公司,日收鲜奶量已经达到100吨以上;据称,三元和光明还打算在澳大利亚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无抗奶”能救市?

  更深层次的竞争在于质量,光明力拔头筹。

  今年5月,光明总裁王佳芬宣布,光明即将在上海全面推出“无抗生态牛奶”。事实上,在国际标准中,“无抗”是市场准入雷打不动的指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就禁止销售含抗生素的牛奶。

  专家解释说,凡经过抗生素治疗过的乳牛,其牛乳在一定时期内会残存抗生源,对抗生素有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在人体内积留的抗生素也会使人对抗生素类药品产生抗药性。

  光明的举措,遭到众多企业的反对。因为它将给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将中小企业推入绝境,市场面临新的整合。事实上,对于中国市场来讲,“无抗奶”早来比晚来好。“无抗”是国内企业与国际标准间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将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时产生冲溃的力量,只有遵循游戏规则并作好充分准备的企业才能存活下去。

  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止是中小企业,无抗对所有的国内乳业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只有实现集中专业喂养,才可能真正做到“无抗”。但是目前,全国70%—80%的奶牛由个体户养殖,大多数企业采用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奶源散养使抗生素的控制变得十分艰难。同样,变散养为集体圈养也十分艰难,目前一头高产奶牛的价格是1.5万至2万元,按产奶的利润计算就是产得越多,赔得越多。

  “无抗”其实给了乳品企业一个两难抉择。

  链接:乳品业的结构性过剩

  企业过剩。据了解,目前我国的乳品企业有1500家,但是其中日加工能力超过100吨的企业只占5%,大部分在20吨以下,排名前10位企业的液态奶产量只占总量的55%;年销售额超过1个亿的乳品企业只有12家。

  事实上,与外资公司相比,国内乳品企业大多处于低产量、低质量和低效率的“三低”状态,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2001年外资乳品企业的产值占到全国乳业产值的1/3,利税总额则占40%以上。号称国内老大的上海光明年销售额只是世界乳业排名第25位新西兰乳品集团的1/10,国内所有乳品企业的销售总额还不及瑞士雀巢一家。

  产品过剩。目前全球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我国仅为7.2公斤。但是空间并不意味着市场。我国的牛奶消费量基本集中在接近2个亿的城市人口上,实际的人均占有量已经很大了。

  在城市,1998年以来,我国乳制品的消费飞速增长,两三年内就增长了20%—30%,现在已经出现了理性回落;在农村,从1990—2000年,肉、蛋都大幅增加,但乳业消费从人均1.08千克下降到0.96千克,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增加。

  事实上,乳业的发展正在透支未来的需求,我国乳业三四年一次周期性的奶源过剩即为实证。在发生过“倒奶”的南京,近年由于郊县奶牛生产失控,牛群猛增到2万余头,导致产销失衡,只好把白花花的牛奶倒掉。

相关搜索: 乳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