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营管理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国内Vc当心潜在危险

时间:2002/6/5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维生素C(简称Vc)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确定的26种基本药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纷纷看好Vc。在国内,医药行业曾以较快速度大幅度提升Vc生产能力,一度使中国的Vc贸易量占世界之首。但是,国际Vc市场巨头不会容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当“盟主”的格局。由此,引发了Vc市场的“国际大战”。而且,“国际大战”旷日持久。回顾“国际大战”的经历,分析现状,展望未来,有关专家呼吁———
  ■曾经有过辉煌和“伤痛”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发达国家Vc的消费需求增长,同时国外生产厂因客观原因影响而停产或减产,从而形成世界市场对Vc的旺盛需求,也给我国Vc产品的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
  我国Vc始产于1958年,当时东北制药总厂年生产能力为30吨。1990年,我国有14家企业生产Vc,产量为6050吨,其中出口4377吨,当时国内Vc行业扩产已见端倪。1991~1994年,由于Vc出口高额利润的推动,国内企业争先恐后上项目,致使Vc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到1996年,我国Vc生产企业由1993年的15家发展到26家,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为2.6万吨,出口2.3万吨。生产能力占世界的40%以上,出口量为世界Vc贸易量的45%左右,居世界之首。
  然而,就在我国Vc生产方兴未艾、国内外市场炙手可热之时,Vc产销形势风云突变,一场价格大战狼烟四起:1995年10月,国际市场Vc巨头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为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突然宣布Vc降价20%,接着又以每月平均降价10%的速度连续降价,从每千克13美元一直降到5美元,国际市场上Vc价格最低时一度降到每千克4.5美元,这使全世界的Vc生产企业都开始亏损,在这场价格战中,我国的Vc企业从原先26家出口企业减少到主要的4家。在79届广交会上我国Vc成交量仅为300多吨,不及往年成交量的一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盲目投资造成Vc生产能力过剩,损失至少50亿元人民币。单单在1996~1998年的3年期间,我国Vc出口由于价格暴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3亿美元。
  从表面上看,这场价格大战是瑞士罗氏制药公司在1995年第四季度“发难”的。其实,大战“硝烟”早在1992年下半年已点燃,其时由于波黑战争加剧和日本武田公司受台风影响造成Vc减产至6200吨,使得国际市场Vc紧俏。在出口走俏的形势下,我国Vc生产能力剧增,达到创纪录的1.535万吨,产量也达到1.2万吨。1995年,东北制药总厂万吨Vc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成为仅次于罗氏公司的世界第二大Vc生产基地,我国Vc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占世界首位。因此,在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态势下,罗氏制药当然要向中国“宣战”。
  我国的Vc生产企业大部分不是罗氏公司的对手。价格的狂泻,使很多企业产生亏损局面,陷入经济低谷,只得关、停、并、转。
  ■整合行业“医治伤痛”
  造成“国际大战”被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Vc生产企业,生产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从生产高潮时26家企业来看,分散在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有5个省、直辖市有两家以上企业生产Vc;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的仅一家,超过5000吨的有5家,大部分为生产能力在3000吨以下的小厂,有的甚至只有一二百吨的生产能力。这种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的现象,致使我国Vc生产效率低下、能耗高、成本高。而世界最大的Vc生产企业罗氏公司拥有3套万吨级Vc生产装置,规模大、生产集中,在成本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价格大战中我国只能“俯首称臣”。另外,我国Vc的产销对国际市场具有很强依附性,对国内市场缺乏开拓力度,且多头出口,一旦国际市场降价,国内企业便“忙碌”于盲目竞相削价,同室操戈加剧无序竞争。
  毫无疑问,这样的“伤痛”必须“医治”。痛定思痛,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发文规定,Vc产品一律不再批准新上、扩大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对未经批准擅自上项目的企业,要严令停建,建议停止银行贷款,严重者要采取法律手段制裁。
  经过整顿和市场调节,我国Vc的生产和出口都比上年有了明显好转,由于无序竞争受到遏制,获准经营出口Vc的单位由过去的299家减少到19家,保证了Vc出口的顺畅。我国Vc生产企业也开始扭亏为盈,中国一些Vc生产企业将每千克成本降到5美元以下,实现扭亏为盈。 ■重整旗鼓“壮大”Vc产业
  实现扭亏为盈后,国内四大维生素C企业大幅扩产:1997年石药集团将原3000吨的年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1999年又扩大到12000吨;东北制药在1998年将年生产规模由10000吨扩大到15000吨;华北制药则扩产到10000吨;江苏江山制药公司的年产能扩大到8000吨。我国Vc总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业内人士曾指出,四大国内Vc巨头的大规模扩产,已呈“骑虎难下”之势,极有可能引发新的一轮残酷竞争,但以目前四家的实力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者,谁也无法使对手出局。
  果然不出所料,在去年我国入世的第一年,国内Vc四大生产企业与国际Vc生产巨头巴斯夫、罗氏制药火并。
  目前的国际市场,巴斯夫、罗氏制药和中国的四大Vc生产企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占据着Vc市场的主导地位。据了解,巴斯夫、罗氏制药一直把中国四大企业视为心腹之患,尽管中国的Vc生产企业在以往的“国际大战”中受到过重创,但是经过整合以后其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为此,巴斯夫、罗氏制药2001年把进攻的矛头直指中国:巴斯夫2001年成功收购了日本最大的Vc企业武田制药(年产Vc6000吨),而此前罗氏制药将进攻的长矛插在了中国的上海,罗氏上海制药供给罗氏的Vc直接由总部进行调配。因为Vc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而中国的四大Vc生产企业70%以上的产量是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因此,其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他们和中国的其他Vc生产企业。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Vc价格和巴斯夫、罗氏制药相差1美元左右,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技术、成本、规模经营上。
  然而,目前巴斯夫和罗氏制药占据着Vc的绝大部分高端市场———医药领域,而其生产品种也不仅仅是Vc,还有维生素其他系列产品,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以其高端市场和维生素系列产品带来的利润作为挑起Vc价格战的强有力后盾。反观我国,大部分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Vc产品利润更是微乎其微,要让其他产品为Vc“以丰补歉”看来困难多多。因此,经济实力强大的国际Vc市场巨头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又拉开了Vc价格战的序幕。为了应对价格战,中国Vc企业只得硬着头皮上阵。好在经过整合的我国Vc四大家族实力有所增强,并没有向上个世纪大多数中国Vc生产企业那样不堪一击。2001年的战果表明,中国Vc企业并没有全军覆灭,而巴斯夫、罗氏制药也没能在短时间内击垮中国Vc企业。新世纪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以实际上的平分秋色而暂时谢幕。
  □明天的VC市场危机四伏倘若说新世纪第一年国内VC四大家族还能与国际VC市场巨头进行一个回合较量的话,那么接下去新世纪的下几个回合能否继续进行强者对话则很难说了。
  国内VC四大家族除了要应对洋人之进攻,还要考虑国内VC生产及出口的平衡,尤其是在出口价格方面。国内企业历来有“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痼疾,在市场纷争大难临头之时,往往会兄弟企业之间同室操戈。更何况,我国VC的产销对国际市场具有很强依附性,对国内市场缺乏开拓力度,且多头出口,一旦国际市场降价始起,国内企业难免“忙碌”于盲目竞相削价,可能产生无序竞争的现象。
  当然,国家有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一点,为了规范上个世纪90年代如此众多VC企业的无序竞争,1995年,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组织20家主要的VC生产、经销企业,就价格自律问题共同议定了一个方案,即通过许可证制度实行出口配额并限价的措施。但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项制度被宣布取消。2002年1月1日始VC出口全面放开。那么,全面放开之后的VC生产、经销企业还会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呢?这很难说得准。
  令人感到不安的事情还在后头。正当我国VC生产企业在经历又一阵“阵痛”的关口,却传来国内VC企业后方吃紧的消息。我国VC企业的产品目前主要针对国际市场,虽然国内厂家都明白,国内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和一定的时间才能培育出来,因而谁都不愿意开发、培育国内市场,而是竞相进攻国际市场。
  殊不料,正当我国VC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大打价格战而且头破血流、逼近临亏点时,著名跨国公司、国际维生素C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瑞士罗氏公司却在背后刺杀过来,它们私下里在中国寻找合资对象,和一些维生素C企业频频碰头,商谈合资事宜。业内人士形容这样的态势为被对手“捣了老巢”。与此同时,国际巨头也将合资的目光移向四大巨头。有消息称,巴斯夫拟与某厂合资建设年产5.2万吨的VC生产基地,另一家企业也与罗氏在进行协商。
  这样的举动对于国内VC生产企业来说,可谓是触动神经的。原来的4家维生素C生产企业实力相当,如果其中有人与实力雄厚的洋巨头“联姻”,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维生素C行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维生素C行业真正的大裂变就会爆发。
  业内人士告诉笔者,重复投资使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加之我国VC企业都没有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几乎全部外销,因此,随着一些企业扩产,国际VC市场的新一轮价格战应声而起。2000年初,国际市场上每公斤维生素C是4.7至4.8美元,到年底就跌至3.4美元。接着,价格又迅速从3.4美元下滑,到现在已跌到2.8美元了。
  业内人士透露,VC生产原来产量小的时候还有钱赚,现在,产量大了反而没有利润了。江山公司盈利能力远不如往年,估计其他3家企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现在,国际市场VC供过于求已经超过1万吨,而每年全球消费量的增幅只2000吨,即使大家从此不再扩产,也要5年才能把生产能力的富余部分消化掉。他们都明白,未来5年时间里,VC行业没有好日子过了,合资是VC企业最后的机会,而合资最多只有其中两家有份,另外两家的命运将无法预料,中国整个VC行业从此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那么,合资还是不合资?我国VC生产企业进入了两难选择的境地。
  就现在国内VC企业的行业困境来看,合资似乎成为中国VC企业的救命稻草。我国的VC行业中剩下4家有竞争力的企业,而国际上有实力的巨头原来有3家,自从去年日本武田公司把自己的生产能力卖给了巴斯夫以后,现在只有两家翻云覆雨的大企业,应该说,买家是有限的。因此,企业争先恐后,都想把洋巨头拉到自己家。
  看来,中国VC行业将出现一场急风暴雨到来的危险。同时,合资后VC的主战场有可能从国际市场移师中国市场。
  □“狼”来了怎么办?
  种种迹象表明,入世后国际市场VC巨头长驱直入中国已成定局,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要叫国外企业不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毫无疑问要树立与国外企业“长期作战”的思想。为此,有关专家认为,国内VC行业应采取相应措施调整VC产销,稳定和规范VC产销及市场;应重视技术进步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提高收率,节能降耗,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此外,有关专家还提出:企业不能一味依赖出口而“吊死在一棵树上”。目前,我国国内VC用量仅在4000吨左右,不及生产能力的10%。即使按生产能力的10%计算,应用量也只有5000吨,人均年用量4.67克,国外先进国家人均年用量在60至100克,世界平均水平在10克。我国的VC90%应用于医药领域,发达国家比例仅为30%。由此可见,除医药以外的其他很多领域VC的应用,我国尚未有效开拓。如在食品领域。VC作为饮料、果酱、糖果等添加剂,对提高人体素质极为重要。VC还能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国外所占比例约10%左右,我国在这方面基本上属于空白。当然,在加大对国内市场开发力度的同时,还应扩大宣传,提高消费者有关VC对人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以加大国内市场需求。

相关搜索: Vc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