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用户中心
行业资料 实用资料 质量管理 健康生活 经营管理 最新资料
关键词:
站点位置: 首页 > 知识资料 > 实用资料 > 组织机构 > 行业协会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四川省通江县银耳协会

时间:2014/9/10 16:26:00 来源:网友

通江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4117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属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素有“一府三乡”的美誉,即“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联系点。2005年11月,中国科协批准通江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县。通江县银耳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从事银耳生产技术指导,发展以银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积极开展银耳生产学术活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培养科技人才。

近年来,通江银耳协会在主管部门县科协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下,协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全县银耳产业化的必要纽带和中坚力量,为通江银耳产业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中国银耳之乡”再增光彩。2005年温家宝总理视察通江时,称赞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通江银耳协会在2001年获市科协、市财政局“一二三四科普致富活动第一名”;2002年获巴中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明星协会”;2003年获省科协等六家联合表彰“百强协会”;2005年获巴中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机构完善,思路正确,为通江银耳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一)顺势发展,健全了组织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好生产者的利益,就必须充分利用特色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合作化的道路,成立银耳协会就是广大耳农的迫切愿望。在县委、县政府“绿色经济富县”的重要举措指导下,通过能人牵头,自愿入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谋发展,成立了通江县银耳协会,为全县广大耳农找到了一条“依山富民”的致富门路。通江县银耳协会紧紧抓住大好发展时机,不断加强和调整协会理事会核心队伍,让银耳行业中精英凸颖而出,增强核心力量,共谋发展大计;设立协会分支机构,健全网络体系,共设有制种、种植、科普3个专业委员会,现有会员1160多人,固定资产达23.5万元,为通江银耳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适应形势,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随着全县银耳产业化不断向前推进,市场千变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协会工作思路,一是在方向引导上,通过“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引导,银耳生产方式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安全效益型”逐渐转变;二是在服务内容上,由“单一服务”向“多向服务”逐渐转变,凡是涉及银耳方面的事,协会主动与多方协作,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在工作方法上,由“普及指导”向“重点示范”逐渐转变,即除科技普及指导工作外,县银耳协会还抓好重点示范项目和工程,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在协会职能上,由“专业服务”向“行业引导”逐渐转变,从专业服务型向行业管理型转变,肩负起专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双重职能。通过这一系列的转变,大大地增强了协会在银耳产业化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主导作用、纽带作用和促进作用。

二、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为提升银耳品牌促进耳农致富开辟了广阔空间

(一)组织活动制度化。协会忙而有序地开展组织活动,一是每年召开2次全体理事会议,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文件精神,了解天下大事;讨论协会组织建设,充实组织力量;交流工作经验,促进事业有成;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商讨发展大计。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活动,组织技术人员经常深入耳农家中,指导解决银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三是召开银耳技术研讨会,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大大地提高银耳生产水平。

(二)科技服务经常化。县银耳协会始终坚持“科技兴耳”发展战略,确保科技服务经常化。积极参加县科协每年组织的3月科技下乡、5月科技活动周和9月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协会编印《通江银耳栽培技术》、《通江县食用菌栽培技术》、《银耳质量标准》等科普资料40000份;每年举行二次制种栽培、管理、加工培训班、生产期和出耳期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种耳区进行示范技术指导,以村为单位不定期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80多次,培训6000余人次,到栽培现场指导160多次,通过培训和指导,全县90%的耳农掌握了先进的栽培管理方法;组织研究大棚银耳及银耳袋料栽培新技术,带领科技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达50人次;每年科普投入达4.2万元。

(三)基地建设标准化。实践证明要使银耳丰收,科技必须先行,进行科学种植。经过银耳协会牵头,在诺水河镇、涪阳镇、新场乡、朱元乡、陈河乡建银耳科普示范基地5个,标准化耳堂400个,耳农2万余人,示范户达400户,示范区域2000平方公里,示范区银耳产量达100吨,示范产值达920万元。通江银耳协会通过协会+龙头企业+基地+耳农的模式,把千家万户耳农联结起来。2001年以来协会培育银耳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

(四)菌种管理规范化。协会积极参与菌种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种子法和农业部的食用菌管理条例,全县菌种管理工作基本达到规范化,做到了“统一菌种种源、统一原料配方、统一制种标准、统一菌种质量、统一售后服务”,确保了菌种质量,维护了生产企业和耳农的利益。

(五)品牌提升高效化。通江银耳协会先后投资50多万元,通过县电视台和《西南商报》等媒体宣传“通江银耳”,2001年通江银耳获国家商标局注册,并颁发商标证书。同时协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并与县科技网建立了友情链接,在网上收集和发布相关的经济、科技信息,为扩大银耳知名度、宣传银耳品牌、推销自己的产品提供了平台。由协会牵头,成立了通江银耳科普标准化示范基地协调小组。为完善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耳林、菌种、水源、耳堂、肥料及农药供应网点、产品销售网点和加工设施的建设,并引进了河南泌阳、福建三明等地的先进银耳栽培技术,同时引时科技人才对银耳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了银耳及系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使通江银耳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会员从协会取得的近三年年均纯收入达到2450元,比全县近三年农民年均纯收入1790元,增长了36.8%,从而带动了6000多农户增收。

三、立足优势,开发项目,为普及科技知识和建设新农村开辟了美好前景

目前,随着人们对银耳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认识提高,银耳已被列为当代重要的绿色保健食品,国内外对银耳消费的数量逐年增长。进行优良银耳菌株的选育十分必要,根据国内外的银耳专家已将先进的细胞融合技术和杂交育种技术运用到银耳菌株的选育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新技术,协会已请专家充分论证,适宜通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将于2006年底实施“中、偏高温型优良菌株选育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银耳菌种300万袋,销售收入600万元,利润66万元。通过品种改良银耳菌种单产可由原0.15公斤/袋,提高到0.25公斤/袋,可新增银耳种植户2100户,年产银耳20万公斤,产值1840万元,户平增收25%以上。为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了美好前景。

电话:010-62379323,82022399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1号中国科技馆七楼 


相关搜索: 银耳 协会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查看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专题栏目
  • 还没开放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