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食品安全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创新模式严格执法 力保“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14/12/4 8:19:02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当食品安全检测员”、“我来看看这个牛奶有没有问题”……10月10日,深圳荔轩小学,2014年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暨食品安全大课堂活动现场,在食品安全专家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当起食品安全检测员,成功完成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牛奶“三聚氰胺”、硼砂、农残的检测试验。“细菌知多少”、“食品安全我知道”等充满趣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闹中掌握到了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这样多种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还将在全市671所中小学开展。

一则消息显示,深圳全市学校三年来未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小学全部消灭“C级食堂”,这也意味着深圳成为全省首个学校食堂“消C”的城市,也是食堂食品安全整体优良率最高的城市。

事实上,不但是学校食堂安全,近些年深圳全市食品安全形势也持续向好。这背后有何原因?笔者了解到,这与深圳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源头监管、严格执法等密不可分。深圳也逐渐探索出一套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圳模式”。

体制创新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食品监管新格局

近年来,各地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暴露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发证的食品企业累计达12万余家,其中生产企业1400余家,流通企业近6万家,餐饮服务企业6万多家。面对如此庞大的食品经营主体,如何做好监管?深圳的答案是建立“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的食品监管新模式。

时间倒回至2009年,当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大部制改革,大胆突破分段监管体制,组建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整合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将食品生产(原质监部门负责)、食品流通(原工商部门负责)、餐饮消费(原卫生部门负责)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一并划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4年5月14日,大部制改革推出“升级版”,在之前大市场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新组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市场监管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按辖区、街道分别组建市市场监管局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分局以及市市场监管所、市食品药品监管所,两个分局、两个监管所实行合署办公。

专家表示,这种以“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更适应市场需求。其充分考虑并区分对待普通产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由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实现专业化监管。建立起的“市、区、街”食品药品三级监管网络,有利于把监管的触角伸展到深圳的每个角落,更好地落实国家、省有关建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要求。

此外,由于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基层监管机构合署设置,也有利于打破地域界限,统一监管政策、程序与标准,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监管公平性、减少资源浪费,确保政令畅通、统一高效。同时,“委”负责决策和监督,“局”负责具体执行,也加大了机构的综合调节力度,提高市场监管质量。

改革6个多月以来,深圳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升级提速。一系列利好消息频传:如深圳将实施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其中包括深圳将参照香港食品安全抽检标准,通过提高抽检量,扩大抽检覆盖面,提升深圳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等等。

除了继续加大日常抽检外,短短几个月,深圳陆续开展查处无证经营的“清雷行动”、查处有害水产品的“清水行动”、查处私宰肉窝点的“清肉行动”等多个专项执法监督抽查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极大地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有利地保障了食品安全。

此外还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针对市民关心的食品热点问题,深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行动并发布相关信息。例如,“福喜”事件在被媒体曝光后,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快速反应,对深圳市内快餐部门进行清查和突击检查,并明确要求各单位如采购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肉类食品原料,需立即停用、主动封存并报辖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同时要求各下属单位加强对洋快餐品牌使用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产品的监督检查。

监管方式创新

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员 守住食品安全首道防线

深圳全市拥有市场主体157.8万户,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者12万户左右,而整个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的公务员只有2855名。这也意味着,就算这些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在食品上,人均监管也要达到40多户……这是8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举办的“大市场监管职能转变及监管方式创新征求意见会”上,该委常务副主任徐友军透露的一组数据。

“可想而知,我们传统的监管方式已难以为继”,徐友军说。在不断创新,探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模式上,深圳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在深圳的十多个食品安全管理知识考核培训点,每月都有不少人参加考试,以获取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证书。200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将配备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作为食品准入的前置条件,强化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意识。

深圳为何要在企业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全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影响食品安全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水平等直接影响到整个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具备食品安全意识,才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管理。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管理方法,才会在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现风险因素,抓住关键控制点,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问题。职业道德水平高,才会自觉守法经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培训考核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三个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员112939名,主要管理岗位人员15191名,持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共计128130名。如今在深圳,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强有力补充。

此外,深圳在广东省率先实现食品生产许可网上办理,审批发证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工作日。结合商事登记改革许可流程,推进审批流通许可改革顺利实施,深圳还取消销售预包装食品现场核查流程;提升餐饮服务许可工作效能,许可平均办结时间为1.72个工作日,比上年度减少5.09个工作日,提前办结率达91.40%。

研究“潜规则”推“黑名单”制度 探索信用监管

近年来,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越来越多食品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这也警示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仅要和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作斗争,还要用更大的精力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摸清食品行业的“潜规则”,特别对那些看似清楚、实际上并不清楚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增强监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是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精准打击的有效方式之一。

“同样一个干海参,用国家禁止使用的硼砂发制比直接用水发制,其重量可增加一倍……”深圳食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该食品行业“潜规则”让人瞠目结舌。据了解,自开展“潜规则”研究以来,通过对舆情收集、日常巡查、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等工作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深圳食品监管部门已筛选233条食品安全潜规则信息,涉及食品27大类,食品安全危害(或风险)因素119个品种,覆盖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各个环节。

目前已完成针对海参、奶茶、面制品、干制水产品、枸杞等产品的5个行业潜规则的研究,并对外公布“潜规则”研究报告,且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当我们点破了这些所谓的‘潜规则’,也会让消费者明白如何辨别、投诉一些黑心的食品企业。”深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深圳,违法违规食品企业除了会受到法律处罚外,还会被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并公之于众。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会被重点监管,对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还将实施禁业限制。目前,已有共25家商事主体、54名负责人或经营者被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

业内人士评价称,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是探索信用监管的一种新模式,对行业自律、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制建设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对食品安全失信行为予以惩戒,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如一家列入首批“黑名单”的企业,一笔2000万元已到放款阶段的贷款被银行以存在风险为由予以撤销。

严格执法

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零容忍”

对危害食品安全的“黑心”行为,深圳市民深恶痛绝,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更是如此,“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事件,我们遵照的原则是‘零容忍’。”

从2013年以来,深圳食品监管部门着力把控主渠道食品安全,持续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食品的监督管理,2013年全年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三环节抽检大米、乳制品等食品及原料27987批次,抽检覆盖率为1.87份/千人,基本涵盖了市民日常消费的各类食品品种,合格26732批次。抽检批次、整体合格率较2012年同期均有所提高。

数据显示,2014年1—9月份共抽检生产、流通和餐饮三个环节的食品41713批次,合格40324批次,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均已责令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召回已售出的不合格产品,并依法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开展了2014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2014年前三季度,共抽检256家农产品生产经营场所(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农批市场、生产基地、屠宰场、渔港、冻库),共监测抽样3240份样品,不合格样品176份。从抽检情况来看,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此外,针对热点食品安全问题,深圳食品监管部门还持续开展了雷霆1—6号打击私宰、水产品非法添加孔雀石绿等十多个专项查处行动。2013年至今,共立案查处食品类案件7000多宗。其中“超级牛扒”案罚没121万多元,成为深圳建市以来餐饮环节单宗罚没案值最大的案件。市食品监管部门对涉嫌犯罪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无一例外,全部移送公安机关查办。

从2013年开始,深圳加快了“两高”司法解释和“两法”衔接工作要求,着力查办大要案,对典型案件坚决曝光,对涉嫌犯罪的食品违法案件一律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起到了查办一宗案件震慑一个行业的作用。2014年以来(截至10月9日),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立案查处食品类违法案件6355宗(2013年全年4759宗),移送涉嫌犯罪食品安全案件82宗(2013年全年72宗)。

数据表明,该局对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净化深圳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护航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十分重要。据了解,深圳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并且推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如组织修订《深圳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推进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条例》、《食用农产品安全条例》等立法工作。

此外,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一期工程基础上,依托第三方非营利机构推进完善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与信用管理系统,并积极申报国家试点。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管理制度。还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目前监测网覆盖全市,监测总体合格率为87.3%,为近4年来最高。

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成共识

“海味不宜与哪些水果同食”、“第二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公告”……市民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深圳最新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深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最新工作动态以及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小知识、“小误区”,只要关注深圳食品监管部门开通的“食安深圳”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平台便可以轻松掌握。

据了解,针对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曲解所造成的负面情绪,深圳食品监管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转变思路,全方位、多渠道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风险交流。

从丰富多彩的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再到公益公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随着多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展开,不仅为人们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也推动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逐渐成为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食安办的综合协调下,深圳食品安全监管合力持续提升。据了解,市食安办统筹部署,全年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群众路线食品安全专题整治,以及镉大米、肉及肉制品、私屠滥宰、地沟油等专项整治行动。还推动完善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两法”衔接机制,推动检察院建立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并出台全市《贯彻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两法衔接”与“两高”司法解释工作座谈会纪要》,形成打击合力。如媒体广泛报道的茂名病死猪肉加工的排骨粒流入深圳的案件,就是在市食安办的大力协调下,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使案件迅速告破、涉嫌犯罪人员被抓获。

此外,据了解,目前深圳已将“食品安全状况”指标纳入对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政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食品安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这将有效治理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保障深圳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搜索: 食品安全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