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财经报道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风光无限糖高宗贱卖 糖业公司巨亏行情难逆转

时间:2013/9/3 9:02:18 来源:新闻晚报

  曾经风光无限的“糖高宗”,近一年来价格阴跌不止。原本寄希望于夏秋消费旺季打个翻身仗的制糖企业,今年遭遇旺季不旺的尴尬,让食糖贱卖行情难以逆转。

  对于受淡旺季销售影响明显的制糖业来说,每年夏秋季,在饮料消费高峰叠加中秋备货双重利好的推动下,制糖企业的销售战往往高潮迭起。然而,今年中秋备货期已过,制糖企业依旧在寒冬中苦行。即使是7月燃起的那些个星点般价格反弹的小火苗,也在不到一月间消逝。

  本月,多家制糖企业公布业绩惨淡的二季报,巨亏的背后揭示了行业的无奈:不断扩张的产能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走私糖盛行让国内糖企在夹缝中求生存……更糟糕的是,多家缺乏应对措施的企业表示,明年或更加艰难。

  旺季不旺食糖贱卖

  自7月中旬起,寒冬中苦守的糖业公司略感一丝暖意。期货分析师陆明远告诉记者,因7月整体宏观氛围转好,资金大量流入大宗商品市场,几乎国内外所有商品都出现回暖走势。在此带动下,糖价也走出一轮上扬行情。“今年全国百年难遇的高温天气,推动饮料等食糖下游产品迎来销售旺季,从而带动食糖销售。低迷的糖市价格主要是受到夏季饮料消费高峰和中秋备货的影响,出现为期一个月的小幅反弹行情。”

  但这波久违的行情,没有给糖商带来多少业绩提振,倒是近期因为供过于求,外盘糖价的大幅回落又让糖商很快陷入亏本泥潭。

  记者了解到,历时192天的云南省2012~2013年生产榨季已于6月21日结束,食糖产量达224.19万吨创历史新高。这是因为今年雨季提前从而导致旱情得以缓解,甘蔗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产糖率比往年有所提高。但增收量产直接导致今年食糖市场供过于求,价格萎靡。

  国际糖价市场方面,对全球糖市的过剩预测尽管从前期的1000万吨左右降至目前300万吨水平,但期末库存仍将继续创新高,超过7000万吨水平。同时,今年最大甘蔗种植国巴西的甘蔗压榨增加,8月上半月创记录高位,供应面亦使国际糖价承压,原糖期货价格阴跌不断。

  利空同样反映在国内期货市场。白糖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就8月20日行情来看,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收盘继续大幅下挫,国内期货市场受此影响跟随下跌;目前主产区由于暂无明确消息指引,报价多跟随期货价格走低。

  虽然“糖高宗”从价格的巅峰宝座跌落已一年多,但食糖熊市仍无见底的征兆。从年初至8月21日,国内广西现货报价自每吨5700元下降至5350元左右,郑糖1401主力合约价格从每吨5700元震荡下跌到5000元左右,跌幅14%左右;洲际交易所(ICE)原糖则由每磅近20美分跌至16美分附近,降幅接近20%。

  糖业公司巨亏扩大

  今年糖价旺季不旺,甚至超出去年的萧条情况,制糖企业一片哀叹。8月,糖业公司公布中期业绩,持续扩大的亏损让投资者不寒而栗。

  主营产品为机制糖、机制纸的南宁糖业(6.40, 0.15, 2.40%)公布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8.2亿元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7.3亿元,降幅超过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去年的亏损3200万元扩大至亏损1.19亿元,每股收益亏损0.42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增加逾两倍。

  主营产品为糖和造纸业的贵糖股份(6.55, 0.15, 2.34%)也公布了上半年的亏损报告。该公司受食糖、文化用纸价格持续走低、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亏损4843万元。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白砂糖售价下跌的幅度大于成本下降的幅度,导致白砂糖毛利率下降,公司利润减少。纸产品市场依旧不景气,整个行业仍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低迷,没有走好的迹象。

  南宁糖业的历年年报披露数据显示,其糖业毛利率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分别为24.86%、23.78%、13.56%和10.26%。贵糖股份的历年年报披露数据则显示,其糖业毛利率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分别为25.65%、31.07%、12.19%和3.61%,均出现大幅下滑。

  进一步分析中报发现,南宁糖业2012年、2013年榨季机制糖产量为61.62万吨,去年只有48.27万吨;公司机制糖产量40.93万吨,上年同期仅为30.05万吨。虽然公司机制糖产品的生产呈上涨势头,但产品价格在上半年出现下降,导致量增利减的结果。

  对此,南宁糖业表示,公司的产能保持稳定,今年甘蔗收成好,导致蔗糖产量较大幅度上升。但这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相反多卖一吨糖,就要多亏一份钱。“甘蔗的收购成本价是政府定的,有多少要收多少,而终端售价是市场决定的,供大于求的现状让价格倒挂,导致持续亏本。”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董秘办,其相关人员如此解释。她还告诉记者,预料中的夏秋销售高峰今年并未出现,这都是市场供大于求导致的。“夏季的饮料用糖可以用玉米糖浆代替,成本更低,即使是月饼销售也难以挽回颓势。”

  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公司白砂糖的含税均价为每吨5598元,与去年同期均价每吨6626元相比,下降1028元,降幅达15.5%,而糖价历史高点曾达每吨7000元。同时,白砂糖售价下跌的幅度大于成本下降的幅度,导致白砂糖毛利率下降,公司利润减少。目前看来,下半年糖价很难有起色,全行业或继续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全年公司扭亏的希望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2年公司净利润已出现3亿多元的亏损,明年南宁糖业戴帽几成定局。不过,针对何时能走出低谷、下半年行情怎样,公司方表示很难预计,且目前也没有应对方法。“两端价格无法控制,整个行业都是看天吃饭,目前也无扭亏良策。”相关人员无奈地表示。

  私糖冲击全年预亏

  近日,上海糖酒集团董事长葛俊杰表示,受进口食糖冲击,目前全行业陷入低谷,预计整个行业全年亏损100亿元,“明年将更加困难。”

  采访中,多个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到“走私糖”之害。如上所述,国内糖价低迷的原因是市场供大于求。而原本国内食糖产量与消费量持平,打破平衡造成这个局面的,是大量进口的食糖以及走私糖。上海糖酒集团董事长葛俊杰近日表示,预计整个行业全年亏损100亿元,明年将更加困难。

  据悉,目前中国白砂糖配额内进口价格比国内食糖价格每吨低1000余元,内外巨大的价格差导致食糖进口动力大增。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12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糖375万吨,较2011年增加28%;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口原糖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7.2%。而相比进口糖价,走私糖价更要低700元~800元。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让大批走私糖趁机进入国内市场,使得糖市供过于求,让国内糖企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专业人士估计,仅去年白糖走私量就不低于100万吨。

  “政府为保护糖农利益,规定了食糖最低收购价。全球白糖产出充足,国际糖价大降,国内外价差巨大,一些走私分子就试图通过差价获得巨额利润,最终扰乱了市场秩序。”陆明远表示。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糖业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在进口糖大量涌入的背景下,由于国内甘蔗种植劳动生产力低下,土地利用率低,亩产值难以与巴西、印度等国竞争。同时,由于良种缺乏、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及先天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我国食糖生产的主要原料糖料蔗种植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当前,广西等国内产糖区甘蔗收购价普遍在每吨450元以上,而印度、巴西等国糖料蔗成本换算成人民币不足每吨300元。

  南宁糖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糖料蔗的成本占制糖总成本的70%以上,种蔗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据国家发改委消息,7月份我国进口加工成品糖平均成本为每吨4207元,比广东销区糖价低1278元。

  产业转型拯救糖企

  制糖业巨亏,不仅仅是几家上市公司的坎。据悉,广西是国内最为重要的食糖主产区,年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制糖业多项标准均走在国内同行前列。广西糖业不景气,其它产区糖业发展更为捉襟见肘。专家估计,2012、2013榨季,云南糖业企业三分之二以上面临亏损局面,海南、黑龙江等地糖业企业则几乎全部亏损。

  据悉,2006年~2008年,国内糖业也曾出现低谷,但当时业界依旧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此后,随着2008年~2010年受异常天气影响,国际国内糖业进入减产周期,国内食糖供不应求,糖价大幅走高,制糖企业获利颇丰。然而,随着上个榨季以来国际国内糖价掉头向下,国内制糖企业逐渐尝到了苦涩味道。

  同时,蔗价直补、提高甘蔗种植劳动生产率、产业转型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提出。

  有业内人士建议,仿照发达国家对农产品(6.70, 0.20, 3.08%)进行补贴的模式,对农民种植糖料蔗进行补贴,降低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渡过当前难关,为国内糖业实现技术升级和调整赢得宝贵时间。技术转型方面,可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加快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生产,加快良种研发等方式,提高糖业尤其是甘蔗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如此,才能让制糖企业走出困境。

  (文章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邵丽蓉)


相关搜索: 糖业 糖价 白糖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