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拿保健品当“神药”老年人纷纷中招 百件咨询中投诉不足5件

时间:2013/6/24 14:59:36 来源:和讯网

哈市消费者董先生投诉,去年12月,他的父亲在哈市一保健品公司花4000多元“金霡通黄金组合”。购买后却发现该药品上的保质期竟然是到2010年11月,已经过期2年多。董先生立刻与该公司联系,但得到的回答是销售员不在,不能给予处理。今年“3.15”期间,董先生将此事投诉到哈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经协调,这家保健品公司退还了董先生父亲的4000元购药款。

75岁王大妈支气管炎严重,每次看见各种宣称能治支气管炎的药品,她都要买来试上一试。今年5月初,她发现自家单元门上贴着一张带着多个部门公章的公益讲座通知,既有医学专家讲解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保健知识,还是“车接车送”、“管午饭”。见状,王大妈赶紧拨通了通知上的电话报名参加。可讲座过后,那些热情招待他们的“白大褂”们突然变脸,纷纷堵在门口,让参加听讲的老人购买保健品,否则就甭想回家。被逼无奈,王大妈拿出身上仅有的600多元钱,买了两盒“药品”。吃了一个多月,未见任何效果。越想越憋屈的王大妈,一股火住院了。

“一年来,我们接到的"王大妈"们的咨询投诉电话很多。可是这些老人只是询问和诉说,却拒绝投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哈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主任辛栋介绍,从年初至今,哈市工商局12315、市消协等各级部门接到因购买各种保健品而有异议、纠纷的咨询有近百件,能够积极投诉,讨说法维权的却微乎其微。理由是“太麻烦”、“花钱买教训”、“别人去报案我再去”等等。

辛栋分析,上当受骗的老人们之所以选择沉默,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怕子女埋怨,怕人笑话;二是信息闭塞,对非法推销陷阱缺乏正确判断;三是缺乏依法维权意识。

针对目前现状,哈市工商、消协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购买保健品应选择正规门店,远离借饭店、药店、社区等场所进行保健品流动性推销的人员。更要谨记保健品不是药,患病还需到正规医院治疗。如购买保健品,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日期、生产单位、各项标识是否齐全。



相关搜索: 保健品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