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资讯网站
用户中心
综合报道 市场动态 食品安全 产业经济 科技动态 经营管理 专业视角 各地动态 企业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资讯 养生资讯 饮食资讯 美食资讯 排行 评论 滚动 百度
关键词:
站点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设置字号: 【手机阅读】
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哈尔滨:一个月内 蔬菜由“毛”时代进入“元”时代

时间:2011/8/29 11:30:50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连日来,哈市蔬菜价格出现上涨:豆角2.5元/斤—3.5元/斤、茄子2元/斤、黄瓜2元/斤,香菜15元一斤。据市菜蓝子领导小组相关人士介绍,短短一个月内,我市蔬菜由“毛”时代进入“元”时代。记者深入调查蔬菜种植、流通等领域,试图为市民揭开菜价上涨的背后原因。

  调查

  菜价连日上涨 46元菜就够吃两三天

  “香菜一块五一两、不许挑不许拣……”28日,道外北十六道街早市的菜农们不停地吆喝着。而购菜市民也变得精明起来,不让挑,我就论棵买。

  记者发现,在道外区最大的早市———北七道街早市上,果菜类的蔬菜一周内全部身价大涨,黄瓜2元/斤、豆角2.5元/斤—3.5元/斤、茄子2 元/斤,菜价一下子从7月中旬的“毛”时代进入“元”时代。在此轮涨价大潮中,叶菜更成为领涨先锋,香菜、菠菜、油麦菜、生菜全部“金贵”起来。记者搜遍整个市场,才发现几家菜贩手头有货,叶菜成为市民菜蓝子里的稀罕物。

  刚逛完早市的张志奎大爷有些抱怨:“豆角前几天还一块五二斤,今天就两块五了,茄子、豇豆角也没一样便宜。”老人拎着手里的菜篮子告诉记者,今天他买了葱、鸡蛋、豆角、黄瓜、鱼和一点点水果,共花掉46元,以前这些菜够吃四五天,现在也就够两三天。

 菜很少价很贵 卖菜的“抓”不着菜

  在这轮涨价风波中,菜贩们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来自江北的菜贩李女士一家三口在道外十道街菜市场靠贩卖蔬菜维持家用。为了能“抓”到好菜,每天凌晨两点是她和“家里掌柜的”去道里薛家批发市场上菜的宝贵时间。可近一周以来,她们家的菜车都显得空荡荡的,菜少、价贵,让她们每次上菜后,收获并不丰厚。

  李女士说,菜价长得邪乎,去晚了不是没菜了就是价太贵,不敢往回拉。有时碰到质量好或价格便宜的菜,每个菜贩都要拼死往上抢。她指着地上的豆角说,2.2元/斤批回来,一斤加价3毛钱;香菜10元/斤批回来,一斤加3块,除去油钱不剩啥。即使这样,市民也喊贵,不爱买。24日21时,数着两天挣的187元钱,李女士笑不起来。

菜贩

  市民

  叶菜成“弃儿”

  近郊万亩蔬菜基地消失

  如果说导致蔬菜青黄不接、产量锐减30%的是气候等客观因素,那么导致叶菜类蔬菜价格飞涨的则是人为因素,这是我们这座城市不该回避的。

  市菜蓝子办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市城市进行大规模扩张,位于近郊周边的菜田正在逐步被侵食。如新春、成高子、红星村、万宝等大田菜地都在随着城市开发占地而处于萎缩消失状态,直接减产面积达到万余亩。这些传统蔬菜基地的消失,让一些掌握小品种叶菜技能的“种菜老把式”渐渐改行、消失。原本叶菜类蔬菜与果类蔬菜相比就属“娇气菜”。种植技术含量高,市场风险性大,离开土地就死,不易保存等特点,让叶菜类蔬菜一直被作为“边角菜”进行种植,传统蔬菜基地的消失更加剧了菜农放弃种植叶菜的想法。

  据统计,目前我市只有阿城阿什河和道外民主乡的新星村有零星种植叶菜,数量不足百亩。叶菜的缺失、菜田的侵占已经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问题。

  对策

  前期菜贱赔钱 现在涨价又没菜了

  25日,记者来到机场路小赵家大赵家蔬菜批发市场。每年夏季,来自道里区新发镇、呼兰区、兰西县的新鲜蔬菜从这里直供道里、道外、南岗等区域。菜农们说,每年哈市1/3的地产蔬菜都出自这里。

  57岁的“菜把式”、姜家屯菜农刘海荣向记者说起今年的菜市行情。她说,今年种菜中间根本不挣钱,现在菜价涨起来才刚刚有个赚头。她说,七月份,正当陆地菜集中上市时,茄子、豆角、辣椒、大头菜的价格才一两毛钱,当时一车茄子千把斤,才卖一二百元钱,菜农们哭呀。豆角干脆不采了,就让长在地里,雇人采摘一小时人工费就8-9元钱,采下来就赔钱。立秋后,蔬菜生长得慢,现在要四五天或一周时间才能采一车菜,菜量一下子减少,南方菜又没上来,市场出现空当,菜价当然上扬。

  刘海荣说,今年前期雨水大、后期干旱多,加剧了地产蔬菜的青黄不接,直接导致菜价猛升。作为我市地产蔬菜生产基地的五常拉林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孙兴民也同样支持此观点。受气候原因影响,拉林地区6万亩蔬菜减产达30%左右。

  刘海荣说,今年这种情况,菜农在开春和眼下才看到了效益。物价上涨,使菜农种菜成本上涨,一亩菜地的化肥、人工成本最少要1000多元。一根豆角架条就从过去的一毛钱涨到了三毛二。前期蔬菜稀烂贱,大伙赔钱,现在价涨起来,又没有菜。如此窘况成为全市菜农的写照。

  菜农

  增加“粮改菜”

  棚室蔬菜今冬唱主角

  其实,今年5月,市政府即对此进行专题调研与规划:三年内全市实现郊区四环内17万亩粮田的“粮改菜”;三年后,郊区四环内蔬菜种植面积将由原来的7.5万亩发展到25万亩左右,使四环内蔬菜种植面积增加2倍多,如此对保证我市蔬菜供应、平抑物价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初步建成“一圈两带”蔬菜产业格局,即市郊周边建成设施蔬菜生产圈,沿哈肇路(呼兰双井—巴彦西集)、哈五路(阿城阿什河—五常拉林)建成两条百里蔬菜产业带。以“一圈两带”为中心,全市“粮改菜”面积20万亩,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由146万亩增加到166万亩。

  据市农委蔬菜与经济作物处处长于凤芹介绍,大力实施“粮改菜”,增加蔬菜产量,可以保证我市蔬菜的有效供应,摆脱对外地菜的依赖。今年仅五常市的拉林、红旗两个村就已增加棚室、温室菜种植面积一万亩,已投产5000亩,进入冬季这些菜就可填补市场空白,成为市民菜篮子中的主角。(刘首辰,杨建平)


相关搜索: 哈尔滨 蔬菜
查看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进入论坛交流
表情0 表情1 表情2 表情3 表情4 表情5
表情6 表情7 表情8 表情9 表情10 表情11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黄金周后省内螃蟹价格不降反升 再等半个月左右 吃蟹性价比最高
  • 160元一公斤!南京“天价”香椿芽抢先上市
  • 番茄比鸡蛋贵!昆明市场上番茄零售价格上涨
  • 火锅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吗?事实不是你想像的!
  • 鸡架泥槽头肉入馅 这样的低价水饺你敢吃吗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 缩略图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